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故事代代流传,就像是编制的一张磁性网吸引着历朝历代的当地人和从山外游离的外来人。
石马位于野三关集镇西南方向,距离集镇8公里。在远古之前,山上有一巨石形似大马,故称为“石马”,因为石马位于山岭,所以又叫“石马岭”。
相传,很早以前,当地有一个在朝廷做官的本地人(姓谭)在朝廷做官多年,有一次,被派往清江一带巡查路过这里,看到高大的石马,于是性起,当即做了一首诗:
石马昂立雄纠纠,
不知在此几春秋。
狂风拂晓无毛动,
细雨淋身汗长流。
牧童用索难牵去,
任鞭抽打不回头。
嫩草齐牙难开口,
骑背立鞍不及腹。
不食山中百样草,
天地为栏夜不收。
天然既成的石马千百年就这样孤独地挺立在荒山野地,少人关顾。
相传宋代以后,在石马的东边有个叫谭家村的地方,土地肥沃,连年丰产,居住的农人丰衣足食,可没几年功夫,就灾情不断,特别是水稻扬花的时候,眼看丰收在望,却每每在夜晚被什么动物无缘无故地吃掉半节,剩下的只有残桩烂头。居住在这里的农人纳闷、怒火中烧,于是约定分班守卫,昼夜不停。终于有一天,守护在稻田的农人发现一匹高大的棕色马奔跑前来,下到田地,顺着稻田挨着吃食稻苗,然后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看着吃苗的骏马,于是人们鸣铳示警,打着火把,顺着若隐若现的马的足迹追赶,还不时鸣铳壮胆。在足迹消失的地方,追赶的农人发现一尊高大的石马,约四米多高,十几米长,周身棕红,头朝谭家村,尾向道子坪,傲然矗立,令人生畏。仰望高大的石马,二十几号人踌躇,心想一个石马怎么会跑到谭家村去吃稻子?于是带着疑虑离开了。不几天,还是一匹高大的棕色马又到谭家村农人的稻田吃食,追赶的人顺着马蹄脚印查巡,到了石马这个地方又没了马蹄的脚印,只有这个石马站在这里巍然不动,追赶的人群中就有人说,一定是这石马成精跑到谭家村去吃了稻子。自从谭家村庄稼受到糟蹋后,道子坪年年收成盛旺,居住在道子坪的农人比谭家村富足几十倍,谭家村人就像,这一定是石马吃了谭家村庄稼却把屎屙在道子坪,更加肥沃了道子坪的土壤。人们这样想着,就群起而至,将石马的马头砸烂,捣毁马尾,烧香诅咒,解恨而归。自此,谭家村的稻子再也没有被糟蹋的情形。倒是谭家村从此开始逐年富裕,而道子坪则年年衰落。
石马惨遭屠掠以后好多年,石马被砸的头、尾常年流着锈水,像殷红的鲜血,一直流到山下的一条溪沟,致使整个溪沟的水变得暗红,这条溪沟被后人叫做“锈水沟”,以此纪念曾经昂扬的石马。
如今的“石马”早已面目全非。但马的身形还在,无头无尾的石马,被砸过的痕迹清晰可见,被砸掉的石块散落在四周的满地。
曾经威武的 “石马”形象飞灰湮灭,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可“石马”就这样保持着原生态的地名让人产生无尽地遐想。
背负久远岁月的石马,记录了几千年的历史,曾经富甲的道子坪不会忘记。
道子坪位于石马的后背(石马的尾巴方向),以前叫水洞坪,上千亩的坪坝,中间是一处“莲花地”。相传原清太坪镇有个姓廖的阴阳先生,历经多年寻找风水确认这里是一处上好的风水宝地。民间传说:上水洞,九条黄龙拱,如若有人占此地,定做皇帝安庶民。但从古至今却从来没有人找到“莲花真地”,倒是在周边有不少坟墓,足以佐证这“莲花地”的存在,只是没有找着地穴而已。
远古的石马如今只是一个地名,有道子坪的陪伴,有绣水沟的纪念。留给人类的不光是遗憾,还有无尽的希翼。原来的石马岭村因为村级行政体制改革2016年拆消合并到如今的铁厂荒社区,紧临负有盛名的野三关森林花海。有着得天独厚的318国道相依,它始终会相信,热爱生活的人们在感受“天然氧吧”——铁厂荒森林花海的时候一定不会忘记有着千年文化底蕴、有着神奇传说、有过曾经辉煌的“石马”。因为它位于海拔1300多米的地域,有着天然的自然风光,有着喧嚣而静谧的区位优势,是绝好的避暑休闲的胜地。
2020年6月19日于水不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