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蔚东的头像

黄蔚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10
分享

木脚子

木脚子,是我们当地人用于天气下雨下雪时外出穿的一种鞋,鞋底是木板做的,鞋帮是粗牛皮做的,这就是我有记忆的初步认知,至于它起源何时何地?如何演变而来?等等,还真无法溯源。但它的实用性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是人类生活文化的真实记录,现在也没有相关的照片作证。它形似于日本人穿的木屐,只是鞋帮子的面质不同,接触地面的设计不同,木屐是条木状,而木脚子是四个点,是铁煅打的,安放的位置也有差异,木脚子就象现在穿雨靴一样,有异奇同功之处。

木脚子,故名思义,就是用木板做的鞋底,鞋帮子是用粗牛皮做的,样式类似于现在人们穿的拖鞋,但比拖鞋要重很多。木脚子的鞋底都是桑木质的,底面分布有四个凸出来的点,前面两个,后面两个,都是与木板整体相连的,那是木匠雕刻后打磨形成的,目的是在这四个点中间钉上铁钉,起到防滑的作用。

木脚子的铁钉是铁匠铺煅烧打制的,铁钉接触地面是一个正方形的面,每一个边长约一厘米半,厚度也是一厘米半。铁钉尖向上,铁钉也是四方形的,钉长约三厘米,就和现在的园钉类似,钉头和钉身都是四方形的,铁钉安装时,先用一个铁锥子在火上烧红,把木底朝上,用烧红的铁锥在木板凸出来的四个点的中间烫一个点,便于铁钉敲打下去。为什么铁钉也是四方的呢?主要是让敲打进木板的铁钉不扭动,固定性就更好。木脚子穿在脚上才不会松动,人才不摔跤。

过去,人们穿木脚子都是脚上先穿上鞋子,再将脚伸进木脚子穿着走,鞋子和脚就不怕进水。只要不是冬天,也有不穿鞋就穿木脚子的,没有谁来规定。因为木脚子的下平面与地面有近四厘米的空间距离。

小时候,每家每户都有好几双木脚子,小孩子们就特别喜欢穿着木脚子玩,有时候并不是下雨下雪天,孩子们喜欢的目的就是穿着好玩,一走一拐的感到稀奇。天气下雨下雪穿过的木脚子,回家还要清洗一下,天晴时还得拿出去晒太阳,防止皮面子受潮变硬,下次就不好穿进去。

那个年代,橡胶的雨靴几乎没有卖的,即是有,也没有钱买,得到大城市才有可能看见。在我的故乡是没见过。从我知道木脚子以来,离我们家大约百多米的一户人家是修木脚子的,也修一些皮草,皮匠名叫宋金诚,也差不多六十岁,每天他就挑着一担修木脚子的工具走村串户,边走边吆喝:修…木…脚…子…啊。哪家听到吆喝声需要修木脚子的,就出来叫唤他,然后就在哪家落脚,放下肩的挑担就修补起来,直到修好,东家才付钱,修补一双木脚子,也就几毛钱,现在觉得太便宜,那个年代却是算贵的了。

木脚子是那个年代人们下雨下雪出行的小物件,但却影响了几代人的记忆。现在回想起来,总有一股让人既甜美又难忘的感觉。那些天真可爱又无邪的过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历史的印记,也是故事中国的笔墨之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