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者:他们正行走在光荣的荆棘路上
——陶正之《老子十五篇》序
海马
陶雷,字正之。生于1970年代。江苏宿迁人,“西楚霸王”项羽的同乡。
初识陶正之,第一印象:内敛,沉静,并不特别讲话。交往渐多之后,我发现他真诚、热情、率直,有着北方人的豪爽,是个值得交往的“朋友人”。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他好客,喜交友,喝酒,品茶,打牌,赏画(他收藏有多张朝鲜画家的油画),闲聊,却从不指点江山。他如同一个剑客或高士,隐身于日常生活之中。如鱼入水,如水归海,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很老子呢!
他是一个喜欢追根溯源的人。在日常性之外,他一直行走在 “问道”“寻道”“求道”的路上。这是人间正道,但又偏僻、蛮荒,有时甚至无路可走。他就是这样一个独行者,鲁迅散文里一直往前走的那个“过客”。他的《老子十五讲》,即是“求道者”身份的又一证明。它不只是版本学上的意义,而是在探索生命和文化的密码,是对世界以及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和追问。我想,这是他写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或者说起点。这是雄心壮志,也是责任担当。陶正之是有多个侧面的,多元的,正如我们所要谈的中心话题:老子以及他的《老子十五篇》。
全书共分四大部分:壹 老子十五篇;贰 老子思与诗;叁 解老子十五篇;肆 老子各章比较与注释。
第一大部分,“老子十五篇”。这是对《老子》已有版本及考古成果的总结以及全新编排。这是文献学或版本学意义上的篇章。一切仅是源于一个“传说”,司马迁在《史记》上一个并不确定的记载——“或曰:‘老子著书十五篇’”。这个“十五篇”的版本,在考古上,并无发见。如果将来有所发现了,正好可以验证“陶正之本”的《老子十五篇》。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值得期待。“一简四十字”的文史知识仅是陶正之的逻辑起点,他是根据考研发现的相关版本内容,以及它们在文意上的内在关联性,重新进行整理和编排的。中国式的文论或哲学著作,往往呈现散文性、随感式、碎片化的特征。“老子十五篇”的形成,陶正之把散文化、散论式的《老子》(《道德经》),变成了由十五篇短论组合而成的论文或论著。
第二大部分,“老子思与诗”。这是翻译,诗性的翻译。它不只是把古文译成了白话文。它还是自由体的诗歌,“信、达、雅”兼具。这是诗学意义上的译文。从本质上来说,《老子》本身就具有文学或诗的属性,《庄子》尤其明显。因游离于主题,在此不作深论。陶正之的翻译精准,文学素养深厚,真是难得一见的关于《老子》的诗体白话译文。
第三大部分,“解老子十五篇”。这是对“老子十五篇”的详细分析,学术考证、阐释和研究。陶正之旁征博引,资料翔实,论证有理有据。这既是对老子思想的研究,也是对《老子十五篇》编排原因、过程及相关思考的解析和说明。这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
第四大部分,“老子各章比较与注释”。他把“十五篇”中相关九十五个章节,分别与楚简、汉帛以及“通行本”进行对比分析。这对于不同“版本”之间的对比研究,属于互注互解,彼此对照,相互映证。这是版本学、文献学意义上的功夫。
《老子》虽然只有“五千言”(《老子十五篇》则有六千多字),却有上千种版本,这种考证式的文化、学术梳理,工程极其繁杂和浩大,非常人所能承担。陶正之以其勇气、智慧和耐心,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文化工程。说真的,如果没有更多的学术底蕴和识见,任何人都不敢枉加评价《老子十五篇》的学术性和科学性。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很有价值和勇气的探索,开启了《老子》版本研究的新篇章。
下面,我不揣浅陋,说一说个人所认知或理解的老子。
据《史记》记载,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国(一说陈国)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正处于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这是国王、诸侯、贵族、大夫等之间分封契约的时代。其时,在政治和军事上,群雄争霸,合纵连横,社会不断分化和重新整合。在这样一个看似动荡不安的大时代,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高度的自由和解放,空前繁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诞生了诸多至今仍在发生巨大而深刻影响的思想文化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可以说,这些思想已然融入中国文化的长河,并成为不断传承的文化基因之一。这个伟大时代的中国,正与同期的西方古希腊、古希伯莱,东方的古印度、古代巴比伦(两河文明)、古埃及文化等相呼应。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天空上,一时群星璀璨,东西方交相辉映。东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释伽牟尼以及犹太教的先知们,中国则有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这是人类历史上文化、文明空前发展并繁荣的时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1949年版)中,将之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前200年)。老子及其道家学说,正是这个人类文明“轴心时代”里最为闪亮耀眼的星座之一。
