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昌海的头像

胡昌海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1905/08
分享

绝壁丰碑 ——谨以此文献给巴东“红旗渠”的建设者们

 

胡昌海

引子
在湖北恩施州的崇山峻岭中,在武陵山脉大巴山东南部,有一个县,因在古巴东郡的东部而称为巴东。全县版图面积3219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长江、清江两江穿越分割大巴山、巫山、武陵山脉。就在清江南岸有一个名叫清太坪的地方,195110月建巴东县第七区,俗称七区1958年改为清太坪人民公社,1984年正式复称清太坪区1989年更名为清太坪镇。就是在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地方,全区17个公社,67个大队组成了67个作战连队,从1967年开始,历时11个春秋,投入107.7万多个劳动力,耗资133.62万元,硬是从海拔1100米的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28公里的人间天河清澈的泉水从原清太坪区的水流坪水库蜿蜒漂浮于磨刀河头上;行走于刀尖岩、神路岩脚下;悬挂于硝洞岩、招凤岩;穿越纱帽山、三里城;挤出香火岩,经林家二墩、中堂湾、谭家湾、皮匠洞;碾转于邓家坡、桥头坪、大岩;最后驻足于湖北宜昌的长阳县的龙王冲村。绝壁天河在巴东境内全长25公里。水渠畅通后,解决了桥河、铜铃岩、苦竹溪、双道冲、古树坪、三友坪、大岩、龙王冲八个村2000多家农户、12000多亩农田的灌溉。渠道运营37年,清澈的流水,依然默默地给养滋生着几万土家族和苗寨儿郎。

可就是这样凝结了一百多万劳动人民血汗的绝壁丰碑却不为人知,几乎让人忘却。近日,媒体才得以发现予以报道,在全国各大媒体引起轰动。作为管理过这条渠道将近八年的见证人,我以为有责任和义务真实地记录这座丰碑的诞生经历。
——是为引子。

