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海
扑朔迷离的山峦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闯入眼帘,让我挥之不去。
去马槽河游玩原本不在行程之内,只是路径“八字岩”的时候,镶嵌在岩壁上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殷红的大字吸引了眼球,转折要去马槽河看看的欲望就这样悠然而生。
一条狭长的幽谷因为有了马槽河电站的修建一改它的寂静继而有些暄熙。因为下着毛毛细雨,峡谷中凫凫的薄雾朦胧了晚秋过后的山,让人分不清东西。沉溺迷蒙的景致,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路破雾前行,腾云驾雾的飘然不期而至。
马槽河位于清江的支流桥河上游。或许是远古征战的时候,战马在此饮水,河道边沿留下诸多形似马槽的石头,又或许是鸟瞰峡谷恰似一个马槽,总之“马槽河”就这样沿袭至今而深闺在磨刀河大峡谷至今不被世人相识。
虽然莅临冬天,马槽河的水少了很多,除了涓涓细流不见流水的轰鸣,可两岸或陡或缓的山峰依然不减春夏的绿,只是和春夏比较少了一些“绿”的精神,在薄雾的笼罩下显得更加深邃。先前马槽河历经金戈铁马的遗痕被建设者们一道雄伟的拦水大坝截断,一个IV等小(I)型、蓄水501万立方的水库就这样定格。从2015年开始,坝后1600千瓦的电站把马槽河亘古的流水转换成电流源源输送到大江南北!马槽河用原始的彪悍和现代文明编制了它的崭新格局。
再往上就是青龙洞、青龙观了,传说青龙曾在此麝仗欲争霸一方,可唯独不能战胜兽中之王的老虎,于是相安于此,互不干扰,一泓清泉汩汩而出,就像是青龙不甘心失败而从嘴里喷出的唾液。“老虎坪”、“青龙洞”、“青龙观”这些具有传奇色彩的地名永远流传至今而让人遐想。
天赐人间的“鱼食”不光是传说。在青龙洞下方有一泓鱼泉,传说居住在此的乡民因为缺少土地种植经常受到饥饿的困惑,玉皇大帝体察民情知晓后,于是赐了一口鱼泉,待乡民快要断粮的时候,鱼泉就会冒出许多鱼来供乡民们食用,这现象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过去的鱼泉被现在的养殖企业替代,偌大的浴池每年都会有不菲的收入。可以肯定的说,鱼泉对养殖户的启发功不可没。
“五家洞”就像倒立的鼎钟,宽敞的洞穴让世人感叹,高10多米,宽约20多米,洞穴深不知其源,从洞内流出的清泉似冰冻的矿泉,清澈冰凉。传说,廪君率部西迁顺清江而至桃符口,有部落沿桥河顺水上到这里,巴、樊、瞫、相、郑五姓人马驻扎洞中,“五家洞”由此得名。历经千年的五家洞总是以自身的内涵包容着所有来此屯扎、栖息的子民。世代的传承由纯粹的洞穴居住到在洞内修房居住,演变了几个世纪。断壁残垣的遗迹留给后人遐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原白沙公社还在这里开办了高中,五十几个学生来到洞前闲置的面厂上学。
过往烟云,经历许多世故的五家洞总是用圣洁的虔诚扶持着需要的人们。有眼光的商人觉出它的商业价值,因为水好且适宜窖藏的优势,如今开办了酿酒厂,纯包谷配对天然的好水,用祖传的手艺酿造的佳酿如若再窖藏几年,决然会青睐市场并且是不菲的价格。商人永远具备超前的思维。
如今的五家洞更是人们休闲游乐的最佳去处,探古幽今尽会吟出好诗,有酒、有故事的五家洞总是让人向往欣赏。
青龙观像伟男子孤傲地挺立在八字岩的左侧,传说这里曾是降龙罗汉坐下青龙的殿址,道观的遗迹至今让人感怀。生长在道观的门前大青树见证了青龙观的起始兴衰。至今依然郁郁葱葱的青树覆盖着观址的残痕,伸出悬崖的虬枝那是在召唤现今的人们:永远别忘了曾经辉煌过的宗教文化。及至缅怀我们睿智的先人们!
八字岩,原为“巴子岩”,一处险要的隘口传说曾经是巴人为抵御外来侵略着在此屯扎驻守的关口。直到民国三十六年,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多年的清太坪镇吴家村人吴舜阶任巴东县参议的时候请人在隘口两边的崖壁上篆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大字,旨在训诫做人的本能,八字岩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不光是居住在此的所有人们的心迹。
无意的游离却有着无尽的感概:那是山水的灵气,更是山水的灵魂!
2019年12月4日于野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