老子有着天地之间的大智慧,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那篇“五千言”的《老子》(《老子十五篇》是司马迁《史记》中所提及的版本),其它留下来的基本都是传说。正如《老子》是一部可以进行多重阐释的文本,老子本身也是多元的。可以确定的是,他至少给世人呈现了五张面孔或肖像。这分别是:
一是政治意义上的老子。老子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也即国家图书馆馆长,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吧。这与政治自有关联。《老子十五篇》里表达了其诸多的治国思想或理想,且具有民本主义倾向。例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治大国,若烹小鲜”“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绝圣弃智”,甚至还有“小国寡民”等思想。他在国家的政治治理上,主张无为放任,轻瑶薄赋。这些思想成为汉朝开国之初的治国方策,成就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这种“不折腾”,也成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思想和政治智慧之一。
二是哲学或思想意义上的老子。他关于“道”的思想,揭示宇宙之客观运行规律,触及世界的本源以及其本质,可谓博大精深。这远非一句“朴素的辩证法”所能评价和概括。我们很难想象,在数千年之前,中国的古人即已达到如此之思想高度。老子与孔子作为中国两大思想文化学派的创始人,有着很大差别。孔子,更多是政治学、伦理学意义上的思想,而老子除此之外,还指向了无边无际的宇宙和人类思想的深处。在思想上,老子宏阔广大,具有超越向度。故此,有孔子问礼、问道于老子,终而大彻大悟的记载或传说。
三是宗教意义上的老子。东汉张道陵开创道教时,尊老子为道教的始祖,《道德经》也成为道教的首部经典。“道家”的开创者老子,就这样化身为“道教”里的“太上老君”。老子的思想虽指向终极和玄虚,但并无明显的宗教倾向。这与魏晋南北朝盛行的玄学也有几份相似。老子并无玄学倾向,只是说过“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之类的话,但《道德经》也成为玄学的原始经典之一。作为哲学家的老子,最终被宗教化与玄学化,这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幽默?
四是神话或文学意义上的老子。除了那部《老子》,还有《史记》等典籍上的某些记载,老子的存在基本就是一个神话传说或文学形象。如果说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还有一些史的意味,“紫气东来”的说法,以及那头青牛,后来就被完全神化了。据说,他出生时即是白发、白眉、白须。他一生下来就老了。老子“宗教化”的过程,即是被“神话化”的过程。这也成了此后传奇和小说文本取之不尽的故事元素。神魔小说《西游记》多处写到太上老君,也即老子。
五是医学或养生意义上的老子。老子并无专门的养生思想,这在《老子》里无直接表述。这一点,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创始人庄子则不同,《庄子》里有一章节即叫《养生主》。那些后来生发出的养生思想,只是老子其它方面思想的某种引伸,比如主张无为、寡欲、虚静等,而这些思想确实适用于养生罢了。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对于老子,你只有阐释或者转述,无法评论或评述。它们在理解上是开放式的,无极限的。换句话说,它们“能指”与“所指”并非单一关系,而是充满多种可能性。这是老子思想的张力所在。说真的,轻言老子,实在是太过浅薄的举止。而为人作“序”,更是有轻浮之嫌。
一次酒宴之中,陶正之约我为他的《老子十五章》写序。其时,我已酒酣,在稀里糊涂里竟答应了。我觉得,这个写作机缘是上天给予我的恩赐。它是神示。这个写作,对我个人太有意义了。说真的,老子与我,即使不算格格不入,至少他也不是我最为崇敬的古代哲人。一直以来,我最为感佩孔子的那种周游历国、百折不挠的入世精神,“知不可而为”,努力参与社会实践,让理想照进现实,从而改变或改良世界。这其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也对我影响甚大,这都是儒家思想的某种演进和延续。我的世界观是孔子式的,阳刚的,入世的,过刚易折。因此,我需要老子式的阴柔,尚阴守拙,以柔克刚。这是对我的某种思想的“滋补”。这个写“序”的过程,也正是我学习和思考老子的一个重要路径和历程。
我是浅陋的,但也是认真的。我心怀诚敬之意。这篇所谓的“序言”,仅是一个小学生的“学习心得”。这是我的一门“选修课”吧,采取“自修”方式。这绝非自谦之辞。
我想说的是,《老子十五篇》不仅是古代经典,亦具有当下的文化价值和意义。陶正之不仅是一个“求道”者,也是一个有责任、有良心、有追求、有济世之志的学人。不过,在当今中国,此书会有多少读者和欣赏者,实在是无法预知。它最大可能的一种命运,是孤独、寂寞地矗立于书店或图书馆的书架之上。不过,这又如何呢?
现以《老子十五篇》中的最后一段话,与正之兄以及其它有志于启蒙大众、造益社会的同道者共勉:“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我们不是圣人。我们只是一群执着的求道者,破衣裸足,行走在荒野或幽僻小径之上——
用安徒生的话说:这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