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清楚地认识到,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水泥行业也迎来了智能化的变革。这是企业的机遇,也是自已的机遇。他所在的这个公司无疑是这个“浪潮”中的搏击着,也是引领者。智能系统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生产运行效率,而且解放了生产力,更在打造零事故、绿色环保、超底排放、碳达峰生产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深刻地体会到,智能化的建设过程是艰难的,其不断成熟的过程更是艰难。
团队的成熟是艰难的,个人的成熟更是历经艰险,甚至是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
因为,智能化,不是一只二级管,而是一堆电子原件组成的大集成电路,是集成电路的快速成长,是几何倍数的翻增,是成本的成倍下降。
智能化,是摩尔定律的演绎和实践。
智能化,是技术的进步,是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的加速增长,是持续的自我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一
2020年3月,周强从陕西区域另外一个公司调到这个公司日产10000吨生产线工作。当时的万吨线,是集团公司首条,全国第16条,世界最领先的技术,但还处于不断完善与成熟的过程。周强说,从工艺设备、招标、订货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参与过,比较清楚。当时困难比较多,设备多,工期紧,各方面的困难都有。为了赶工期,各个专业都在抢工期,出现了交叉施工,被迫有些设备要提前谋划,情况相当复杂。参与项目建设的人员都没有休息,都是连轴转,大部分都驻场作业。
山东理工大学毕业的周强,学的是材料工程专业,虽然与智能化结合得不是很紧密,但它是新质生产力的一部分,有密切的关联性。当时他任生产运行部的副部长,评级调过来,任这个公司技术部副部长;后因万吨线建设的功臣,才擢升为生产运行部的部长。
平台的力量是巨大的。体验和锻炼,是人生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只有有了难度,才适合挑战;挑战了,才能不断成熟和超越自已。他说,集团公司要打造日产10000吨的智能化绿色化的生产线示范基地,我当时是非常期待,也非常向往。过去,我一直从事日常5000吨水泥生产线建设和生产工作,现在也想挑战日产10000吨的水泥生产线,参与了建设、调试、安装、试生产、生产的整个过程。我当时主要与设计院技术沟通,联络对接,多次参与集团公司有关专家对万吨生产线智能化进行前期调研、论证、评审。
那时候是疫情期间,我基本上驻厂办公,老天给了我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只能一心关照这条万吨线。时任经理给我们提出了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和高标准的建设思路,要求智能化“一步到位”,“不能反复”“不能与人工手动并行”,更要为以后的拓展建设“留有余地”,留出“足够的接口”,要把集团公司“一号工程”,打造成全行业的一个标杆。
谈话后,我的压力比较大。好在有一个主管生产和建设的副经理、水泥专家给我们指导、领头,我的心里一下子踏实了很多。我接触的建设的方面比较多,很快就适应了——一开始还不太适应,因为从5000吨生产线到10000吨生产线,得有一个适应过程。当时遇到的棘手问题很多。比如说,有些送货到了以后,货车的长宽高受到场地的限制,不能一步到位,就得想尽一切办法协调解决。
当时压力比较大。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设计设备定不下来,我老担心耽误工期。由于设计院基础设计,如设备的布置定不下来,我们的设备也就无法准确到位。这些都是一环扣一环,没有更多的时间等待,只能把问题列清单,及时反馈、协调。好在我们集团比较大,专家比较多,我们可协调的人和单位也比较多。比如说,可以联系内蒙某公司——我们曾经那里学习过,实习过,资源可以共享,通过打电话咨询、垂询、请教有关问题。我们及时请教专业厂家,共享他们的技术力量,解决了很多问题。还有,集团领导提供很大的支持和帮助,解决很多棘手的难题。