                                   开篇
水流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却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一个聚集土家文化浓厚的领地。水流坪原来群居着一个人才济济的土家部落。
水流坪水库最初形成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传说嘉庆元年,民间暴乱,朝廷派遣功勋卓越的威勇侯额勒登保率部队前往镇压,勒侯爷将指挥台设在水流坪毗邻的百胜坡
额勒登保骁勇善战,终于将民间暴乱平息,回朝之时,水流坪上百文武官员前来送行,恳请勒侯爷题墨以作纪念,勒侯爷欣然提笔书写巴山湖地四个字。额勒登保本是藏人,对汉字认识不多,误将幸福的字写成了湖泊的字,匾牌挂出之后,一夜间大雨倾盆,淹没了街市,至今仍依稀可见淹没前的房屋遗址,从此以后,水流坪水库便形成了。
在水库的四周,有五座山环抱湖泊,这五座山像龟的称为龟山,像蛇的称为蛇山,似象的称为象山,似虎的称为虎山,似狮的称为狮山,五座山的分布也极有规律:龟山对蛇山,象山对狮山,虎山对中岭(金堂岭)。金堂岭就是水库的最高点,于是将水流坪分为上、中、下三个坪。
水流坪水库水量极为充沛,由48股地下长流水形成水源,其中最大的两股水源为水头溪(水库的上游)和磨合洞(水库的中游)。
1951年,当时的巴东县清太坪革委会,准备将水流坪1000多亩良田排涝改旱,于是提出了打开水流坪,增产百万斤的口号。区革委会曹政委亲自蹲点,组织劳力从中坪挖出一条排水沟到下坪,再到水库下游的牛角尖排洪,历时半年时间,排洪沟通了,但中堂岭是水流坪的制高点,在当时一无设备,二无技术,并且水流坪水库长期蓄水积攒的淤泥,致使这项工程不能完全实施。而且才完成的排水沟一涨大水,洪水从牛角尖溶洞排放,直接威胁到水流坪下面的凤溪沟村几百家住户和上百亩良田。这笔账怎么算也算不过来。排涝改旱,增产粮食的设想在1952年搁浅。
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后来为水流坪开发,28公里灌溉渠道贯通而功勋卓越的开创者。
李立,1958年到巴东县农水局担任农水技术员。
黄德文,1959年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巴东县农水局水电科,成了第一个巴东水电的科班技术员。
王汉清,水流坪水库开发、绝壁天河开工时的农水局局长。
王荣柏,和技术人员一道勘测、规划绝壁天河的农水局副局长。
罗永千,水利技术员。
谈到水流坪水库的开发,绝壁天河的修建,今年78岁的老水利局局长黄德文记忆犹新:原清太坪区的风溪沟、桥河、苦竹溪、铜铃岩、双道冲、桥头村、三支坪、大岩,是巴东县最大的水稻产区,但由于没有可靠的水源灌溉,农民的粮食收入靠天吃饭,根本就没有保障,如果能把水流坪天然水库的水引过去,保证农民灌溉,那增产的绝对不只是百万斤的数据。1962年,黄德文下乡到清太坪检查,他从科学和专业的角度,帮助清太坪党委政府算了一笔账,阐述了排涝与蓄洪的利与弊。于是,一个蓄洪灌溉的构想,在领导的心中已成雏形。当年还是20多岁小伙子的黄德文,更是兴致勃勃,极力要促成这项宏大而艰巨的工程。
常年驻乡蹲点的李立,注定要与这个宏伟的工程结下不解之缘。
说起这段历史,两位老技术员都忘不了19667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时任农水局副局长的王荣柏带着技术员罗永千,从杨柳池检查工作路过长岭的时候,在一家老餐馆吃饭,一个电话把正在三支坪驻点的李立叫来,说出了要到水流坪水库沿线看一看,究竟能不能将水引到长岭。第二天一大早,王荣柏就带着李立、罗永千到李家湾、过石爬子、上三里城、下桥河、上白果树坪,李立随身带着一架手动水准仪,一路披荆斩棘,整整走了一个多星期,经初步测量,水流坪水库海拔高程1100米,完全可以把水流坪天然水库的水引到长,完全可以实现当年清太坪人民公社提出的打开水流坪,增产百万斤的口号,但要增产粮食不是,而是
他们把初步测量的成果汇报给领导以后,于是,开发水流坪的方案不多时就正式确立了。

                             序幕
19672月,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开发水流坪、修造灌溉渠道的方案确定了。
由王荣柏带队,黄德文、李立,原和平乡党委副书记李光召带队柯砍线路,配合测量的有谭元凯、李祖效、张宏应等五人,修筑绝壁天河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没有谁能够想象,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边测量边设计,吃住都在工地,爬悬崖,下沟壑,攀石岩。黄德文清楚地记得,在测量硝洞岩的时候,他一手提着装有测量仪器的箱子,一手抓着悬崖上的一块石头过路,由于个子大、体重而将这块石头抓落,一下掉到几米高的岩下,幸亏一棵树挡住了他的身躯,不然就摔下了万丈深渊。回想那次经历,他至今还在发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感慨。
像这样的故事,在参加测量的人员当中不为鲜见。每次事件过后,镇静一会儿,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当我采访问及他们当时的想法时,得到的答案是: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多么淳朴而简单的话语,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不求索取,不求回报,默默无私的贡献着青春。当时参加测绘的人员,平均年龄不到26岁。
测量的标杆一天一天地前移设计图纸一张一张的出来技术难关一个又一个地攻克。绝壁天河的设计方案,就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出台了,接下来就是实施过程。
位于清太坪镇桥河村八组的白果树坪,注定是一个不能忘怀的地方,一颗千年白果树,国家文物部门的档案里记载着,编号为清太五号,树冠方圆近二十米,距今大约3000年的历史。
白果树坪上方有一险峰,从侧面看,一面齐刷刷的一线到底,这就是刀尖岩。刀尖岩的旁边,又是一道陡峭的悬崖,这悬崖被称为神路岩,刀尖岩与神路岩之间,有一条仅能过人的上下通道,连接着山上和山下人们的行走。
古书记载:有蛇(佘)氏者,荡金盆由巴岩至剪刀岩,栖于山之天峒,水落,山水乃明,然高岩千仞,婆欲求生计,终叹道绝,朝夕遥祈,感神,鹰来负,将之驽之山麋,曰落婆坪,婆怀六甲,以为人种,乃结茅而居,拓地稼禾,时有锦鸡掘土,清泉溢出,饮之,甘甜,婆乃作锦鸡歌’”
佘氏婆婆死后,就葬在落婆坪,坟墓至今仍在,记载详细。
当年修筑绝壁天河的第一个指挥部就设在白果树坪。千年银杏树见证这段历史。
指挥长:饶大喜,34岁,清太坪区委副书记
副指挥长:邓仕仪
技术工程师:李立
指挥部是租用的三间土房,睡的是用竹子编成的链子,再用稻草铺一铺就成了床,一屋子挤着六七个人。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开始绝壁天河的修筑。
时间定格在1967612日,轰隆隆的炮声响起,像是在向世人昭示:绝壁天河的修筑正式开始!

