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蔚东的头像

黄蔚东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29
分享

《又是一个端午到来时》

提到端午节,无论在中华大地哪个地方。都是比较熟知的。在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也都对端午节有着深刻的记忆和怀念。

端午节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重视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既有迎接炎夏,预防疾病的意义,也有插艾草、熏香,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还有祭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意义,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国家要将端午节纳入法定节假日

国家将端午节纳入法定节假日是在2015年。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当年为了与韩国力争这个文化遗产。因为韩国已经将端午节申遗了,视为它们的文化遗产。我们国家之所以在清明、中秋、端午放假,表面上是为了保护民俗,实则是遗产之争。

屈原故里景区位于秭归县茅坪新县城,毗邻三峡大坝,且直线距离为600米,占地面积约500亩,高峡平湖的美景尽收眼底,让人赞叹,让人感概。

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等为重点的三峡古民居区,以及屈原文化艺术中心、滨水景观带,观景台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另一个是,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做“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赛龙舟也已经成为传统文化和竞技体育的项目之一。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草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有的家长还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还有佩囊等等,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有差异,因此,端午节的一些活动也不尽相同。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也有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屈原故里的屈原墓,四根内柱的楹联这样写道:“崔嵬丰碑矗在地,凛然浩气贯虹”,“千古忠贞千古仰,一生清醒一生忧”。墓前两侧一对明代大石狮,墓中有一通道,透过石门可窥见一红漆古棺悬吊其内,棺被一巨大莲花石座所托,俗称“屈原吊棺”。目前的屈原墓,也是由原址归州迁移到茅坪的,并原样复建。

屈原故里的文化活动,由民间艺人唱端午招魂曲、讲屈原故事、包粽子、做咸蛋等系列端午纪念习俗,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两侧山墙多为风火山墙式,造型变化多端;屋面以硬山顶式,盖以小青瓦,但瓦头则用白灰堆塑成四叶花瓣。也是宜昌地区秭归一带独有的建筑特色和风格。

宋代梅尧臣诗:《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古代文人都有不同的诗词来歌颂祭奠屈原,屈原也是楚文化的代表之一。

 其实,有关端午节的传说故事很多。就不一一赘述。如今的人们,在传统传承的基础上,也有一些新的元素在添加。但始终不变的是,端午节依旧,五月初五不变。法定的传统的习俗也将继续延续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