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霍才元的头像

霍才元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5/09
分享

情寄行者的天堂

想起五年前,我离开一家杂志社,刚到另一家杂志社继续“为人作嫁衣”的时候,就读到一篇来稿。是写一座山的。那山被称作“三省垴”,名字有些怪怪的,其风景却很是迷人。而当时在我,除了那一山的好风光,倒是那些写山的古色古香的词句,以及挥洒自如的文笔,更叫我好奇。便私自揣测,这写山的人,怕是科班出身也说不定?

其实不然。作者既非文化中人,也不是什么职业写作人士。他乃一介“乡官”,姓傅名成林,时年39岁,时任大别山区的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党委副书记是也。这多少让我有些惊讶;更惊讶的是,他只有中学文凭。一个基层干部,一个只有中学文凭的基层干部,成天忙于公务(并且甚是出色),还要忙里偷闲写文章,且写到了这份儿上,着实不容易哪。

不容易的又何止于此。后来知道,傅“乡官”(不知这样的称谓对他,是否有七分的真实、三分的亲近?)业余笔耕是很勤奋的。他的不少作品在此前就已经见诸省内外报刊了;这之后他似乎写得更多,因为我时常能看到他的新作发表。而且题材更广泛了,写作的手段也逐渐丰富起来。其中,最拿手的当然是纪实文学,以及新闻报道之类。这大概与他的工作性质有关,从中亦显见他的务实和有心所在。

通常,对于勤奋者而言,所谓“天道酬勤”应该是很好的形容。傅“乡官”自然也不例外。近来他精选了过去发表的部分作品,拟以《情系天堂》的名义结集出版,并把书稿送我,希望为之写序。我说为甚么甚么写序,多半是那些大名人、大官儿乐得而为的事情,本人未名,亦非官儿,不写了罢。他说要写要写。我说为何?他说因为你是“为人作嫁衣”者。这也是理由?!噢!我想想也是,一个无甚名气、普普通通的“为人作嫁衣”者,平素找你发表文章的人多,而找你作序的,恐怕绝少。这次机会难得,就写吧。

《情系天堂》可说写的是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之麓的一群“乡官”乡民的故事。对于陌生的都市人,那些故事似乎有些平淡而且遥远;而对于客居都市的我,这些故事里的人物就显得格外亲近了。因为同是大别山人,所以尽管别它已经许多年了,但那些“如山一般粗犷,如山一般刚毅,如山一般厚重”的山里汉子,以及“痴山恋山、扎根山区”的“乡官”们,我始终还是熟悉的,并且敬重有加。读了《情系天堂》,他们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重又浮现眼前,他们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复又勾起了我一幕幕的回忆……的确,他们是值得我们去写作、去宣传的。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傅“乡官”做到了、也做好了这件有意义的事情,他是成功的;我在为他十分庆幸的同时,更为他喝彩。

因为傅“乡官”不是专职写作人,甚至不是纯粹的业余写作者,他首先是一名“乡官”,一名忙于公干、事务缠身的“乡官”,所以写作对于他,往往要比他人多几分难为,多几分困顿。而他不单在那困顿中“难为而为”了,还“为”得不俗。写作已被他视为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把平时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或者一川一岭、一鸟一花尽摄于心底,反刍于脑际,倾注于笔端,成文于灯下,他说人生如此,岂不快哉!他又说,其实我的这点所谓的“写作天分”,是完完全全属于那人、那山的。于是他从一开始就以一名普通“乡官”的身份,就像服务他的山里“子民”一样,服务于他的诸多文字——抑或,他的《情系天堂》的每一篇文章,不正是他的文学王国的“子民”!你看他笔下的人物,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也好,桑蚕办女主任、林业站站长、派出所所长、镇党校校长也罢,或者乡邮员、女教师、医生、劳模、军转、军属等等,无一不是他所熟知的;他生活、工作、奔走在他们中间,对他们和他们的事情了然于心。以致于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一方面全力以赴,认真履行自己作为一名平凡“乡官”的不平凡职责;一方面精心构思,尽情书写他们的奋斗人生。也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人物才那么鲜活,他们的事迹才那么动人,展卷读来才那么令人难忘。

这时忽觉有一个问题要问傅“乡官”。便指着《情系天堂》问,你这一部洋洋洒洒的“大书”,业余来写,一定写得很苦?他缄默片刻,忽道:拙笔写山人,此愿慰平生!他这样的回答,似答非所问,有些出我意料。然而寥寥数语,已言简意远矣。为人、为文至此,这在当代“乡官”中已不多见,更何况他做“官”勤于政、做事务其实呢。便觉得,人们说他“勤学苦练,练出个土作家来”这话有道理。为了写作,他确实付出良多。比如那年腊月,大伙儿热热闹闹“忙年”,他却赶赴邻县的红军遗址采访,写出了正气十足的《爱心塑起心中的长征丰碑》;比如那年正月,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过节,他却深入本县的养蚕模范家里调研,发表了耐人寻味的《蚕桑之母今安在》;又比如那次出差沈阳,他不去繁华街市观光,偏偏要“追踪”当地一个典型,素材到手,却险遭人误会;又比如那次参加市党校学习,他不在课余时间休闲,却把自己泡在图书馆,一直到结业,竟生生地让自己瘦了一圈……是的,学习几乎花费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而写作则更是苦其心累其身。他说写作是我的“副业”,只能如此,也只愿如此。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视野逐渐地开阔了,写作能力不断提高了,成果也越来越多了。

近年,傅“乡官”从他所熟悉的、已有建树的乡镇党务工作岗位转行,改做所在县白庙河乡政协工作。得知这一消息,我先是一喜,轮岗对于写作人哪怕是纯业余写作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继而一忧,岗位变了、角色变了(但本色不变),他还能一如从前那样做得好么?事实让我的忧虑成为多余。由于干一行、爱一行,他很快学一行、精一行,并很快把这新一行做得别有特色,大有口碑。比如今年,他就创造性地做成了一件事:负责采编拍摄电视专题片《建言献策总关情》,一经播出,好评如潮。还真看不出来,他在工作上是“多面手”,在写作上也是“多面手”,写新闻、弄文学、搞电视,哪一样都别想难住他!

写到此,觉得应该说些对于未来的祝愿的话。说什么呢?就说傅“乡官”,在你做好有板有眼的“乡官”的同时,也做好一个土生土长的“土作家”!

我相信你还有更多更好的作品要问世。什么时候出版你的第二部“大书”的时候,请再告诉我,我再给你写序——写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序,如何?

就此约定,打住了罢。


作者手记:开在天堂口的笑容

上述文字里的“乡官”竟永别我们而去了!日前惊闻傅兄病逝消息,不胜愕然。

成林先生,你是大山的儿子,本就有大山一样厚重的情怀,也该像大山一般安宁地生活。但你常年如一日,扎根深山、情系“天堂”,为官利民、为文求真,劳其心累其身,直落得个英年早逝结局!噫吁兮,真真是天妒良才、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悲切之际,唏嘘之余,我却一时无语。

斯人已矣,我再也等不到他的第二部“人间大书”出版了!惟以此文,献给天国故人;我似看得见,一个我所敬重所熟知的好人的笑容,已然开在遥远的天堂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