                             战斗场景
像是一场真枪实弹的革命战争,从组织到实施都很有序,所有的劳动力从全区17个公社,67个大队抽调,劳动力的配备原则,分为受益区和非受益区,再分到每个小队(现在的组),人户多的组为大组,抽2个人,人户少的组的为小组,抽调一个人。按区域划分,组成作战连队,非受益区每个乡4050人作为一个作战连队。被抽调的民工在连队记工分,由指挥部盖章后转回小队,再在民工所在的小队记工分,作为分配粮食的依据。
非受益区的太坪乡、松村乡、七甲乡、兴隆乡、白沙乡、龙潭乡来了,受益区的双社乡、和平乡、长岭乡、三友乡来了,浩浩荡荡的队伍,就像一字长蛇阵,摆在从水流坪到白果树坪的沿途战线上。以连队为单位,打钢钎的吆喝声,大锤撞击钢钎的铛铛声,抬石头有节奏的号子声,指挥叫人的呼唤声,组成了优美的乐章,在整个磨刀河大峡谷中四面回荡。当年热火朝天、人山人海、红旗招展的景象,仿佛历历在目。回忆起这段历史,原双社连队的民工,现今已是70多岁高龄的谭祖顺老人记忆犹新。老人还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当时的场景:那时候我们是炮兵连,三十六个人打十条钢钎,都吆喝吆喝的叫着号子,二十把大锤一起下去,嘴里喊着哟啊嗨啊,夹杂着大锤撞击钢钎的声响,确实很有韵味。每每想到这样的场面,老人总是眉笑颜开。
在水渠沿途的崖壁上,隧道口都随时可以看到为革命兴修水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敢叫山河变面貌的标语或石刻,这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谱写的一曲又一曲壮歌……
在施工步骤上,指挥部决策了分几个阶段:从水流坪开始,将灌渠分成十七个段落,由17个连队分别担任每一个段落的攻坚。在没有公路,没有设备,没有材料的那个时代,建设者们硬是用钢钎,大锤、小锤、凿子、挖锄、钥锄、脚背篓、背叉、打杵子、撮箕等最原始的工具施工劳作。
凡是石匠能用得上的所有工具都用上了。没有砂和水泥,就到磨刀河峡谷下面的河里淘砂、烧石灰。没有公路,就沿着陡峭的字拐小路攀爬。运砂、运石灰的大军,每天吆喝着上上下下,一个来回就是7公里路,走一趟就得三四个小时。背砂的危险性虽然小,但要自己淘砂、自己背,从河底背上渠道指定的地点,每一百斤才算一个工日,一个工日才2毛钱。来渠道背砂的,大部分是中壮年劳力,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多挣工分,大多人是天不亮就起床,天黑尽才收工。一天下来,肩上磨出了血痕,没有人叫苦,双腿灌铅般的沉重,站立不稳,也没有叫累。很多时候,好多人半夜睡觉腿突然抽筋,不得不爬起来行走以放松血脉。就是这样,建设者们用脚背篓、打杵子、一双布满老茧的肩膀,和一副刻满岁月烙痕的脊背,完成了这样一个宏大工程的材料供应。很多当年参加运砂、石灰的人群中,不乏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大姑娘。他们没有追求,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颗为了社会主义建设而脚踏实际、埋头苦干的红心。历史永远翻过去了,曾经参加过这场人与自然搏斗的人们,渐渐地老去或已过世,留下的只是一条永恒铸就的绝壁天河
施工过程的艰难、艰苦、艰巨、艰辛,超乎了常人的想象。
整个渠道,要从接近90度的悬崖峭壁上经过的就有7600米,还要穿越一道天堑三里城
黄德文、李立等老一辈水利工作者更是绞尽了脑汁:该凿岩的要凿岩,该打隧道的就打隧道。经勘测设计,全线共有7座隧道,828米长,918米弃渣和通风隧道,120米半隧道。最艰难、最艰巨的,莫过于硝洞岩半隧道、硝洞岩隧道、招风岩隧道、三里城隧道和香火岩隧道。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虽然是铁人王进喜为实现把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而喊出的口号,但在这条绝壁天河的修筑过程中,却表现得淋漓尽致。
镜头一:
在硝洞岩半隧道施工的时候,没有路,建设者们就从纱帽山放绳子下去,用栗子树做成的站笼站笼设计高2米,宽1.5米,站笼里站三个人,一个掌钢钎的,两个打大锤的,再用主、副绳子将站笼放到悬崖的半腰,就是这样,打一个炮眼,再往旁边移动再打炮眼。每打完一个炮眼,就必须装好一个炮眼的炸药,起爆只能用原始的导火线,为了有足够的时间,让岩上面的人能将站笼和人拉上去,就只能将导火线放长。回忆起这段历史,亲历过站笼的谭元华,给我们讲了一个有惊无险的故事:有一次,他在站笼里打锤,由于栓系站笼的主绳被磨断了,的一声,站笼掉下去两米,幸好有副绳带着站笼才幸免遇难。更加惊险的一次,就是炮眼打好了,炸药也装好了,点燃了大炮,站笼里的人员喊岩上面拉绳的民工,可拉绳的民工却怎么也拉不动,原来是主绳和副绳绞到了一起,就在这关键时刻,岩上拉绳的人们才急中生智,将主、副绳子连同站笼一起拉上了悬崖。炮响了,所有在场的人们都躺在地上,微闭着双眼,像是在祈祷老天的恩赐。

