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受。一个有日子不联系的朋友突然微信给我发来了这样一条信息。
我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复他,因为在我心里,他一直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一个人,虽然年纪不大,却早已”看透”人生的世外高人。
他也会有这种生为凡人的忧愁吗?毫不夸张,这是我的第一反应。
但是他一定是鼓足了勇气,才会跟一个朋友吐露在他看来难以启齿的心事,我必须认真对待。
怎么了?遇到什么事儿了?一改往日聊天满屏表情包的“陋习”,我要让他感受到我认真严肃的态度,好让他此刻冰凉的内心可以捕捉到一丝人性的温暖。
就是突然觉得很低落,工作上各种不顺心,为什么他们总是那样?
我知道他的烦恼和愤懑,公司人少事多,直属领导拎不清,工作安排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根本没人照顾这些打工人的身体和情绪。
那你要不要跟我说一说具体的工作安排呢,到底是哪个环节让你不满意,让你这么疲惫不堪?
说不上来,反正就是不舒服,每天的工作节奏也不对,只是一味地加班加班,基础的工作不做好,后期只剩下改bug了……
那你的同事们这么久了还能依然坚持啊?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能忍?
我知道。
或许原因不单单是工作本身,让我们这么累的,更多的是我们自身。
“内耗”这个词越来越被频繁地提及,“反内耗”也逐渐成为大势所趋。所谓内耗的来源,不过是我们太过于专注自身情绪和感受的结果。
可能很多人觉得人间都不值得了,那么总得自己对自己好点吧。此话不假,在这个每天奔忙在生存和生活的社会上,我们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善待自己。但是怎么善待自己,很多人使错了劲。关注自己的每一个情感上的变化,试图捕捉每一个情绪上的起伏,甚至敏感地感知着自己每一个不易察觉的悲伤,甚至一瞬间的沮丧。
所以我们急切地为颓丧的自己寻找一个宣泄口,一个正当的,自己能说得通的理由。我们开始陷进这个或悲伤或失落的情绪当中,用“无法理解”和“无法接受”层层裹住自己,一层又一层……最后,再也挣脱不开。
作茧自缚,或许就是对“内耗”最准确的阐释。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她的工作很累,而且每天加班,经常加班到夜里十一二点。我们一起住了一个星期,我才看到她长什么样子,因为我早出,她晚归。每天如此,周末甚至也要加班。
摊到这样一个工作节奏,大多数的人可能早就炸了,“无法接受、必须离开”,应该会是很多年轻人最后的选择。同样,作为她的同事,很多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都相继离职了。可我很少见到她“痛不欲生”的样子,累确实很累,可依然每天朝气蓬勃的样子去上班下班,你会觉得这个人,真的很强大。
你不累吗?有一天,我实在没忍住问了她。
累,太累了,我倒头就能睡到天亮。
我是说,你不心累吗?她的回答,我没有听到我想要的答案。
还行,主要身体上的累,工作中倒也不至于心累。
听到她这句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你以为的累,只不过是自己加诸于自己身上的累。我们都太过于在意自己的感受了,有时候的一点疼痛,如果你不留意,再看它的时候,就已经结痂了,甚至已经长出了新的肌肤,可是如果一直盯着一个伤口,哪怕只是蹭了一点皮,也会疼很久。
有时候,过于关注自身,只会放大痛苦。
不如,把自己丢进社会的大熔炉中,去碰壁,去淬火,去涅槃,当有一天你不再专注于躲在墙角舔舐伤口,可能就是你变强大的时候。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不要只盯着眼前的困难和落空的现实,不要回想,不要假如,更不要万一,把事情做好,只要往前,所有的不如意终将被时间带走,所有的碌碌无为和羞愧,也都成为历史,不要为历史伤感,不要为发生过的事情感到悲愤,更不要为尚未发生的事情过度思虑。
哪怕你身在其中,把自己放小一点,把自己放低一点,你会发现,你会舒服很多。
把自己看得小一点,在意识中,告诉自己,我只是一粒尘埃,可以乘风而去,也可以尘埃落定,我可以在阳光下飞舞,也可以在雨水的冲洗下融入泥淖,不用在意我,因为我只是一粒尘埃,可以降落在泥土之中,也可以飘摇在人世之间。
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自由自在,就很快乐,因为我是如此的简单,却可以如此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