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昌古城任克薄故居红星街绮园
早在元旦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任克薄故居开放的消息,一直想去,可是一直没有去成。因为忙于闲事杂事很久没有去东昌古城了。昨天小儿子没有去辅导班,他在午饭的时候提议下午去逛逛古城吧。儿子的提议得到了老婆满口的应承,因为担心小家伙在家里总是手机不离手,还不如带他出去转一转。
关于怎么去?我和儿子之间又起了争执,小家伙想让我开车去,我说开车,古城不让进车,而且路上容易堵车,现在政府惠民免费乘公交,我们坐公交车去就可以,儿子对坐公交车还表示不满意。从小区门口坐上351路公交车,到达铁塔商场西面的终点站下车。也就到了古城的东北角了,下车之后向南过桥,再走过东升桥就是古城了。下车之后的风景就已经很美了,向西是碧波荡漾的环城湖,向南是原来的铁塔体育场,现在的护国兴隆寺。流淌了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在这里安静地卧着。这里又是一处京杭大运河和东昌湖连接的地方。视野开阔, 湖河相连,风景优美。
过了东升桥沿着湖边边欣赏湖边风景,一边缓步向南走,在河的对面是礼拜寺和回民居住区,礼拜寺的尖顶倒影在水中,也是非常的美丽。到了红星街的时候,我们转身上去。聊城四中也是我的母校,就在古城的东北角,大门就在红星街上。走过四中的大门,我想拍张照留个纪念,儿子把我阻拦住了。他说你没看到门口又有老师叫找家长。人家以为你拍照发到网上多不好。现在的小孩子们想法可真多,没有办法也就不拍照了。
整个红星街除了聊城四中还是原来的老模样,其他已经都变得不认识了。古城改造,到处一片古色古香。原来的武装部已经搬走了,原来的老聊城市委也已经没了,带给我太多欢乐的红星影院也已经消失了。我们从东往西走,大约也就200米的样子,就到了任克薄的故居----绮园。
任克薄,清顺治四年进士,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人士,生于1641年,卒于1703年,享年89岁。清康熙年间刑部侍郎,授尚书衔。闲职归家时候,在故居修建绮园,教子读书,颐养天年。东昌五大家,任邓朱傅耿,任家居首位。
据《聊城县志》记载,康熙皇帝南巡途经聊城就居住在任克薄的绮园内。绮园属于私家园林,里面的景色非常的优美,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怪石,苍松翠柏,梅兰竹菊,都是即应景又应心。走在里面让人神清气爽,心情放松,看着古色古香的景色,令人不免发思古之幽情。
绮园在1951年开辟为公园,1958年,时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题名为"人民公园"。当时院中还有古代遗留的水坑、唐槐等景物。其实我也是这两年古城重修才知道这个地方是任克薄的故居。从我在聊城四中上学开始,一直只知道他是古城里面的一个小公园。公园不大,加上位置比较偏僻,游人也不多,关于这个公园,曾经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也可能就因为这一个公园改变了我的命运。
记忆中应该是1988年吧,我们聊城四中实验班的同学是1988年的冬季来到了聊城四中上学。一天吃完晚饭之后已经是傍晚的时光。我和两个同学赵文鹏和李振刚一起走出了校门,向这一个距离学校不远的公园走去。我们的本意是在公园里面转一圈就回去。
公园里人特别的少,我们走进大门没有多远,突然前面过来一个小孩喊我,说那边有一个人找我。我还奇怪,我在城里没有熟人呀,什么人找我呢?当时刚刚从农村来到城里,不知道人性的险恶,以为单纯的就真的有人在找我,于是就跟着这个小孩向里面走去。走到北面的一个小亭子下面有一个大男孩坐在亭子的栏杆上。看到我们过去之后,他站起来非说我欠他的钱让我还他。我当时就懵了,我怎么会欠他的钱呢?认识都不认识。后来终于想明白了,我们碰到了城里的小混混,他就是故意敲诈勒索我们。当时我们三个同学身材都比较矮小,又都是从农村来到了城里,也不敢招惹城里的人。于是乖乖地把身上的钱都掏给了他。
回去之后肯定要告诉同学和老师。我是实验一班的学生,赵文鹏和李振刚是实验二班的学生。我们是两个兄弟班级都属于实验班,当时也就这两个实验班。似乎聊城四中也就办了这两个实验班,因为实验不算很成功,没有再办下去。当时的很多细节,因为时间太长的原因都已经记不清楚了,但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当时的实验二班班主任却对我大发脾气,他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我。我满腹委屈没地方去说,刚到城里的学校上学不久,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和对待,当时的心情真的无法比拟。也许当时真的怪我,如果不是好奇,如果不是信实,如果不跟那个小男孩去公园的里面,也许事情就不会发生。可是事实已经成为事实,过去是没法改变的。
当时实验二班的班主任是我们的数学老师,本来数学成绩一直不错的我,后来的数学却是一塌糊涂,因为一个老师让我对一门学科失去了兴趣。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后悔万分,但是时光不会倒流,结果已经不会改变了。后来不长时间实验班的老师都换了,那一个老师也不再教我们了。可是我对数学的兴趣却再也没有回来。记得高考的时候,我的大部分同学120分的数学都考110分左右,而我的数学成绩仅仅才80多分。
走在绮园清幽的环境中,我的思绪总是想回到过去,眼前的景物也不再熟悉,改造的已经面目全非了,也许是为了恢复300年前的格局。
任克薄的故居建得非常好,我不知道300年前什么样,看看眼前的景色,也许能够想到。唯一的遗憾就是游人太少,真的感觉和30年前一样,整整一个下午,整个故居里面除了保安好像就我们一家三口。花那么多的代价恢复了故居的模样,怎么才能利用好呢?也许这不是我应该考虑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