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扈学秋的头像

扈学秋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09/01
分享

守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人----记聊城市茌平区国有广平林场场长王吉贵

在鲁西那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有一位名叫王吉贵的老人,他的故事,就像那茌平区广袤无垠的林木一样,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讲述着坚持与奉献的赞歌。

王吉贵,这个名字,在聊城市茌平区,甚至整个聊城市,几乎无人不晓。他不是什么显赫的大人物,却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书写了一段段关于改变与希望的传奇。

一、一张和孔繁森合影的照片

那张承载着岁月痕迹的泛黄照片,仿佛穿越时空的桥梁,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意义非凡的瞬间——王吉贵与孔繁森同志并肩而立的画面,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长卷上。那时的孔繁森,作为聊城地区林业局的领航者,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卓越的领导力,引领着林业事业的发展;而王吉贵,或许在人群中并不显眼,只是众多默默无闻的林业工作者中的一员,但他的心中却蕴藏着改变命运的壮志豪情。

孔繁森局长那温暖而坚定的话语——“改造苗圃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如同一缕和煦的春风,轻轻拂过王吉贵的心田,不仅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更点燃了他内心深处那把熊熊燃烧的火焰。这句话,简短却有力,它不仅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它像一座灯塔,为王吉贵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他在日后的岁月里,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能坚定不移地走在改造苗圃、绿化家园的道路上。

这句话,成为了王吉贵一生奋斗的座右铭。它不仅仅激励着他个人不断前行,更成为了他带领团队、鼓舞士气的不竭动力。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王吉贵总会凝视着那张照片,心中默念着孔繁森局长的嘱托,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便油然而生。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是改造苗圃的重任,更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美丽家园的神圣使命。

在孔繁森局长的话语激励下,王吉贵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了从一名普通员工到林业领军人物的华丽蜕变。他不仅成功改造了王老苗圃,让那片盐碱涝洼之地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还积极参与了万亩枣林的建设和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打造工作,为鲁西大地的绿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今,当王吉贵再次回望那张泛黄的照片时,心中充满了感激与自豪。他感激孔繁森局长给予他的信任与重托,让他有机会在林业事业上大展拳脚;他也为自己能够不辱使命、实现梦想而感到无比自豪。在未来的日子里,王吉贵将继续秉承孔繁森局长的精神遗志,为绿化家园、守护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王老苗圃

在时光的长河中,缓缓回溯至1987年的那个晨曦微露的清晨,王吉贵,这位日后成为传奇的守护者,还仅仅是王老苗圃中一名默默无闻的耕耘者。那时的他,站在那片广袤却饱受盐碱与涝洼之苦的土地上,目光中闪烁着不屈与希望的光芒。四周,是盐碱地特有的苍白与荒芜,春天里不见绿意盎然,夏日则是一片水汪汪的苦涩景象,仿佛大自然也在这里设下了重重考验。

正是这片看似绝望的土地,激发了王吉贵内心深处最坚韧的梦想。他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击垮,反而将这份挑战视为磨砺意志、实现价值的舞台。在同事们或叹息或放弃的声音中,王吉贵的心中却种下了一颗改变命运的种子——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让这片盐碱涝洼之地焕发生机,成为绿意葱茏、生机勃勃的绿洲。

这份梦想,如同荒漠中偶遇的一片绿洲,给予了他无尽的力量与勇气。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土壤改良、植树造林的知识,与同事们探讨、交流,不断寻找着改变现状的突破口。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王吉贵总会独自漫步在这片土地上,望着星空下的盐碱地,心中默念着:“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变得不同。”

正是这份不灭的梦想与坚定的信念,支撑着王吉贵走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坚持与奉献的真谛,也激励着周围的人们共同为改变这片土地而努力。

王老苗圃,那片昔日里令人心生畏惧的盐碱之地,春天时分,它披上了一袭刺眼的白纱,茫茫无垠,仿佛是大自然对生命力的一次严酷考验;夏日降临,则又化身为一片水汪汪的泽国,苦涩的积水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不易与艰辛。

职工们的居所,简陋至极,半阴半阳的土坯房,岁月在其上刻下了斑驳的痕迹,墙上的裂缝宽得足以让人指尖轻触,仿佛是大自然无声的抗议,诉说着居住条件之恶劣。每当有亲戚来访,目睹此景,无不摇头叹息,低语道:“这房子,恐怕连咱们家的牛棚都比不上几分啊!”

