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又下雪了。今日的阳光分外明媚,从高大的预热器缝隙中射出来,照得我的眼睛睁不开。长长的影子切过红色的路面,再被路北墙上一排红色的广告牌切断。
斜坡上,花园里,有一片片的白雪,像碎玉堆砌成无数个小堆。大窑南边的湛蓝湛蓝的天空上,一堆白云,组成一组图形,好像联合储库那取料机的爪子。
从南边窑的方向吹来一股强劲的风,吹在脸上,还真有些冷嗖嗖的,如刀割一般;风过后,又很快感觉到照射在脸上的阳光,像一只温暖的手抚摸一般。
我们三个并排走着,说着话。我向周强咨询着大窑上在阳光下发光的银白色的一段伴热带,——那是防止停窑时窑变形的加热装置。当然在检修过程中工人们会定时给窑打慢转。
一
周强在前边走着,上楼梯。我和韩英在后边跟着。
这次,他又把我们带到了那天我看过的那个联合储库最顶端。周强对这个库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这个联合储库总长400m,库坑深6m。主要是给生料辊压机、水泥磨和大窑提供粘土、石灰石、铁粉、钢渣、铜渣等原材料的一个联合储库。设计有四个取料抓斗机和天车,六个爪子取料机是智能的,中央智能控制中心可以直接开启操作,自动智能运行,无需人工操作。时任经理曾经坚定地要求,坚决不设人工操作司机室,以防智能变成人工操作,不给人工操作留任何余地。实际上在运行过程中,爪子不能开到边上,距南门有6m的保护距离,如果门打开,爪子就不能到边缘;北边有下料仓,也不能到边缘,抓料的有效面积就没有那么大,和设计的理想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卸料车卸一车料,很快就用完,试运行初期一直是供料紧张。
“另外,取料机的抓斗把料抓到料仓,这两个料仓里边是连体的,原来设计有一个篦子,由于粘土的湿度比较大,经常把篦子糊住。第三个问题,抓斗还承担着从门口向里倒料的职能,既要倒料,又要抓料,所以效率比较低。料仓里的料下不去,就会出现堆积。有一部分料会回流到联合储库,造成效率低下。加之,送料车一般是集中供料,一下子堆积在门口,造成那边儿卸不急,这边抓不够的矛盾状态。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部主持进行了改造,把篦子去掉,给下边装了一个清堵机和一个撕碎机,专门解决堵料和大块儿的问题。现在每抓一爪,全部的料就会进入料仓,很快下行,不造成浪费,效率提高了,也没有那么忙了。
周强欣慰地指着说,经过几次摸索,这边儿粘土的料仓改得比较彻底,因为这边的问题比较严重,西边供沙岩、铜渣的料仓,相对湿度小一些,不像这边粘土黏度那么大,矛盾没有那么突出,所以只装了撕碎机,解决大块儿料蓬堵的问题,没有装清堵机。
二
我们走到下一层。看见一个料仓的周围有几个刷着蓝色油漆的类似于氧气罐的东西,横在仓的周围。周强解释说,这就是空气炮,是从空压机打来的压缩空气,如果出现堵料时,用它强大的压力打开堵点,经过多次技改后,现在也用得少了。
三
在生料选粉机平台。周强指着一个溜子说,左边这个有一股料,配好的料,斜着下去;右边溜子是不合格的料,再下去,进入微型选粉机,重新进行选粉。如果再不合格的话,就要进入辊压机重新研磨。这些溜子也经常出现堵塞,如果要清溜子的话往往得一个班的时长。我们进行了技改,通过变换角度,把直角变成钝角并加宽,问题迎刃而解。生产上经常遇到一些困惑的问题,我们随时就地合理技改。
四
热料和湿料混合治堵法,这是员工的一大智慧。
粘土的水分是12%,沙岩的水分是5%,燃煤渣的水分是40%,铜渣的水分是12%,因为这些料全部是湿料,容易出现堵塞。这些物料通过联合储库混合以后就会有一定的水分,称为湿料。他们利用有温度的回料和有湿度的进料,两个料子进入同一个溜子“抱团取暖”,混合后就不会出现因料太湿而堵塞问题——这就是智慧,是他们利用温度来解决堵料问题的一个经典案例。这是最典型的一个改造。
谁能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就是最有智慧的人。搞设计的人和搞指挥的人都应该到现场去,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革命时期,国民党就是遥控指挥,所以经常打败仗。毛泽东说,要把指挥所设在能听到炮火声音的地方,就是这个道理。
五
周强指着一个直角的斜槽位置说,像这个斜槽,下边是帆布,料子猛然下来,这个地方就会堵着,厂家给里边设计了一个平板接料板,没有角度,所以这个地方经常堵塞,咱们工人经常掏料。我们把这个地方割开,改了接料板的角度,同时割短了一部分。这样堵塞的问题迎刃而解。
周强说,现在看到的这些斜槽、皮带,基本上都改过了。
六
我们看到了一个下料的倾斜的溜筒,密封着,中间隔成不同的区域,从外边看有焊接棱子,宽度都不一样。周强说,在设计的时候里边有一个舌头,理论上讲两边的料是均等的,实际上不可能是均等的。我们在改造的过程中,把进料多的加宽,进料少的变窄。这样就解决了堵料问题。
七
我们在生料系统又下了两层。在一个垂直的料筒前,周强用手指在外壳上画图并解释说,这里面有一个活动的翻板阀,不进料的时候发挥锁风的功能,进料的时候它又能够靠料的自身重量打开翻板而下料。翻板阀中间有一个重锤,下料的时候梆梆地响,重锤不停地遭到损坏,里面的翻板也承受不住反复的冲击。我们主导把它进行技改,直接去掉翻板和重锤,在左上边加一块板,在右下边再加一块板,这样既能够锁住上下的风,又能使料有一个缓冲。难度主要在这里两块板上下的距离要合适,如果距离太长了,就会出现漏风;如果距离快短了,就又出现堵塞。这就需要我们实践和计算相结合。这个技改,别的公司暂时没有。
八
生料系统微型选粉机房。周强说,我们在“微选”内部进行了一个技改。这是工程师王工主导技改的。这个微型选粉机的效率低原因是,料从上边下来以后,细粉被带走,大颗粒的料落到下面,设计的理想是被风带走,但实际上大颗粒的积料太多,风带不走。我们就把靠下边这一块进行封堵,不让大颗粒的料掉下去,再把风机的功率变小,实现了节能。
九
