搜索
胡宝山的头像

胡宝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05
分享

暖心的母爱

母亲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母亲一生勤劳,身上与生俱来有一股不服输的个性,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

“干啥事都要有争胜之心!”这是母亲常说的话。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民公社时期,她极其热爱集体,和生产队的几十名妇女在一起干活,无论锄地割草,无论收麦收秋,都是手快腿快动作快,拔头筹,拿第一,顺理成章地被公推为妇女队长。生活艰难,她保证在生产队出满勤出全勤,努力多挣工分,换口粮。她精打细算,糠菜半年粮,养育了五个子女,并勒紧裤腰带供孩子上学。

多子女的农村家庭收入很少。土地承包到户后,为了贴补家用,为孩子们攒一点学费,每年收麦过后,母亲除了正常出工,每天都利用早起、午休的时间,挎一个篮子,跑到收过小麦的庄稼地里,捡拾遗失的麦穗,她一块地一块地的跑,一个麦穗一个麦穗地捡,不知弯腰多少次,不知流汗多少滴,一个麦收季节,她竟能捡回几十篮子的麦穗,碾压脱粒之后,会收获小麦100公斤左右,卖给粮站,可拿到一笔现钱。

春夏秋季,除了忙碌地里的农活,母亲还会带上镢头和背篓,到山坡、到地堰、到沟边的草木丛中,寻找细辛、茜草、地丁、五加皮、何首乌等野生的中草药,一棵一棵地挖出来,拿回家中,分类整理、晾晒,积累一段时日,就卖给药材收购站,每年也会有几百元的收入。

母亲这些靠加工捡拾庄稼、挖中草药得来的钱,从来没有花到自己身上过。只有当子女们的学费凑不够时,她才慷慨地拿出来加以补贴,使孩子们能体面地到学校报到缴费。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她非常看重读书人,知道有文化才能干大事,那些年总是说:“大人再吃苦,也不能让孩子们在念书上受委屈。”她把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儿女。

母亲在河边开垦有一块半亩多地的菜园,里面种植着白菜、萝卜、豆角、南瓜、黄瓜、大葱、香菜等各类蔬菜。母亲一有空就在菜园子里忙活,施肥、浇水、拔草、松土。因为管理得好,蔬菜长势格外喜人。到了成熟的季节,只要有乡亲们从菜园旁路过,母亲都会送上一棵白菜或一个南瓜或一把豆角之类的。集中收获的时候,母亲除了留一小部分自己吃之外,把大部分蔬菜均衡调配,一份一份地分好,然后在下午乡亲们从地里收工回来的时候,让大家分别带一份菜回家。母亲的这一个习惯坚持了好多年。母亲说:“把自己种的菜分给大家吃,大家高兴,我心里也舒坦。大家平时帮我捎过东西,替我看过家,待我特别好嘛。”说来也怪,有几年,别人家的菜地里时不时地有人偷菜,可母亲经营的菜园却从来没有丢过菜。

随着家境越来越好,儿女们也常常地给母亲一些孝心钱,加上她自己的劳动所得,渐渐地有了不少的积蓄。节俭惯了的母亲舍不得花,但是,遇到乡邻们手头紧张时,她三百两百地常接济;家乡建校、修路时,她总是踊跃捐款;几名贫困学子无钱上学,她前后几年不断资助;为灾区捐款捐衣被,她每年都是全乡的积极分子。她常常说:“做人心要善,人生在世,谁没有个三灾两难的?别人遇到难处了,能帮就帮一把!我们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不是也帮过我们嘛!”

这就是母亲的爱,不仅爱社会,爱儿女,也爱他人。母亲的爱让儿女们受益终生,让许多人感到温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