也就是在硝洞岩半隧道施工过程中,龙潭连队的六个人在此施工时,被上方崩塌的石头砸得血肉横飞。事件发生以后,指挥部组织200多人,指挥长饶大喜亲自带队,在乱石堆里用小手绢和毛巾将死难烈士的尸骨刨出来包好,分成六份,用赶制的棺材装殓后,送到各自的家中,没有隆重的祭祀仪式,烈士们就带着遗憾和不全是自己的躯体入土为安了。烈士的逝去,没有给家庭、妻儿留下什么。唯一的只是给每一个家庭补记了一个月的工分……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1971118日这个值得纪念日子。
镜头二:
硝洞岩隧道的建设,是绝壁天河修筑的第一个隧道,隧道设计高3米,宽2.5米。这条隧道的施工,由双社连队攻坚。没有足够的空间、没有像样的设备,只能采用全人工作业。在施工这条隧道过程中,连队规定一个人一天打一尺炮眼,三个人一组,一天打一米炮眼。没有空间施展不开,只好用大锤慢慢地敲打。放炮了,炸出的石头全部用人工出渣,用自制的手推车推渣。200米的隧道,耗时两年多,终于贯通。绝壁天河的控制性工程,就这样完成了。控制性工程的完成,更加坚定了建设者们的决心和信心。隧道贯通以后,为纪念这段历史,1975101日,双社连队在隧道口立了一块石碑,石碑刻着毛主席语录:人民啊,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石碑的两边,清晰的刻着一副对联:悬崖绝壁炼红心,踏云顶天修渠道
硝洞,似乎和绝壁天河有着不解良缘。硝洞,顾名思义,以盛产硝土而著称。绝壁天河所需的炸药,大部分都是土硝熬制而成,而大部分土硝就来自于硝洞
1969年到1976年,龙潭连队和双社连队的指挥所,都相继设在这里,攻克硝洞岩半隧道、硝洞岩隧道、招风岩隧道的几百民工都住在这里。
回想起在硝洞战天斗地的岁月,谭祖顺老人更是如数家珍。硝洞很大,可以容纳2000余人,顺着洞壁并排挖有三个灶台,岩壁上方被烟熏火燎成了一片漆黑。在灶台左侧的绝壁上,白色油漆刷写的标语依稀可见:为革命修水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洞的两侧,顺着洞壁砌着两排石墩,这就是当年指挥长的住所兼办公室。虽然简陋,但这里却是绝壁天河硝洞段攻坚的枢纽。谭祖顺老人给我们描述了当年住宿的情景:在悬崖旁边随便割一捆野草,或者到农户家讨一捆玉米秸秆,往地上一铺,就这样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地下的潮湿和满地乱跑的虫子是没法顾及的,谭祖顺老人就在这里住了整整三个月。
同样是在硝洞内,洞壁上的标语虽然年代久远有些脱落,但依然可以辨认:共产党员向前冲,干部群众心连心,艰苦创业把水引,赤胆忠心好儿郎。
可以想象,在硝洞的岁月,条件虽然辛苦,但巴东人民战天斗地、敢叫山河换新颜的决心和意志永远在快乐中传承和发扬。当年年仅18岁的工程技术员向孔银发自内心地感概:这就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没有一点私心杂念,唯有的只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实干精神。
曾先后三次参加绝壁天河建设的谭祖顺老人风趣地说:有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再苦再累也很开心。
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无畏向上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支撑,才有了绝壁天河这项宏伟工程的诞生。
三里城的天堑隧道、香火岩悬崖隧道等控制性工程的施工虽然没有硝洞半隧道、硝洞岩隧道那样壮观,那是因为有了先期的施工经验。
三里城,因为有了三里古城而闻明,但香火岩依然是藏在深山人未识,好歹有了石爬子这座千年石头城,可以见证当年修筑绝壁天河建设者们的辛酸、苦楚和快乐。