另外,设计院有经验,他们给我们提供在其它地方建线遇到同样问题是如何来解决的,我们马上参照和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协调沟通,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大部分时间就是打电话、咨询、查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加班加点,每天零点后还没有下班,这是常态。大家看到的是一个简单的图纸,但是实际上在设计的过程中,历经艰辛,无数次沟通,其中的付出是看不见的。我们每出一张图纸,每出一个设计,不仅仅是设计院设计好了,我们还要考虑到后期运行、维护的问题,牵扯到很多后续相关问题。我们要围绕主线,围绕工期,还要考虑领导提出的高标准的要求,几个方面都要充分结合起来,全面考虑。所以我们不仅要做技术考察,投资评估,还要考虑后期建设延伸,要预留一些“接口”,要充分考虑最终后续工程都能够对接上。比如,如果增加一台磨子如何建设?如果多加一个熟料库如何来建设?我们要给后期的扩展容量、延伸提供更多的建设余地。
我刚到这个公司的时候,每天的行程是单线,从家里到公司,回去都很晚,对市区地理位置都不很熟悉。有一次,领导让我早上8点赶到某一个地方开会,我找不到地方。我要么在厂里,要么就出差,到设计院,或参加一些论证会,或出差进行设备考察,或参与招标。当时就是连轴转,跟机器人一样,根本就没有休息和喘息的机会。
刚来的时候由于是疫情,我在老生产线厂区的一个招待所先住着,后来才租房,考虑到小孩上学离学校近一些。我媳妇不上班,把父母也接过来,专门照顾孩子,家人都全力以赴支持我的工作。
我整天向设计院催图纸,害怕耽误工期。如果图纸来得晚的话,就会窝工。我给设计院打电话,设计院说,我们的下班时间是晚上零点,一般的情况下都会在零点以后出图纸。我就得马上就看,马上研究,看有什么问题,故晚上二三点睡觉是常态。我绝对不会羁押图纸,跨专业比较多,看完图纸后,我得立即发给现场,施工单位等米下锅呢!
到2021年点火,整整用了一年零3个月的时间。当时也是疫情的影响,有很多设备是国外设备,国外的疫情管控更严一些,这就给我们的设备到货,专家到现场,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是对我们的一个挑战。终于点火了,向党的生日献礼,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点火仪式非常隆重,市委书记亲自来点彩,集团公司领导莅临,我们非常激动。我们原来的运行部部长史刚高兴地带着我们在主席台合影留念——我们感到有一种成就感。
当时,有很多工队在现场施工交叉施工,大家都在急于赶工期,场地受限,出现很多难以协调的事情。很多专家和兄弟单位的人员预测,这么短的时间,难度这么大,不可能如期点火;实际上我们工完场清,还收拾得漂漂亮亮,干干净净。我们还是实现了如期点火,打破了行业神话。
我觉得非常荣幸,能够参与集团首条万吨生产线的建设全过程;当然也有些人坚持不下来,中途离职。我们当时非常欣慰,能够如期点火,有点亢奋;但又面临着一种新的压力,就是点火以后要保证连续运行,生产不能出故障。
顺利点火,顺利投产。当时值冬奥会期间,让公司减产运行一个月。我们前期进行生产准备一些原燃材料、设备,投入的人力物力比较多,有很多人都是从原来的老生产线抽调过来保驾护航的,所以当时压力也不大,都是平稳运行,很多的问题都没有最大限度地暴露出来,我们觉得还有一点自我满足;但后来,加量生产以后,许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我们要及时进行应对和处理,不断进行技改。
后来我们有很多人退休,或到别的岗位。我们经过加大产量,能耗要降低,要上智能化,设备高负荷运转后,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有时候是原燃材料质量的波动问题,有时是设备问题,有时候是人员操作的经验问题,造成产量质量的波动,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点火后的第二年,我们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连阴天气。粘土、粉煤灰等材料,水分很大,很黏,各个下料溜子都堵塞;加之供货不及时,我们既要考虑供货量,又要考虑原燃材料的质量指标。
再就是当初设计的时候,从原料到磨机系统有很多溜子,角度不合适,所以经常出现堵塞,这是我们没有意想到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智能化技改建设,才最终保证了连续生产运行。
智能化技改,就是智能化建设的完美与优化的过程。