在这片看似绝望的土地上,王吉贵如同一束穿透阴霾的光芒,他的心中没有放弃,只有坚定的信念和无尽的希望。他深知,要改变现状,让这片盐碱地重焕生机,让职工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须从自己做起,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一切皆有可能。

王吉贵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辛的奋斗之路。他深入田间地头,研究土壤改良的方法,尝试各种耐盐碱的树种,力求在这片不毛之地上种出生命的绿色。他带领职工们一起努力,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双手改变命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老苗圃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土壤改良的成功和树木的茁壮成长,王老苗圃不再是那片令人畏惧的盐碱地,而是变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绿洲。职工们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那些曾经破败不堪的土坯房被宽敞明亮的新居所取代,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995年,那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命运的巨轮悄然为王吉贵铺设了一条崭新的航道。在这一年,他被正式任命为王老苗圃的书记兼主任,肩上的担子骤然沉重,却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然而,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如同天降横祸,无情地肆虐着这片倾注了他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土地。望着那些精心培育、即将茁壮成长的苗木在暴雨中挣扎,最终几乎全军覆没,王吉贵的心如刀绞,痛彻心扉。

在这绝望的深渊中,王吉贵没有选择沉沦,他的眼中反而闪烁着更加坚定的光芒。他深知,此刻的退缩将意味着前功尽弃,更意味着对这片土地、对职工们未来的辜负。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在外人看来或许有些“傻气”,却饱含深情与决心的决定——卖掉家中仅有的两间门头房,以此筹集资金,用于王老苗圃的灾后重建与长远发展。

这个决定,对于王吉贵个人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牺牲。门头房,是他和家人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是生活的保障,更是心灵的港湾。但王吉贵的心中,有着比个人得失更为宏大的愿景——他要将王老苗圃从盐碱地的桎梏中彻底解放出来,让它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鲁西大地上一颗璀璨的绿宝石。

在筹集到资金后,王吉贵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中。他带领职工们清理废墟、修复设施、引进新品种、改良土壤……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在他的带领下,王老苗圃逐渐走出了暴雨的阴影,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资金到位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造运动开始了。他们硬是将2000多亩的盐碱地整体抬高了50公分,通过科学的治理和不懈的努力,昔日的盐碱涝洼地终于变成了肥沃的“聚宝盆”。

三、建设万亩枣林

王吉贵的步伐从未因前路的坎坷而有所迟疑。当时间的车轮驶入2001年,他再次挺身而出,主动向组织请缨,肩负起了一项更为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建设万亩枣林。在那个时代,茌平的枣树种植尚处于起步阶段,百亩的规模尚显稀疏,而万亩枣林的宏伟蓝图,对于许多人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遥不可及。

王吉贵的心中却燃烧着不灭的火焰,他坚信,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达不到的远方。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征途。

他深知,要实现万亩枣林的梦想,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选育出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为此,王吉贵亲自挂帅,带领着一支由技术人员组成的精英团队,穿梭于茌平的乡间小道,深入16个乡镇的156个村庄,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他们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风雨兼程,用双脚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用汗水浇灌着每一个希望。

历经八年的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王吉贵和他的团队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他们成功选育出了“茌圆金”、“茌圆银”等一系列优良枣树品种,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而且耐贮藏、易运输,深受市场欢迎。随着万亩枣林的逐步建成,茌平的圆铃大枣开始声名远播,成为了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

如今,茌平的圆铃大枣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链,年产值高达1亿元,为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昔日的盐碱地,如今已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土地”,让老百姓真正捧上了致富的“金饭碗”。

时光荏苒,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王吉贵已步入人生的知天命之年,年过半百的他,脸上虽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依旧闪烁着对事业无尽的热忱与坚定。岁月不仅见证了他的成长与蜕变,更铸就了他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风骨。

回望过去,王吉贵的一生仿佛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每一章都记录着他与土地不解的情缘,每一节都镌刻着他为改变命运、造福百姓所付出的汗水与智慧。从王老苗圃的默默耕耘,到万亩枣林的辉煌成就,他的足迹遍布了茌平的每一个角落,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

虽然年岁已高,但王吉贵的心依旧年轻,他的梦想与追求从未停歇。他深知,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只要汇聚成海,就能掀起改变世界的巨浪。因此,他依然活跃在林业战线的最前沿,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为茌平的绿色发展贡献着余热。四、广平林场

2014年的岁末,王吉贵的职业生涯再次迎来了新的篇章,他被委以重任,调任至茌平县国有广平林场担任书记兼场长,同时肩负起了建设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宏伟使命。面对这全新的挑战与机遇,王吉贵没有丝毫的犹豫与退缩,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踏上了这段绿色征程。

在广平林场,王吉贵迅速展开了他的工作蓝图。他深知,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于是亲自率队深入林间地头,精心规划,科学种植,力求每一寸土地都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他还积极推动林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修路架桥,建塔立碑,不仅方便了林场的日常管理,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的好去处。

在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宏伟蓝图中,王吉贵不仅是引领者,更是灵魂人物。他深刻理解到,这片湿地不仅是自然界的瑰宝,更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他坚定不移地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之中。

