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海
黛色的远山终究还是在弥漫大地的白云中露出了头角,那颗白皮松依然苍劲地站在悬崖,刚毅中透着温柔,迎接清晨的阳光。太阳在远方挤出云端,染红了浓浓的晨雾,用殷红的光普照大地,穿透茂密的枝丫,散乱了“红”给大地涂上一抹淡淡的颜色,合着蓝蓝的天穹形成一幅无以伦比的画图。这就是家乡早晨的秋色。
我以为,这样的乡秋,是我所经历过的秋的精髓。
秋季的龙潭沟一改夏季放荡不羁的性格变得特别温顺。可无论什么季节,他总是呈现出本身的雄浑气概。龙潭沟有着渊源的历史和美好的传说:相传明朝初年,居住在岩上岩下的子民,因为龙潭沟的风水发生争执,原来龙潭沟水源来自两个方位的溪沟,在现今的龙潭沟悬崖顶部汇集,水源汇集处原来有一个滚石,落座在碓窝形的凹处,被水冲刷时滚石在碓窝中随节奏转动,从前称“二龙戏珠”,有了这奇妙的风水,居住在岩下的子民财兴人旺,由此遭到岩上子民的嫉妒,终于某一天夜里,岩上的子民砸毁了转动的石磙,毁掉了龙珠,自此风水偏移,岩下子民逐渐衰败。来自远古的传说终归是传说,可当年盛装滚石的碓窝依旧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清江开发新建水布垭集镇,龙潭沟作为取水水源地养育了不知几万的建设者和当地居民。解放战争时期,红三军曾在龙潭沟毗邻的岩根下设置指挥所,喝着龙潭沟甘甜的泉水,浴血奋战让几千年一直受压迫和狱奴的子民翻身做主。
如今龙潭沟岩上岩下居住的子民都过上小康般的幸福生活,龙潭沟是最好的见证。
龙潭沟,以它的亘古不变的本色吸纳所有驱车途径的路人,哪怕再忙碌,也不会忘记在此停顿拍下这壮丽而秀隽的美景。
清澈的水流慢悠悠地默默流淌,一路伴随的是乡秋。待到龙潭沟的崖壁,这清澈的流水毫不犹豫的奋搏而下,硬是把清纯的自己摔成“花”样的白色,给乡秋快要凋谢完毕的花儿增添若干的绚丽。先前还是一股一股的水,落下来的时候竟然撒成了粉尘。如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经典语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再确贴不过。从龙潭沟悬崖顶上漂流的泉水发出婉转的声响又何尚不是乡秋中优雅的琵琶声呢?
龙潭沟已成过往的历史,它只是希望享受生活的人们在探视美好的同时别忘了它曾经是有故事的。
几千年就这样屹立在盐井寺旁边的那颗大槐树仍然保持着茂盛。它见证了盐井寺从宋朝开始以来的兴衰,树下的碓窝还在重温久远的故事:在盐井寺兴盛之时,传说从这个碓窝里溢出的大米一个人够吃,几十个人吃也够吃,可偏偏有一个贪心的和尚,嫌碓窝流出的米太少,于是偷偷地用錾子将碓窝扩大,从此,碓窝不再往外面流米。久远的故事是真是假姑且不去追究,但一直这样躺在老槐树根部的那块石头上的千年碓窝还在,被凿过的痕迹依稀存在,千年碓窝告诫人们一个真谛:活好当下,别太贪心。
乡秋的韵味总是在刻意与不经意之间游离。原本计划好去盐池泡泡温泉,探究古老的廪君在盐阳生活,最后为了部落生存的大局已然射杀盐阳女神的故事(《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土家族头人廪君在盐池故事,盐阳即现今的盐池),可偏偏就在一场夏雨清江涨水冲坏了保持完好的盐池,亟待修复的盐池暂停了沐浴的开放。
“巴王水寨”不过就是一个鬼斧神工的自然洞穴,原始的风情流传民间。几年前被有识之士发见并开发,结合自然景观加人为打造而成了远近闻名的风景区。一个带着野性的水寨用它的虔诚迎接天南海北的来客。乡秋的巴王水寨同样遭受了夏雨的肆意侵略,显得些许寂寥。傍晚的时候,和朋友来到空旷的景区,虽有美景可欣赏的人寥寥无几,景区的管理人员告诉说:天快黑了,游人自然减少。
乡秋,又是在恬静中的诗情画意,从朝霞开始到暮晚结束,演绎着每一次秋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