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蔚东的头像

黄蔚东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8/16
分享

《从军路上的那些记忆》

《从军路上的那些记忆》


原创/蔚东


      

     我亲历的一段往事。也是我人生中的岁月留痕,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那是我永久的怀念和记忆,有些画面和场景虽不断的在回忆中重复,但总觉得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在丈量着时间的悄然而去,丈量着人生轨迹的延伸。

      往事得从一九八一年说起,当年的十月下旬,我在欢送的喜悦中,背上被包,穿着没有领章的军服,戴着没有红五星帽徽的军帽,都是蓝色的面料,脚穿解放鞋,肩挎着军用挎包,鞋子和挎包是绿色的,和几个亲人坐着四个轮子的手扶拖拉机,行进了十三公里的路程,到达了公社的新兵集合点,那是公社里的一个拖拉机站的地点,站里的房子成四合院式的分布,砖木结构的红色机瓦房顶。院子里电灯通明,停放有各种不同的拖拉机,有履带式的东方红,有大四轮的朝鲜产千里马,有小四轮拖拉机等等。院子里的车和人很多,有送兵接兵的,有政府及其他部门的人员,我熟悉的却没有多少,只有我们所在管理区的十几个同期入伍的老乡。

西边是大门,门前是一条沥青马路,也是公社最好的唯一的沥青马路,南北走向。路基是开挖的人工河的土方夯实而建的,人工河全长十二公里。现在这条路已经改造扩宽,也都变成了柏油路了。

       到达拖拉机站时,已经是下午七点了,天已经黑了,通过交接点名,集合,送兵的任务完成了。但亲人们还没离开,大家都是你一群我一组的会聚在一起,分别的话语情深意长,依依不舍,都在等待中……也不清楚我们何时出发。大约晚上十点钟,我们全体点名集合,在接兵连的引领下。步行到长江码头,大约五百米的距离,码头停靠着运送新兵的客轮,这也是我第一次乘坐客轮,客轮上已经有一批新兵先行上船了,他们是宜昌市的,我们陆续的全部上船后,客轮驶向对岸的县城码头。我们公社一百多名新兵上岸后,在接兵连的带领下,步行到县人民武装部,在那里,还几个公社的一批新兵等候着,通过点名集合,完成交接仪式后,全部新兵一同出发前往码头统一登船。我们登上了船的第二层客舱,分区域打开被包,铺在甲板上,两个人一组,一床被子垫着,一床被子盖着,就可以睡觉了。

       船在江中行驶,几乎所有的新兵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也是特别兴奋,毫无睡意。大约行进了三个小时,船停靠在沙市港码头。因为沙市也有一批入伍的新兵等待登船,我们先上船的就待在

船上等候。沙市兵登船完毕,船继续向下游的武汉行驶。渐渐的,天快亮了,迎着东方的拂晓,江上的红日升起,轮船的周围,白色的江鸥飞来飞去,不停的叫唤声此起彼伏,有的在船尾掀起的浪花处盘旋,有的在船舷的两边随船同行,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这么多的江鸥。早餐是分发的面包,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吃面包,嚼在嘴里干巴巴的,咽不下喉,有的根本没吃就放在自己的挎包里。因为我们吃米饭习惯了,对面食不太喜欢。中午时分,船上的午餐开始了,我们每个人手端一个瓷器盘子,盘的直径约三十公分,到船上的厨房打饭菜,菜和饭混装在一块儿,饭菜的味道还行,这也是离开家的第一顿米饭。

        经过近八个小时的航行,到达武汉港码头,而江鸥始终没有离去,一直护送着我们前行。船停靠了大约一个小时,船上所有的新兵在接兵连的带领下上岸点名集合,换乘军用卡车,全部转运到武汉兵站。武汉兵站的院子里,有许多穿着没有领章军装的新兵,各个兵种都有,应该是全省新兵在兵站集中转运的,其中,与我同船的老乡有三十名新兵就和我们分开了,后来才知道,他们去了南海舰队。在武汉兵站停留了大约六个小时,然后就转乘火车继续行进。

       火车从武汉出发后,具体开往哪里?不知道。因为,从一开始离开家乡,我们都不知道会去哪里,只知道是去部队,部队在哪个地方,所有人都不知道。说实在的,列车上的新兵们,有许多许多的人也没坐过火车,几乎都是第一次坐。那个年代都是绿皮火车,至于火车里面是个啥样?也不知道,我也是第一次乘坐,应该算是高档次的了,速度也是比较快的,我们新兵只能听列车广播员的播报,才知道火车到达哪个站点。到达长沙站时,才知道我们从湖北到了湖南。我们只能坐在车里透过车窗向外张望。一到停靠,列车的周围就有一些小商贩的叫卖声,站台上的人也较多,我们新兵很少有人从窗外买东西。火车从站台缓缓启动,一路行驶在铁道线上,只有那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声,咔嚓……咔嚓……的伴随着……

     各位旅客:列车前方到达的是南昌站,南昌是江西的省会,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听到列车广播员的声音后,我心里有数了。我们下了车,随带队的领导在南昌兵站停留下来,并住进了兵站。在兵站停留了不到六个小时,在口哨声的召集下,带上行李继续出发,换乘另一趟火车。从南昌出发后就一直行进,火车向哪个方向走都不知道。直到最后到达江山。到达江山站,我们全体下车,换乘军用卡车,直接到了营区,我们同列车的新兵来自四个不同的地市,分别是宜昌,枝江,当阳,沙市,总人数四百多人。

      经过三天三夜的水路,公路,铁路的转辗,行程千余公里,终于看到了我们向往的部队。一切都感觉新奇,几天以后,第一次进澡堂,知道了服务社的地点,才对营区的概况知道了一些。渐渐地从军号声口哨声中,适应了部队的生活,也开始了走进军营的第一步,入伍训练。从此,我的从军岁月就在这座军营里度过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