                             碑记
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是贯穿绝壁天河建设的主旋律。
正是有了这个主旋律,一串串、一件件可歌、可泣、可纪念的事迹,摆在了我的面前。
事迹一:
老水利工作者,绝壁天河建设技术员李立,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程建设,把原本安在巴东县城的家搬到了长岭乡。那时候,大儿子才5岁,二儿子刚出生不久,他把一个家庭的所有责任都推给了老婆,为的就是几万人能早日用上干净清澈的水源、为的是几千家老百姓能增产增收。问及李老当时的想法,李老回答得很简短:我没有什么想法,我只是在履行一个水利工作者的职责。是啊,就是这份职责,致使他在绝壁天河的建筑工地上,一呆就是十一年,直到水渠贯通他才离开。
事迹二:
工程开工伊始,指挥部设在白果树坪的一家土坯房里,指挥部人员、工地民工、以及周围老百姓加起来不下2000人,吃水全靠唯一的一股泉水锦鸡水,为了节约用水,建设者们经常是一水多用:首先是洗菜,然后蒸饭,后来是洗脸,最后将用过的水集中留在那里,休息的时候用于洗澡、洗脚。
工地的伙食就自不必说,为了节约伙食费,他们吃的是玉米面饭,喝的是清淡的合渣汤加野菜,一个月难得吃到一顿荤。超重的劳动强度,超节奏的工作,致使好多人拖得面黄肌瘦,可为了早日实现他们的夙愿,从来没有人喊苦叫累,从来没有人临阵脱逃。
事迹三:
197171910点多,黄文德等7人在水流坪牛眼睛窝挖土筑坝。由于挖土的上方堆有3层大块石,民工在挖土时震动了层石,石块下滑,落入土坑中,黄文德被砸中,其余人员跑出(1人受伤)。巨大的石头压住了黄文德的双腿,民工们用栗树撬棍撬着压在他身上的大石,突然,木棒不堪重负,突然断裂,大石第二次砸向黄文德。痛苦和绝望的黄文德,双手使劲拍打着胸前的石块,血丝印在石头上,留下腥红的痕迹,黄文德在巨大的痛苦呻吟中念念不忘呼喊着“毛主席万岁”的口号直到奄奄一息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众多为绝壁天河建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当指挥部把尸体交给他们家属的时候,没有一个家属扯皮,唯一得到的补偿,仅仅是补记了一个月的工分……
一串串震撼灵魂的事迹,让我敲击键盘的手在颤抖。这,就是为绝壁天河建设而堪称伟大的巴东人民!
一九七八年十月,历时十一个春秋的绝壁天河”——水流坪灌溉渠道终于全线贯通,这一宏伟的工程终于告一段落。水流出来了,顺着沿线设置的闸阀,流到千家万户渴望水源的农田,人们欢呼、人们雀跃。毗邻的长阳县龙王冲村,还组织了专班送来了稻谷种子,还特意送来了电影《龙江颂》,一放就是半个月。
就在受益人们沉浸在丰收喜悦的时候,人们似乎暂时遗忘了为工程建设献了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在这里,我把他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这里:邓忠学、邓明施、邓贵华、邓习练,邓忠文、邓忠尧、许明德、黄文德、谭元坤、杨友贵、黄家受、许光俊。

