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虎妞的头像

虎妞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4/15
分享

《1970我的乡村教师生涯》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境的来临,我改变了主意:与其将那些素材经过虚构,加工成小说,不如直接采用非虚构的形式,把当年那些事情原原本本告诉读者。”

——这是笔者摘自赵德发老师《一九七O年代 我的乡村教师生涯》作品《尾声》中的一段话。

这部作品是赵德发老师于1970年—1980年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经历。书中详细记录了自己从15岁那年因宋家沟小学扩班老师不够,开始走上了“小老师”的工作岗位,教一群很多比自己辈分大年龄大的农村学生,从事教育一干就是10年的工作经历。

在这部非虚构作品中,赵德发老师把那个时代的自己,那个时代的农村教育,那个时代的中国一隅,毫无粉饰地展现出来。

读罢,让人发笑的同时会突然叹息,让人沮丧的同时会突然看到希望。

那个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发生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年轻的赵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路跌跌撞撞地往前走,这既是他教学的过程,也是他自我成长,自我提高,自我蜕变的过程。

赵老师写到:“为了写这部纪实文学,我找出了当年断断续续写的日记。青葱岁月,懵懵懂懂。字迹拙劣丑陋,恰如蚂蚁爪子碌碌爬出。我为字里行间充溢着的幼稚与无知感到脸红,也为我十年间的刻苦学习、自强不息感到欣慰。”

他在书中回忆起给参加中师函授的小学老师面授的时候,曾经念错过一个字,那种愧疚和自责令人十分感动:

“我噬脐莫及,只好抱着脑袋往桌面上撞。我想,这个字我是认识的,怎么会念错了呢?怪就怪在我上学太少,知识不够扎实。知识不够扎实还给老师们当老师,不就是毛主席批评的那种情况,本来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吗?”

“我肚子里的半桶水,此时掺入了羞,掺进了耻,洸荡了一整夜,让我难以入眠。第二天硬着头皮再去上课,我走上讲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脸变成红红的猴子屁股,更正‘狭'的读音,向学员们道歉。”

年轻的赵老师,他没有“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而是勇于自我剖析,自我批评,并勇于改正,真正做到了“立德立言”的师者之风。

从“识仨教俩”到带初中班到带重点班到学区教导主任,赵老师都是一步一个脚印,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努力奋斗争取来的。

《我的乡村教师生涯》中,赵老师所写的是七O年代的乡村学校。其实作为七O后,笔者八O年代也曾在农村的小学上过一年,对那些场景也有印象:黑屋子、土台子。

农村孩子们自己扛着板凳去上学,冬天手上脸上冻起疮的现象都是常态。所以赵老师的这部作品让笔者也觉得很亲切,同时也对那个年代的清贫困顿充满了同情,对赵德发这样的老师们充满了崇敬之情。

赵老师在这部书中也多次提到那个年代教育政策的许多变化,一步步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在回忆往事的同时,也给后来的读者们展现了一部十年乡村教育改革的发展史。

《我的乡村教师生涯》这部作品中,赵老师的思路没有仅仅停留在回忆往事中,而是高屋建瓴的指出了现代教育的“育人”观念。他在书中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话:

“当一名学生毕业离开老师和学校时,如果把几年来所学的功课全部忘记了,这时,他剩下的,才是这所学校和他的老师的教学及教育的实在成果。”

他站在老师的角度理解:“这句话大有深意。他提醒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要教给学生受用一辈子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如果只教一些死知识,把教科书写的、老师讲的当作绝对真理,不允许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极其错误的。”

韩愈的《师者》中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四十多年前,赵老师努力地给他的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而如今他把自己的从教经历写出来,既有警示作用又有启迪作用,是又一次的“传道授业解惑。”

笔者通过读赵老师的这部作品,从他身上学到的是:为改变命运,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尽职尽责用心去工作的爱岗敬业精神。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感谢赵老师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用一部书,来影响几代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