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昌海的头像

胡昌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03
分享

尘封的铧犁(散文)

我不知道应不应该重新提及早己尘封了的有些孤寂而陈旧的那尊铧犁。因为,那是爷爷的父亲亲手置办,历经了几代人的传承而存留下来的。

儿时,第一次见到铧犁是在我刚达上学的年纪,仍没能上学的那年。按照家乡的时令,秋收完玉米、黄豆,这一年轮回的播种到收割就算彻底结束了,紧接着要进入下一个播种的轮回,此时的时令已然是冬。

老家的梯田贫瘠,还是挂坡田,一季庄稼过后,田块格外板结,一头牛根本无法耕犁。除了自家的耕牛外,父亲又向邻家借来了一头牛。为了提高效率,天刚亮,父亲就牵着两条牛,扛着铧犁还有两个牛套,实在顾忌不过来的时候,母亲把我从床上叫醒,并大声对我说:“天亮了,快起床帮你爸把牛送到坡里去。”母亲很严厉,在母亲的说教声中,我揉揉惺忪的睡眼,胡乱套上衣服,跑到牛前,从父亲手中接过牛绳,就这样牵着,牛一前一后跟在我的屁股后面,摇着尾巴,迈着坚毅的步伐来到离家三百多米的田块。

整个套牛、装犁的过程在父亲娴熟的手法中一次完成。初冬的乡村,田野蒙着一层薄薄的霜,透过那层霜,可以看到霜下僵化的土地,硬冻而干裂。有些刚出土的杂草显得那样脆弱,原本青绿的叶子,显然已被冬季贴上自己特有的标志。田野周边的树,经风一吹,摇曳得吱吱作响,像在昭示田块的主人,冬耕要实施了。

父亲拿准了季节,在该耕犁的时候及时犁田。铧犁在祖屋里歇息了大半年后终于派上用场。父亲耕田,不时甩动着鞭子,修长的鞭子在空中打旋,随后发出“啪”的声响,牛们随着鞭响,懒惰的脚步随即加快,铧犁翻动着泥土,在冬阳的照射下发出闪闪的光亮。我坐在田边,看着父亲不断扭动手腕挥舞着鞭子,嘴里还不断吆喝着“上伊”(土家方语:跟着田垄走的意思)“佤,过来”(土家方言:停,转过来的意思)的呼喊。从那时开始,我见识了犁田并识别了铧犁。

后来,大概是上初中的年轮。终于有一天,我问及父亲的铧犁,父亲说:“这铧犁是你太祖爷留下的产业,先前的几辈人,就是靠这尊铧犁给地主耕田养家糊口食的。”听了父亲的话,我不以为然。直到后来,一直在外上学、工作,关于铧犁已在我心中淡然。偶一次回家,父亲埋怨:“现在人不经用了,气力也赶不到以前,连铧犁都扛不动,该犁的田到现在还没有犁。”

我说:“现在不是时兴用机械耕田了吗,出点钱请人就行了。”

父亲说:“机械耕田只能触及皮毛,还是用耕牛犁田好,那样既耕得深又没有茆边。”

我知道,父亲是舍不得祖爷遗留下来的那尊铧犁,更不忍祖辈们传统的耕作方式就这样丢失。

晚年的父亲,虽然年迈力衰,但依旧不甘自家的责任田亩荒芜,于是到了每年耕作的时候,我总要回家出几百块钱请人帮父亲遂了他的心愿。用不上铧犁,于是父亲将铧犁放在了他睡床的床底。

没几年,父亲完结了他辛劳的一生,终究带着遗憾撒手人寰。在收拾父亲睡房的时候,我从床底拿出铧犁,因为工作的缘故,老家的田亩荒芜长满了荆棘杂草,铧犁也失去了它的舞台而退避到老屋闲散的角落。

凝望落满扬尘的铧犁,虽然是过了时的老物件,却总是钩沉着我的万千感慨。每次回到老屋,总要走到摆放铧犁的那间凌乱的老屋,挂在断墙上的牛套让我眼眶湿润。久久定立着,不想挪动脚步,是想找回从儿时开始一直没有在乎过的那尊铧犁以及铧犁背后的辛酸故事。祖爷和爷爷自不必说,虽说我一出生就没有见过他们的慈祥,但能够想象,祖辈们一定是老实憨厚的庄稼人。不然,那精致的铧犁怎么会一直传承而保持原态的呢?圆滑铮亮的黄杨木犁把,在岁月的打磨中有些消廋了,磨光菱角的铁桦只有在深入泥土的时候才依然花白。耕耘了多少土地,只有它自己知道。

父亲执掌铧犁的岁月我是知道的,年复一年的劳作,父亲总是遵照祖训,一路辛劳地陪伴他心中的铧犁。父亲老了,铧犁像没有了往日的风光,不甘就这样封尘自身的华丽。可,岁月的消逝又不能不是这样子。

徘徊在破旧的老屋前,在老屋的老墙根下,我踩着内疚走了很多圈,那扇断了石塬的小门仍然开着,这扇送走几辈人的小门曾经迎呐了多少辛勤的劳动者:我祖父、我祖奶、我爷爷、我奶奶,还有我的父亲母亲。

站在老屋的门前,仰望对面薄雾笼罩的垭口,仿佛一个个模糊的背影远我而去,又似乎很清晰他们的背影:那就是为了生计一直背负着铧犁耕耘贫瘠土地的祖先们……

尘封的铧犁,消融了久远的故事,却让我涤荡的心始终怀念。我知道,其实我是在慰藉自己的灵魂,因为我无法继续祖辈们的铧犁传承……

2022年1月30日于清太坪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