                             不是尾声
绝壁天河经过轰轰烈烈的激情之后,犹如一个大家闺秀,低调地躺在大山深处,没有被人们发现。虽然之前有过一些记载,但终究成不了气候。2015710日,《湖北日报》三位记者用心和情报道了这条天河,终于揭开了的面纱,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和报道,战天斗地的巴东人民,用鲜血和汗水创造的人间奇迹,终于不会被历史遗忘,我由衷地为此喝彩,更是为创造奇迹的建设者们喝彩——一部记载巴东人民艰苦创业、克难奋进的绝壁丰碑

                                  附记
绝壁丰碑铸成了,老技术员李立也调走了。1979年成立了国营水流坪灌区管养所,第一任所长罗永千;管养工:李光军、邓正才、杨修润、向孔银、沈道善、谭元交、向宏文。后期参加养护的人员有:李鸿雁、谭祖安、谭克富、谭元社,胡昌海、杨林松。
1984年为发挥富余水源的利用率,在李家湾修建了第一座400千瓦的水电站。1999年,在香火岩渠道取水修建了南潭河花园式水电站,这座电站是巴东人民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花园式电站,设计水头之高为全国第一,装机容量4000千瓦。
2000年拆除了长岭电站、水流坪灌区管养所。
2010年,清太坪镇在渠道的白果树坪段取水,在大岩口半山腰建设水厂,解决了历史以来未曾解决的清太坪集镇饮水问题。
1983年,从长岭电站前池至长阳龙王冲的引水渠道屡遭破坏、甚至被占用,失去了通水能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