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蔚东
江口,素有“小汉口”之美誉的古镇。它座落在长江之滨,位于湖北枝江市政府所在地马家店下游八公里处,顺长江大堤而建,老街最早命名的主道称解放路,东西朝向,总长八百米左右,路南百米处就是长江。
江口古镇就沿江而建,伴江而生,借江而荣。
2021年4月8日下午,我驱车到江口老街探访。天气格外睛朗,室外温度达到32度,是春节过后温度最高的一天。首先到达的地点是老街临江的江口老码头,老码头始建于1963年,从码头向北至老街大约六七十米处就是老街的解放路,解放路的西边称为上街头,上街头以南称南正街及巷里,路东边称为下街头,下街头的出口出去直通一个叫“九樑桥”的古老码头,有上千年的历史。九樑桥是由九根圆杉木立柱铆接的木桥,桥的高度近二十米,桥面宽二米多,桥下的水系是从当阳的沮漳河分流直通长江口的,帆船通行必须穿过九樑桥。今日宽广平坦的江鲜公路原来是一条河流,它是沮漳河水流向长江的出口,江口就在出口处,故名江口。《荆州府志》(光绪版)略有记载。
过去,从长江入口至问安的袁码头都是货运繁忙的河道,河道上行驶的木帆船是运输货物的主体,靠纤夫拉着帆船往返在这条二十多公里的小河上。如今这条河经过多年的变化,河道变窄了,河床升高了,水量也减少了,只能用于排灌,往日的货运功能已经没有了。沿这条小河边修建了一条公路,取代了过去靠水路通达货物的历史。当然这也是七十年前的景象了。
4月8日这天,我到了江口老街上,老街很是冷清,几乎没有什么人走动,许多过去的门店都关着门,房子破旧,只有少量的门店和住户开着,门店大多数是餐馆。我走到老街上原“人民饭店”的地方,遇见两个老人有闲谈,便与他俩搭讪聊了起来,其中有一个老人是一名退役军人,今年78岁,1960年参军,1968年退伍,曾在武汉军区服役,他在部队时部队推荐他上军校,他当年已经28岁,上军校学习五年就33岁了,加上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便放弃了上军校的机会,决定退伍返乡。他家的房子就是过去老街上的“人民饭店”,老房子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九十年代,他花一万五千元买下了这家饭店,后经改建,拆掉了过去大部分的老街房子,建起了楼房,但拐角处还保留着一间老街的房子。我与他俩聊起了老江口的事,老人就是土生土长的江口人,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九樑桥的事就是他的开场白。
老人虽已七十八岁,但看起来只有七十岁的样子,很精神。我自介我也是当兵的,海军东海舰队服役,加上我一个战友也是老街上的人,老人认识战友的父亲,而且关系不错。就和老人更接近了。老人便从老街的西头描述开了来,西边的顶头是佛教的弥勒寺,三佛寺,有回族的清真寺,这三处寺庙现在还保留着,过去还有一处基督教堂,已经拆除了。老街上过去有铁匠铺,木脚子铺(下雨穿的鞋子),茶馆酒馆,旅店饭店,油纸伞铺,草鞋铺子,打粑糖铺(麦芽糖),手杆称铺子等等,那个年代的行当是应有尽有的在老街上安家落户,老江口码头在1963年改建之前,下江的码头都是青石搭建的台阶,过去的江堤也没有现在这样高,堤坡平缓,堤坡与江水接壤处有许多的砂滩显露,沿堤坡是明显的一条帆船的纤夫们走出来的纤夫道。帆船上至四川,下至汉口,长年累月的奔波在长江之上。 从四川顺江而下的挑夫,人们俗称“八根系”,也就是挑的一担箩筐。每年的五六月间,从四川下来的挑夫们都以水果为主,返回四川就带一些江口本地的货物,一来一返长期游走在长江之上。 那个年代,从四川的万县,宜昌的鸦鹊岭,到江陵的万城,当阳的长坂坡,这一大片区域的商贩和客人都云集江口老街。
