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锦波的头像

胡锦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07
分享

话说客家“浇头”面子菜(散文•之七)

当翻开《红楼梦》第六十一回的时候,有这样的一段话:“柳家的忙丢了手里的活计,便上来说道:‘你少满嘴里混唚!你娘才下蛋呢!通共留下这几个,预备菜上的浇头。姑娘们不要,还不肯做上去呢,预备接急的。你们吃了,倘或一声要起来,没有好的,连鸡蛋都没了……”

原来,用鸡蛋做的“浇头”,也是客家用鸡蛋做的“面子”。可谓: 客家人相见便相识。

“浇头”,“面子”实际就是同一类菜式的两个称谓。有创意的客家人,为了适应餐馆饭店经营需要和顾客心理需求,就拿《红楼梦》里“浇头”与“面子”合起来称“浇头面子菜”了,写进了正式菜谱。称客籍人家“浇头面子菜”,不但更形象,而且更脱俗。把历史的和现实的结合起来,把典籍的和乡俗的统一起来,算是一个完善的菜品。同时也说明一个道理,客人家味和其他各民族饮食文化实质上是互为渗透的。如今,一年四季,不论是在城镇酒店,还是在乡间农庄,都能在客家人家的餐桌上品尝到这种浇头面子菜。

在以前,客家人家浇头面子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到的菜。在客籍老一辈人嘴里,面子菜,又称之为“菜碗”,即逢年过节或办喜事时宴席上的“十碗八碟”之一碗。就是说,面子菜是客家人宴席上款待宾客吃的菜碗。换言之,普通人在平日里是很难吃到“面子菜”的。正如《红楼梦》里所说,“浇头”原是专给“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吃的菜。

这浇头面子菜之所以倍受人们青睐,是因为这美食讲究它的精致。一是讲究盛菜的盘、碗、碟。年节席上一般用青花瓷,婚嫁席上多用有花饰花纹有红双喜字的彩釉瓷器。遇丧事一般禁止彩红餐具上桌,但90岁以上的老人仙逝一般视为喜事,便没有这种禁忌。二是菜料讲究,不管是蔬菜还是荤菜,新鲜、色艳、味美、地道是最基本的。三是精细的加工制作功夫。

客家把式,客家刀。精致首当其冲地体现在刀工上。刀工的好与不好,同样是对客家厨师手艺的最好品评。一般先从片薄、块方、丝细、粒圆上见功夫。毕竟上桌的菜肴好不好,火候是否恰到好处,色香味形是否俱全,全在厨师把刀掌勺的分寸之间。

舌尖上的味道!如何让食客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先欣赏后品尝;从眼光到口味,既满足外在雅致,又舒展内在境界。浇头面子便是客家厨师与食客心相连、眼相通的勾指。

当一道普通底菜烧好之后,配上适合的“浇头”即“面子”,是画龙点睛之笔。更可谓是锦上添花,点石成金。一盘琥珀色的客家腊肉或金黄油豆腐再加上绿色或多色彩的“浇头面子”,这道道菜一端上桌,就特别亮眼,特别吊味口。

客家浇头面子菜是特色风味菜式,也是上正席之大菜点缀方式。它与底菜搭配的巧和妙,体现在制作“浇头面子”的基本遵从里:荤配蔬,山珍配海味;从颜色来看是一色配七色,如红配绿、银座配金顶、白底盖彩头、素底衬荤面、荤底搭素头等。

比如,炒大白菜只是一道普通家常菜。但是,如果配上腊猪肝“浇头面子”,一盘炒大白菜就会有质的飞跃,不再那样普通。因为已经不是一碗单一口味的净炒大白菜了,而是一盘腊鲜合一,素荤兼备,客籍人家味十足,能上席面的“浇头面子大白菜”。虽用料平凡,却菜品高洁!

制作这种腊猪肝“浇头面子”不是一件可删繁就简的事。要选上好铁质腊猪肝(猪肝分沙肝和铁肝,铁肝的组织细胞结构更密实,腊制后的铁肝切片不散)切成大小均等的薄片,再和以大蒜丝、姜丝、红辣椒、甜米酒、酱油、高汤等佐料加工而成。先小火炒制腊猪肝浇头面子,起锅装盘,剩腊猪肝浇头面子汁在锅内,再加亮油,旺火炒大白菜起锅装大盘、整形。先炒腊猪肝后炒大白菜是这道菜的讲究之所在。再将先炒的猪肝浇头面子被整齐挟放配置在后炒的大白菜上面。如此,一道家常大白菜就变成了一盘可上大席的“腊猪肝浇头面子大白菜”。这道曾获众多食客共情共鸣,也常引眼尖嘴刁的都市女性追捧的,荤配素的佳肴,不但保留了大白菜的鲜嫩,还增添了腊肝的香甘味。与猪肝所含铁和胆固醇等营养元素相融合,使白菜的口感丰富多彩,客家味浓而不腻。

在客籍人家菜肴里,各种荤素“浇头面子”如数家珍。以冬笋丝、香菇丝、大蒜丝、墨鱼丝或鱿鱼丝为主料调制的“浇头面子”,可浇盖在如狮子头、炸鱼丸、牛肉丸、鸡、鸭、鹅等肉菜上面;以鸡蛋丝、肉丝、干黄花、葱丝为主料制成的“浇头面子”,可搭配面条、粉丝、油豆腐、白切豆腐、炒红白萝卜、油焖明笋和红烧鱼等底菜上面。但最常用,最好用做“浇头面子”的食材是鸡蛋。如是《红楼梦》大观园里厨子、食客们,都是深有体会的。鸡蛋丝做成的浇头面子,金黄灿烂,好看,好吃,好加工,经济实惠!

“浇头面子”与底菜的搭配,就像歌词与音符的搭配那样,是绘声绘色而且有味道的。一个好厨师就像一个词曲作者一样,既是勤劳的更是艺术而智慧的。

浇头面子菜,“浇”出了客家人餐桌上的讲究;也“浇”出了客家人心里的滋味;留足了人心中最珍“席”的面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