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蔚东的头像

黄蔚东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0/31
分享

《煤油灯下我纺线的婆婆》


原创/蔚东

纺织,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之一。纺织是一种服务于人类穿着的手工行业,纺纱织布,制作衣服,遮丑饰美,御寒避风,防虫护体。而真正了解纺织的故事,可能是由黄道婆开始的。

我的婆婆(祖母),打我有记忆开始,就看到婆婆在纺线车上纺线。婆婆那时五十岁左右,每当纺线时,婆婆就坐着一把椅子,右手握住纺线车的摇臂,左手拿着一根棉条。棉条是婆婆用一细根竹杆裏制的,不能裹得太紧,也不能裹得太松,太紧了纺线拉伸时就拉不动,太松了纺线拉伸时就容易散开或者断开,也就不能纺成线,棉条就是一坨一坨的。纺线车的左边放着一把竹筛子,筛子里放着整齐的棉条。我时常就搬一个小板凳,坐在纺线车的头部旁边。边玩耍边看婆婆纺线。

在我的印象里,婆婆纺线的姿态至今还记得。当婆婆把纺线车架好后,选调整一下纺线车上的传动绳的松紧,也就是传动绳的张紧度,太松了就会打滑,太紧了就转不动,还有可能将传动线拉断,传动绳上有一个活节,可能调整松紧,纺线前首先要摇着纺线车空转一会。感觉可以上棉条纺线了,才用左手拿起棉条,将棉条的头部用手拉着棉条慢慢的拈成一节棉线,大约十几公分长,顺手将拈成的棉线放到嘴边,用口水湿润一下,再将线头衔接到纺线车的转针上(俗称梃子)。以上的过程,俗称“起头”,头起好了,就可以纺线了。

纺线的过程中,婆婆的身体会一前一后的动着,左手握住棉条慢慢的向后拖动,边拖动手指边拈棉条,等左臂不能再延伸了,就停下来,扬起左手和大臂,右手反转一点纺线车,等棉线伸直了,右转纺线车收紧棉线到转针上,这样重复的操作,等纺线车的转针上裹满了棉线,就可以把棉线取下来了。取棉线时也有讲究,首先把转针带线御下来,把转针两端的棉线用手向中间挤压一下,只有这样操作,棉线从转针上取下来才不会散落,才是一个整体。再换上一根短的木针穿进御下来的棉坨中的空心里,纺线的第一道工序就完成了。

那个年代,纺线大多是用来织布的,织布得用织布机,织布机都是木制的手工织布机。织出来的布叫“家机布”。离我们家不到一公里的刘婆婆家,就是专门织布的,她家里有一台织布机,纺好的线送到刘婆婆家去织成布,家机布织好后,拿回来用温水加米汤进行酱洗,晾干后,再用染料进行染色,一般都是黑色,蓝色的,也有咖啡色的,染色的布料晒干后就等着请裁缝进门制作衣服了。小时候穿衣服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只要有衣服穿,那就很幸福了。家机布看上去很粗糙,但穿着暖和,耐磨,一件衣服是大孩子穿了又留给小孩子穿,俗称“捡旧”。就这样一个一个的延续下来。婆婆纺的线坨(俗称岁子),有时候将三五个线坨放在竹筛里,把三五根线合在一起,架起纺线车,再进行合股上劲,拈成绳索,俗称“索子”,用来纳鞋底,缝被子,或者是用于家庭里其它的方面。在我的家乡,就用索子制作成赶牛的牛鞭子,俗称“鞭赶棍”。八十年代后期,纺线车,手工织布机逐渐退去了。现在这些老古董几乎没有了。随着工业化的进步,纺织行业也已科技并行了。

据婆婆自己讲述她纺线的历史很早,十岁左右就学纺线,做针线活,至少有五十多年的经历。过去纺线,一般都是在晚上,因为白天要下地干农活,还要做家务,忙得不可开交。只有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但遇上下雨下雪等自然天气不能干农活时,白天也纺线。晚上纺线就点着煤油灯,记得早期还没有煤油灯,而是将桐油倒在一个灯盏的盘子里,放一根软软的绳索(俗称灯草)。灯草悬在桐油盘子的边缘,燃烧一会后,就用小竹片把灯草向外拨一下,光就亮一些,一根灯草燃烧的时间也有近两小时,当然也看灯草的长短。后来才有了煤油灯,电灯。

据考古资料,中国纺织生产的习俗,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见萌芽,距今约 2 万年左右的北京山顶洞人已学会利用骨针来缝制苇、皮衣服。这种原始的缝纫术虽不是严格的纺织,但却可以说是原始纺织的发轫。而真正纺织技术和习俗的诞生流行当在新石器文化时期。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年代近 7000 年。曾在出土的牙雕盅上发现刻划蚕纹四条,并发现苘麻的双股线痕迹和出土了木质纺车和纺机零部件。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 6000 年。发现迄今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实物是用简单纱罗组织制作,经线以双股纱线合成的罗地葛布。

从80后的孩子们起,手工纺线的事就很少有人见过了,沿袭了千年的传统技术也消声灭迹了。五十岁以上的人,对手工纺线或许还有一些记忆,那也只是在茶余饭后的闲情中言辞几句。回味那些祖辈们留下来的故事乡愁。而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怀念祖辈的勤劳与辛苦,感恩他们一生的付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