据史料记载,1911年11月19日,宜昌“光复军”管带欧阳超率新军登录江口,抢渡沮漳河,一举攻下万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在此时此地画上了记号,1926年,北伐军占领江口,建立了国民党江口区党部。从此结束了北洋军阀在江口的统治。民国27年,第一任中国共产党枝江县委书记李先兵在江口成立江口共产党党支部;1949年10月,江口解放,江口成立枝江县军事管理委员会,县委,县政府机关均设置在江口。江口有南下干部80余名。那些曾经为江口乃至于为枝江、宜昌的解放献出鲜血和生命的烈士们也都长眠在江口革命烈士纪念塔下,以示后人祭拜。江口拥有1600多年的历史,清朝前期,就设置江口塘,后期,设江口巡检司,清同治五年《枝江县志》写道:江口市镇滨江,路通川蜀,商旅络绎。光绪22年,沙市开关通商,“洋货”由沙市进入江口市场。民国8年,江口老板皮生修引进日本织布机30台。工商业联合在江口诞生。明代骚人董燧诗云:“侵晓离江口,冲涛渡岸西”。江口老街过去的街道很窄,街两边的古屋都是底收上伸的房子,也就是我们当地俗称的屋檐,屋檐伸出来的空间部分是便于人们在下雨下雪天在老街上经商和避雨挡风。商铺的货物都在屋内,只有一个小门供主人进出,铺面都开在门旁边的木板墙上,门店的安全都是用一块块木板经上下的滑槽扣住的,里面是木板搭建的平台,平台上摆放经营的布匹,香烟,旱烟,洋火等商品。平台的高度一般都在离地面一米二左右。老街上险了街、巷子是人行通道以外,其余的部分都是离铺连片,房挨着房,屋连着屋。客商街坊穿梭在老街上,只能抬头看见“一线天”,商铺的吆喝声叫卖声可谓是人声鼎沸,背篓挑担的人都只能侧身挪步。老街上的美食美味也是出了名的。四面八方的客商云集,南北东西的口味入驻,按现在的说法,那叫美食街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江口的卤菜馆,老街上大大小小的卤菜馆酒馆已无法统计,每到下午三四点钟,满街的卤菜香味那是醉了街坊也醉了客商。醉行于恬静而又幽深的青石板街的时候,你才会真正的感受的江口那浓浓的古韵。
自从光绪22年,“洋货”进入江口以后,光绪33年,江口劈港开埠,日、英、美、德等外商相继在江口开商铺、洋行。先后开办了“豫孚恒”、“亚细亚”、“美孚”、“德士古”等五家洋行(公司)。现存的“江西会馆”就是最好的见证。
江口过去的行政管辖属新场区,后演变成江口,历来是百里洲、七星台、问安、仙女、草埠湖、当阳半月、松滋、太保场、江陵菱角湖,万城等地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也是川、鄂山区土特产品的销售和中转地。“小汉口”之盛名就由此而来。特别是棉花生产远近闻名,这里的棉花美其名曰“江花”。最繁荣时期,江口有工厂、商铺、公司、银行等170多家。
如今,这里的市场依旧,但繁荣的景象少了许多,但慕名而来的人还是不少,老街上的房子剩下的不多了。有的成了危房,有的在加以修缮保护。八十年代的床单厂,织布厂,机械厂,四季帽厂,棉花加工厂,服装厂等等厂家,已经改制或停产。只有江口酒厂是元老了。而江边的造船业兴起,也给未来的江口增添了不少的活力。目前有大大小小的造船公司七八家。
枝江市金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的东大门就是江口老街,新扩建的318国道贯穿东西。国道省道乡道路路畅通。新建的船舶货运码头也在江口下游的七星台大埠街落地,区域性的长江经济带也初现端倪。围绕枝江市建设中等城市的工作目标,枝江市在沿袭历史,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加快改善江口老街形象,实现江口区域在产业、设施、功能、管理等方面与中心城区相对接,着重开发建设江口特色街区。以国家湿地公园,弥陀寺、三佛寺、清真寺为基础建设宗教文化街区,以江口活鱼、江口卤菜、清真食品为特色,建设美食文化街区,以江口传承四合院为范本,建设民居民俗街区,不久的将来,一个以湿地健身休闲,古镇观光、文化体验、宗教旅游、美食餐饮、安适居住一体化的文化古街镇将展现在我们面前。让这个这个充满水上文化、古典文化、商贾文化、饮食文化韵味的古街镇焕发新的生机,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