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为的头像

何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4/19
分享

母亲做的揸海椒

母亲做的揸海椒是一道让我无法抗拒的美食。那是一种特殊的味道,辣味不温不燥,咸却不至于吃过后需要大量喝水,香是从鼻腔到口腔到喉咙到肠胃一路香下去的。小时候中午吃过揸海椒,到了晚间做梦都还要回味。这种留在唇齿间,留在肚腹里,留在脑海里的特别的味道让我数十年难以忘怀。

我家有一片自留地,长长的窄窄的,虽然只有几分地,但是能保证我家十余口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蔬菜供应。母亲是长嫂,会根据一年四季计划种下各种蔬菜,有白菜、青菜、白萝卜、茄子、番茄、芹菜、地瓜、四季豆、八月瓜、胡萝卜、黄瓜、扁豆、大头菜等等,而辣椒是种得最多的了,一是因为四川人喜欢吃辣椒;二是母亲最喜欢做一道干咸菜——揸海椒,一道我们全家都喜欢吃的菜。

母亲做揸海椒是在辣椒快要下市的时候。她去地里摘下一些青辣椒和红辣椒,洗净、晾干,切开成两半,再晾干备用。又从后院里挖出一兜芭蕉根,洗净、晾干,切成小指头长的条状备用。然后将辣椒、芭蕉根裹上细苞谷粒和盐、花椒,又用芭蕉叶子叠片和竹篾井字架一起封进一个倒罐里腌制。倒罐是土陶的,肚子大,脖子长,开口小,倒扣在地上的一个土陶盘上,盘里会装上适量的水,目的是使陶罐得到密封。过一段时间,这种特制的腌辣椒就可以出罐吃了。母亲的这个做法是她的家传,与一般人家的做法完全两样,特别是使用芭蕉根这个原料就让普通人深感意外。

出罐时,腌辣椒与芭蕉根、细苞谷粒、花椒、盐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了。条状的辣椒肚子里面挤满了细苞谷粒,看上去就像一条小船里载满了黄金。青辣椒与金黄对比更加醒目,红辣椒与金黄映衬发出耀眼的光芒来。芭蕉条也浑身粘上了细苞谷粒,深色的芭蕉条也因细苞谷粒裹身而变成了金黄金黄的胴体。一般的吃法是,把倒罐翻过来使口朝上,揭开芭蕉叶和竹篾井字架,用手从倒罐里抓出一大把腌辣椒条和芭蕉条和一些散落的细苞谷粒(抓大约就是“揸”的由来),这时可见有的辣椒在腌制后因皮发皱而略微萎缩,有的辣椒却因没有失去水分皮依然透亮放光,用猪油炒熟后,辣椒就焦脆起来,吃在嘴里会发出咔嚓咔嚓的脆响,最后还化渣。锅里溢出的香味就窜进堂屋里,不一会儿整个院里都弥漫着香味。母亲用一个大海碗盛了后,又用锅盖盖起,直到冷却。母亲是个把细人,她用这种方法尽量减少猪油的蒸发。用她的话说:莫让香气跑了!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油荤对农家人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个时候的农家常常是一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如若能每周吃上肉就是相当富裕的家庭了。我家并不富裕,所以母亲生怕油荤趁机跑掉了。

炒制的揸海椒因为有了油荤,加上吃起来生脆、赶口、化渣,香味和辣味很好地把芭蕉根的涩味遮蔽了,所以是我们特别喜欢的下饭菜。特别是喝红薯稀饭时,有揸海椒做菜,我们都会多吃一大海碗,常常把肚子吃来挺起。

然而揸海椒也不可能常常吃到。炒揸海椒很耗油,家里没有那么多猪油可食用。

上中学时,我是住校生,周一至周五在学校里吃“蒸蒸饭”,就是用一个搪瓷缸子装上一些米、红薯和适量水,放进一个很大的蒸笼里,层层叠叠的许多层,然后由学校厨房师傅架起柴火蒸熟,下课后学生们自己去取出来吃。那个时候的学校是不卖饭菜的,学生都是自己从家里带干菜去拌饭吃。

除了离家太远的,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周五晚上就回家,周日下午又会返校。每次回家,母亲会为我一次性准备好五天的粮食包括米、红薯、苞谷粒和下饭菜等。下饭菜要保证一周不坏,所以,母亲就将干菜油炒后装进一个玻璃瓶中密封好让我带去学校吃。吃饭时打开瓶盖用筷子夹出一些,拌着饭就下了肚。我的干菜瓶中有时是揸海椒,有时是大头菜,而有时又是泡生姜或者萝卜。母亲常会在炒揸海椒时多放一些猪油和蒜苗,为的是增加香味,好下饭。