周强领我们到辊压机北侧面。我们看到左边有一个同心圆,右边也有一个同心圆,这是辊压机侧面外壳包裹的明显痕迹,刷着银灰色的防锈漆。从圆心部位分别引出两根电缆线。这是工序长雷耀强主导的,对漏油进行了治理改造,即在这个同心圆的下部位分别加装了一个接废油的装置。
十
周强带我们到预热器南边的一个升降机跟前。
一个类似灰色的铁箱子,从预热器第六级,贴着南边沿向下快速地滑动着!快到零平面时,钻进了一个红色的铁箱中。周强打开左边红色的一扇门,再用双手把里边的门向上一提,等我们三个都进去以后,把门向下拉住。周强在一排类似于电梯按钮的上部位按了一下指纹。随后又按了一个3。机器开始发生巨大的轰鸣声,向上运行。
到了预热器的三层。周强让我们看增加了一个收尘器的效果。
然后我们顺着楼梯又上到了第四层。周强指着一个斜槽说,这是把生产线产能发挥到极致的一个技改。其他单位都是一个斗式提升机,我们是两台电子秤,两个提升机供料,汇集到这个分料大缸里,通过里边一个闸板分料,右边能进a系列(向北),左边能进入b系列(向南)。理想状态下要求分料量一样;但是,北边直接能进系统,而南边要走很长的斜槽,所以这个分料阀需要不停地调整。即使把分料阀北边关得很小,两边也不可能达到料量平衡。如果我们暂时调整平衡,当生产减料的时候又不平衡了。所以我们就进行了改造,给北边也加了一个同样长度的斜槽。两个斗式提升机出来的料,各进各的斜槽,而且料量是通过电子秤准确计量的,是平衡的。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十一
我们三个从预热器的顶端走到靠下面第二层。周强给我们解释说,这个旋风筒里边的技改更简单,就是给里边留半仓料,既能够达到锁风的目的,又不至于使仓上面的灰掉下来,出现堵料的问题。这相当于我们厕所下水道防臭功能,总是留半管水。
十二
在智控中心周强的办公室里,周强深度分析了熟料水泥生产线试生产和技改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我们的初衷所在。他说,我们考虑了几个原则,第一个是耐火材料选型的先进性、经济性、示范性。我们与某公司合作选用的耐火材料,已经能达到三年周期的不损坏,已经突破了两倍多。第二个是我们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技改。我们的技巧就是,从设计的基础设施着手改造,改造的原则主要是适应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我们给整个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是非常成功的,这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彻底解决了整个系统不断漏风、堵料、捅料、不正常停机等现象。
周强说,三年三步走战略的实施,是智能化生产线如虎添翼。2021年点火投产以后,我们主要是试生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完善。2022年主要在配料、煅烧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和一些技改。2023年是稳定运行的一年,我们在生产组织管理和组织模式调整上大做文章,在生产配料上下大力气,选用优质的粉煤灰、煤矸石、砂岩,不但抗板结,而且硫的含量还小,易磨性好,硅的含量小,颗粒也小,节约了很多成本。在后疫情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下,我们的水泥生产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而且还创造出了令人自豪的业绩。
十三
每天在下午5点之前没有正常下过班,一般都在晚上9:00 —10:00甚至在11点。后来领导给我在公司宿舍找了一间房间,我晚上基本上随叫随到。周强感慨地说。
周强的手机上下载了公司的APP授权,可以随时看到中央智能控制中心生产画面。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先看看画面,看一下有没有生产方面的问题,看哪些数据不合适,及时发现问题,在还没有人给领导反映问题的时候,他已经提前知道。这就是“与时消息”的作用。比如说发现大窑的砖了高温点、挂窑皮的问题,即使是在凌晨,在公司领导来电之前,周强已经在现场,已经把情况了解得很清楚并采取了措施,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消缺、完善、优化和坚守,才保证了大窑的稳定运转。
去年6月至8月水泥窑协同处置期间,困难又发生了大的变化,工况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经验不足,就得守在现场,不断研究和解决问题。一定是“即时消息”“与时消息”“与时俱进”。世界上唯有不变的是“变”,所以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应变”。我认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现场去,问题就在现场,而且灵感也在现场,我们只有到了现场,才能找到解决问题之道。我认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最关键的是两个字“责任”。周强一语道破了天机。
当我从中央智能控制中心走出来的时候,太阳快要落山了。长长的大窑和窑上长长的细管道,一起投射到了东北方向,在花园里形成了两个大大的扭曲的空格,好像两个大的窗口,里边有玉碎般的白雪尚未融化。大窑敦子旁边堆满了白色的耐火材料袋子。从预热器的方向,又传来了叮叮梆梆铁器敲击的声响。
一股强劲的暖风,吹了过来,我的脸上明显有一种温热的感觉。
(2024年1月26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