王吉贵深知,保护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首要任务。为此,他亲自带领团队,深入湿地腹地,进行详尽的生态调查与评估,确保每一项决策都基于科学严谨的数据分析。他推动实施了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限制人类活动范围、减少污染排放、恢复湿地植被等,力求在最小干预的前提下,让湿地自然恢复其原有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王吉贵还注重湿地生态的科普教育与公众参与。他倡导建立湿地生态教育中心,通过举办展览、讲座、观鸟活动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湿地知识,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他还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湿地保护行动,共同守护这片绿色家园。

在他的精心规划与不懈努力下,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逐渐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清澈的湖水映照着蓝天白云,茂密的植被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选择在这里栖息繁衍,它们或翱翔于蓝天之上,或嬉戏于碧波之间,构成了一幅幅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金牛湖不仅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就在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画卷渐入佳境之际,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乌云蔽日,给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投下了沉重的阴影——一条备受瞩目的重点道路规划即将横穿林场,直逼那片好不容易培育起来、渐成气候的鸟类栖息地,仿佛一把利刃,欲将这片生态绿洲拦腰斩断。

王吉贵闻讯后,心潮澎湃,如火烧火燎,焦急之情难以言表。他深知,这不仅是对林场的直接冲击,更是对多年生态保护成果的严峻考验。于是,他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找到了林场会计,希望集思广益,共谋对策。然而,面对这看似不可逆转的决策,会计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奈与担忧:“修路是上级的决定,木已成舟,咱们又能做什么呢?你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王吉贵是林场的书记,是这片绿色家园的守护者。在他的心中,没有什么比保护生态、守护自然更为重要。他坚定地回答:“我既然站在了这个位置,就要对得起这份责任。如果连林子都护不住,我还配当这个书记吗?宁可失去场长的职位,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生态湿地被侵占!”

带着这份决心与勇气,王吉贵踏上了漫长的奔走呼吁之路。他深入群众,讲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他走访相关部门,提交详尽的报告与建议;他更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将林场的困境与呼声传递出去。终于,他的坚持与努力没有白费,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市长亲自率队来到林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考察。在实地了解了情况后,市长被王吉贵的执着与林场的生态价值所打动,作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决定:为了让路于生态,让道于自然,该重点道路在林场段将整体南移60米,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林场的生态环境与鸟类栖息地。

如今的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已璀璨夺目地镶嵌于鲁西广袤的大地上,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绿宝石,散发着迷人的生态魅力。其森林覆盖率高达惊人的70%,构建了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每年,这片丰饶的湿地都吸引着成百上千种珍稀野生鸟类翩然而至,它们的鸣叫声、翱翔姿态,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生动和谐的生态画卷,使得金牛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漫步于湿地公园内,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到这些羽毛斑斓的精灵,更能深刻感受到大自然那份宁静与和谐的力量。这里,是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绝佳去处,是周边群众放松心情、享受宁静的“森林氧吧”。清新的空气、绿意盎然的景致,让人心旷神怡,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微风轻轻飘散。

在长达四十五载的职业生涯中,王吉贵并未追求那些轰动一时的壮举,而是选择了一条看似平凡却意义深远的道路。一生只做一件事。他的一生,仿佛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最生动、最质朴的诠释。

岁月悠悠,王吉贵始终坚守在生态保护的最前线,将青春与热血献给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他没有显赫的政绩,没有华丽的言辞,却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部关于坚持与奉献的壮丽史诗。在他的世界里,每一棵树苗的茁壮成长,每一片林区的绿意盎然,都是他最宝贵的财富;每一只野生鸟类的自由翱翔,每一声清脆的鸟鸣,都是对他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馈。

王吉贵深知,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未来的金山银山。因此,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着整个团队投身于生态保护的伟大事业中。他们植树造林,让盐碱地沙土地披上了绿装;他们治理污染,让清澈的水流重新流淌;他们保护野生动植物,让生物多样性得以延续。

如今,年逾六旬的王吉贵,依然精神矍铄,坚定地站立在林业工作的最前沿,仿佛岁月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他的眼中闪烁着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与责任,每一次巡视林场,每一次参与植树造林,都是他对这份事业无尽热忱的见证。

“我希望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王吉贵深情地说,“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带着满腔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接过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的接力棒。让他们继续在这片绿水青山间挥洒汗水,用智慧和勇气守护好我们的蓝天白云,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家园。”

他的声音虽不洪亮,却充满了力量,那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许。王吉贵深知,生态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与传承。因此,他乐于看到更多年轻的面孔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带着新的思维、新的技术,为林业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同时,王吉贵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年龄多大,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能够在生态保护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林业工作,关注生态保护。他们被王吉贵那种无私奉献、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愿意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共同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让我们铭记这位林业老兵的坚守与奉献,让绿色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和追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