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塘,位于湖北巴东县野三关镇东北角,顺235省道沿铁厂荒森林花海前行再穿越荫荫的乡间盘山公路。距离野三关镇全长约20公里,平均海拔1350米,全村共606户1706口人。是人类生存颐养的绝代佳地。
两千多年的神话传说和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记载,神奇的玉米塘至今虽然不再神秘,但它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乡土文化及历史似乎就是它的灵魂,造就了新的秘境让从古至今的许多人前来瞻仰和探究。居养在本地的人倍感自豪,因为他(她)们拥有了这一切;前来瞻仰的人羡慕,因为他(她)们感慨,为什么不能拥有这一切?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7年),是中国最黑暗的时代:战事纷乱,瘟疫重重,民不聊生。在巴邑的一处乡僻边野,有一处恰似龙嘴的岩石,从龙嘴里流出的玉米,不论多少人都可以吃饱。饥饿的子民争相前来接食玉米,“玉米塘”就此而来。在饥不饱食的岁月里有这样一处圣地,玉米塘从此远近闻名。前来接济的人群络绎不绝,人们想如果能把龙嘴扩大,岂不是可以流出更多的玉米?于是扩大了龙嘴,玉米从此不再流出,只有涓涓细流,历经两千多年几度波折保持至今。当年流食玉米的龙嘴被埋地下10米左右,而今形成一潭,无论下雨干旱,水位不增不减,煞是传奇。
直到唐朝唐宪宗(公元806年)李纯授陕西京兆府亨山县田玘为招讨使平定川西落业龙桥坪(今湖北巴东茶店子镇茶店子村村七组),修九代屋场,从此人丁兴旺,佳才倍出。田行皋(约公元916年-926年,田氏第七代传人)出生在九代屋场。相传田行皋在出生以前,他的父亲做梦在一个叫“龙驹马洞”的地方应邀和夫人前往找皇帝下棋,他的父亲骑着白马带着夫人,走到皇宫前,白马拉了一泡屎,驻守皇宫的卫士禀报皇上,皇上大惊曰:“有草寇”,于是派遣卫士追赶,白马驮着田行皋的父母一直奔跑,跑到巴邑一处叫“挖断山”(现秭归境内)的地方,前面道路被悬崖阻隔,后面追兵将至,田行皋在母亲的肚子里发话让母亲下马,按照授意,田行皋的父母下马,田行皋从母亲的肚子里爬出来,瞬间钻入地下,逃脱追劫。父亲醒后原来是梦。遂将梦中之事说与夫人,夫人预感此子以后绝非等闲之辈。田行皋的父亲循着梦中的路线寻找“龙驹马洞”,在玉米塘惊奇的发现了此洞,竟与梦中之洞毫无差异。龙驹马洞历经千年,现仍然存在于玉米塘原供销社屋后。据祖祖辈辈居住在玉米塘的田祖怀老人(1936年生,现年84岁)回忆,小时候还经常去此洞玩耍,洞深不可测,只可惜拆屋倾倒垃圾掩埋只存遗迹。
父亲梦后一个多月,田行皋出生。父亲根据梦中之事,给他取名行皋,字“韦皋”,“韦”有“违背”之意,意寓与梦中之事相反。田行皋从小聪慧过人,晓读诗书、热爱兵法,后晋(公元940年,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考中进士(成了巴东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由于田行皋的才学和军事指挥能力出众,被后蜀孟昶授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施州(今恩施)刺史。田行皋在行施施州刺史的时候,以田氏家风为借鉴,以“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治州方略,深得人心。怎奈朝廷内乱,权贵们争夺名利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公元944年,为祈祷一方安宁,田行皋在巴东野三关柳家山廖家坪创社坛并立社坛碑。据考证:田行皋社坛碑始建于唐明宗二年次申辰八月,碑前有石乳仙人和社翁各一躯分立左右。社稷坛用于祭祀天地和先祖。清明时期,白莲教作乱,拉田氏家族入伙遭到拒绝,白莲教遂毁此碑用以泄怒。民国三年,义门村、玉米塘、朱卜龙田氏三祠族人在原址寻找破碎残碑,按原样重修。原碑刻属田行皋手撰铭文,重修时增附了田祥初、田天星、田祥光等序文。此碑现保存完好,属县级文物。
田行皋所作社坛碑文如下:谨因社节亲往,差人往百渡溪、龙潭口迎取此碑石,并石一硟,长一丈六尺;又于野郎村迎取石乳仙人一躯,并创修社翁一躯,同日迎送建立社坛内,永为春秋二祭。长乞护卫一方生灵,咸乞安泰。行皋伏愿子孙昌盛,爵禄日新,所求称遂,更不繁文。