住校生都吃干菜拌饭,可同样是干菜内容却有所不同。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瓶子里的内容就富裕得多。有一次,我的瓶子里装的全是泡菜,大概是家里一时经济特别困难的原因所致吧。这一次我遭到了一个从县城里转学来的同学嘲笑。虽然我不是一个虚伪的人,但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父母亲并不穷,我就把积攒着打算去买课外书的钱挪用去买临江寺豆瓣酱下饭吃,每顿一勺子或者两勺子,一天晚上我还花五分钱买了一个鹅脚板当着同学的面有滋有味地啃着。不想我的嘚瑟惹怒了这位大神级同学,我被他带人修理了一顿,一块硬土砸在我的鼻梁上,导致我的鼻梁上至今还有一个伤疤未消。带着伤回到家后,母亲又心痛又无奈。那个时候自家孩子在学校里受了欺负,大人们都自认倒霉,绝不会像现在,一定会去学校里找老师断个道理,为孩子讨个公道的。母亲与我都不敢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父亲,怕惹他生气。可是,自从这件事情发生后,我发现我的干菜瓶里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不论是揸海椒还是泡菜都是用猪油加香料炒制过的,不仅吃起来特别香,而且还会溢出香味飘在通铺大寝室里。每当我用筷子夹起猪油炒过的揸海椒或者泡菜,内心里就生出感激与荣耀来。随着我们家的经济条件逐渐改善,我的干菜瓶里装的揸海椒多了起来,留在瓶底的白花花的猪油也逐渐地厚了起来,有时还会有一块或者两块膘很厚很厚的肥肉出现在眼前。这样拈闪闪的情景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坎上。

猪油炒揸海椒就这样在我的心坎里留下一种痛苦而快乐的记忆。时至今日回想起来,我的内心里依然苦乐参半;母亲那种惊愕与愁苦的样子,立时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鄂西北一个小县城里参加了工作。有一年我回家过年,临走时,母亲又给我炒了揸海椒,用一个原本装麦乳精的大瓶子扎扎实实地装了一瓶子让我带走。我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参加工作,想家的时候,就会给父母亲打电话排遣孤独。可能是因为我给母亲打电话时说起过很喜欢吃揸海椒的缘故,她就记下了,年年都坚持做揸海椒,等着我回来吃。可是,毕竟远隔千山万水,我很少有时间回家。一旦有时间回来了,母亲当然会想方设法满足我的愿望。

这年,我把母亲炒制的揸海椒分享给了同样家在远方的三个警察同事,结果引来异口同声地赞叹:享了口福!那个周末的晚上,我们四个人都醉意朦胧,歪躺在沙发上过了一宿。第二天,大家又一番慨叹,一脸的惆怅,我想大约是他们也想起了远方的家和亲人了吧。一碗揸海椒拨动了隐藏于大家内心深处的那根乡愁琴弦。

好多年过去了,我们几个同事还常常提起那个快活的夜晚和那碗好吃的揸海椒。后来,我们几个好朋友,无论谁家亲人寄来了好吃的东西,一定会邀约大家一同分享。我们既在分享美食,又在分享一份乡愁与亲情。

前两天我去接女儿下晚自习回家,途中她去路边的一个副食品店买了一包辣条吃。她说她最喜欢吃辣条了。看着辣条,我就想起了揸海椒,于是我也尝了一块辣条。从一个小塑料袋里挤出一小块辣椒条来,红红的样子很好看很诱人,可是吃进嘴里时除了能感觉到强烈的辣和一股子味精味儿外,一点也没有我记忆中的揸海椒那种脆香、绵长、温润的好吃感觉。这种辣条的腌制方法也与母亲腌制的揸海椒用料与方法完全不一样。我就给女儿讲了我小时候吃揸海椒的故事。她一脸的好奇:还有这样好吃的东西?芭蕉根也能吃啊!对于女儿的惊讶,我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相对生活富裕而且安逸的人,哪里懂得发生在乡村里的俗事与了解乡村里的穷苦呢?当然,我也不倡导大家为了真生活就要去体验苦难。

猛然想起来,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吃到母亲做的揸海椒了。那是因为年近80旬的老母亲早已离开了她一辈子躬耕、给她带来无尽劳苦的土地,住进了城里安享晚年,而且再也找不到上好的原材料可以做揸海椒了。母亲做的揸海椒带着纯净、醇厚的土地的气息、家乡的气息和母爱的味道。如今,这种气息和味道只能在我的回忆里激荡,成为我永远的怀念。   2023.4.16何为记于心静观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