田行皋祈祷天灵佑保一方百姓的心愿未能实现,公元946年,因早听说玉米塘是一块风水宝地,并有龙驹马洞的存在,于是在野三关玉米塘自封天子,修建了皇宫(天子屋场),演兵练武,随后起兵反叛后蜀。后蜀皇帝孟昶遣派供奉官耿彥珣率兵讨伐。(参考资料:《田氏宗族与容美土司》)
田行皋和后蜀征战了几年,由于兵力不济,加上补充的新兵缺乏打仗经验,无奈只好退守玉米塘,为补充兵力不足,遂效仿诸葛亮布“八阵图”一样,发明石人竹马,即在人工大造的人形石头中置入竹制暗器,只需一人按动机关,就会万剑齐发,御敌于皇城之外。广政十三年(公元950年)冬,耿彥珣率数万官兵直逼玉米塘田行皋皇宫外,田行皋下令开启石人竹马机关,不料在机关启动的一瞬间,石人突然一起炸裂,田行皋知是天意,仰天长叹:“天不佑吾,无命称帝!”趁官兵破城混乱之机,田行皋率余部从后门而出,取长江水道,逃往荆南,投奔荆南国主高保融。高保融权衡利弊后,当即扣押了田行高,并将他送归后蜀,解押至玉米塘斩首。临刑前,田行皋仰天大叫:“吾田行皋虽不能坐天下,但田氏子孙一定塞满天下。”后来,田氏果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大的姓氏而遍布全国。
田行皋的一生,虽然未成大功,但依然是田氏家族乃至巴邑人们的骄傲。他秉承家道、臣道、官道的遗风,备受后人颂扬。有碑记曰:“伏以,为臣尽忠,为子尽孝,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君臣父子,义贯古今,亘古不易之纲纪也,故为国忘家,正臣子之常经名节,救危拨难者乃君子之大德。”
元朝中叶(公元1339年),田氏第二十一代传人田伯济在野三关菜籽坝效仿祖上“九代屋场”的建筑格局修建了房屋命名曰“义门村”后,由于田氏发展繁衍之快。及至明万历41年(公元1613年)从义门村分支田氏到玉米塘落业。因田行皋在玉米塘建过“天子屋场”,虽然历经了几朝几代,唯恐朝廷偏见,祠堂建起后,改名“玉米坦”田氏祠堂。由于田氏人才济济,文韬武略者甚,迁址玉米坦的田氏宗族“执爵奉帛济济沧沧”(玉米坦田氏宗谱序),可见田氏之族的发达兴盛。经考证,诰封陈氏夫人的神龟龙纹碑足以佐证。
在现今的玉米塘村二组,墓主为田门陈老夫人,夫主田锦朝。按照中国古代的葬制,对一、二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妻室才享有皇帝诰封资格,并准建神龟龙纹碑。
该神龟龙纹碑由赑屃、碑身和刻有龙纹的二龙戏珠的碑头组成。“赑屃”又称霸下,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九子第六子,样子似龟,喜欢负重,是为碑下龟。象征着吉祥、长寿。
该碑的正面石刻:故待诰封慈母田门陈老太夫人之墓。生于康熙癸酉年(公元1693年)十月十七日子时。亡于乾隆丁亥年(公元1767年)二月二十日午时,寿园74岁。
墓志铭曰:盖闻负乾体而运成坤德者,固有阃范之称,秉精气而承顺克嘉者,曰儿繁嗣之庆,如此之云正。我慈母陈老太大人之淑德幽深,上下克尽者,此次谓也。忆我母生前之恩,敬以事上,而稍无一毫之愧,贤以在先人者无不威税其贤能荫佑,非常人可媲也。且铺我严君克绍书香,祖宗之嶶猷愈大,门闾生色远延之悦无边,举凡夫箕丧丕,振创无边桊,而继承先祖者,惟我母鞠躬尽瘁,孝道始然也。以待下而绝无一露之不遍视,在后人者莫不蒙其厚德而沾恩。非寻常之可及,且教我义方躬居邑养,且父母之恩爱得尽芝兰庭秀,我母之恩泽遍洋,举凡螽斯蕃衍,庆繁后嗣之昌而光耀祖宗者,惟我母之忠温惠慈道能然也。所以有其德必有其寿,有其寿必有其名。兹借我母登仙,则大德何以传于千古,声名何以光于宇宙,是以垂青石于不朽,百世流芳尽千道于万一,母降吉祥,瓜瓞绵绵,世久天长,子孙荣盛,富贵无疆!云尔。
历经几百年的碑牌见证了玉米塘田氏的发展演变。幸庆保存比较完整的墓碑已经成了文化遗产而被保护。
玉米塘注定就是一个有着故事的领地。在它周边还有淹水坪、天鹅坪、葛洞等景致。
目不暇接的自然风光、有着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玉米塘总是在等待有识之士的人们前来开发。它至始至终的自信:这里绝对是一处宜居、宜养、宜玩的最佳宝地!
2020年5月29日于清太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