还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在短时间处理,需要很长的工期来解决,再加供料的问题,叠加在一起。我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实行“五稳保一稳”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原材料稳定、煤质稳定、设备运转稳定、员工稳定、工况控制稳定。如果这些不稳定,那我们的生产运行就不能稳定。再加之我们的操作员在万吨线磨合,积累经验,所以我们每天就跟打仗一样。
如果要停下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话,那就会影响生产。所以我们采取的措施就是,把所有的问题都积攒下来,错峰的时候,我们进行突击大检修,突击进行技改;但是错峰时间非常紧。所以,我们就处在一种消缺技改的紧张状态。
经过2022年和2023年两年的探索和摸索,生产经营已经趋于稳定状态;2024年,我们又在探索着降本增效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原来一直用某一家的煤炭,价格比较高,燃值也比较高,质量比较好,考虑到成本问题,我们会选用一些成本低的煤,但水分大,那我们就要解决水分大的问题,体现我们的成本优势。
我们当时设计的是双煤磨运行,一台煤磨供窑头,一台煤磨供窑尾。我们在运行的过程中,力求发挥最大的效能,就让一台磨既供窑头,又供窑尾,另外一台磨作为备用和检修,那么我们就得进行新的技改。简单的设备和工艺的技改,我们内部就可以完成,但是就像这种设备内部结构的大技改,我们就要让设计院来完成。
我们就做了很多拓展性的建设。在安装的过程中有一个智慧,就是留了很多的接口。如果我们多加一个风机,多加一输煤管道,就可以多增加一个替代原料的通道。考虑到后期要增加一些设备、功能、工艺,我们就在这些接口位置,把老生产线的一些设备拆下来,重新组合安装,形成新的功能,让老设备焕发青春,发挥最大效能。
我们还很不满足,很多的细节,在我们的眼里,还可以深挖,还可以再优化。
智能化,不是4-20毫安的模拟信号,而是0和1的数字信号,是开和关,是阴和阳,是上和下,是左和右,是大和小,是天和地,是二元对立,也是二元合一。
智能化,不是小包装式的一捆书,而是集装箱,爆炸式增长。
2021年我们主要是对各个设备之间的连锁理顺。2022年我们主要是暴露出问题,进行消缺和技改。保证生产线稳定运行。这是比较理想的一年,我们的各项指标都是台阶式的上升,实现了很多突破。2023年是一个大的提高年。2024年主要是巩固优化和创新年,主要是智能化、数字化创新和应用。
创新是每一个行业永恒的主题。应用就是智能化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目前,我们从硬件和软件来说,已经经过了专业机构的认定,应用的技术是国际领先水平,我们的能耗水平也是国际领先水平,我们的排放水平在地区也是领先水平。现在人员配置在全厂的生产运行岗位配置不到50人。我们现在的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很高,运转率能够达到98%以上。
二
智能化,是集大成;集大成者,就是现代化。
水泥生产的智能化,是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水泥生产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
智能化就是网络化,就是大数据化,就是物联网化,就是人工智能化,就是机器人代替人,就是解放生产力。
智能化,就是专利技术的在线应用的过程。在发运广场的智能包装机前,周强自豪地说,智能中心现在有三个专利技术在线应用。
第一个专利技术在线应用是水泥库底卸料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不管是袋装水泥,还是散装水泥,我们都能满足不同品种的智能输出,司机自助装车。咱们现在的袋装发运是一字型的布局,跟传统的袋装发运 L型布置有区别。原来的占地面积比较大,现在占地面积比较小,利用率比较高。我们省略了中间的一些设备,所以我们的效率更高一些。
现在我们已经实现司机从进厂,到自主刷卡,不需要我们员工管理,他们自己就能自助提货,非常高效。
第二个专利技术在线应用就是智能化自动插袋。包装机现在能够实现自动插袋,自动罐装。环保效果也特别好。工作人员观察操作的时候,不用佩戴口罩,非常清洁。经过有关机构的检测,我们的包装环境,符合健康职业健康要求,已经达标。
包装机不时地发出咔咔嚓的声音,印有蓝色标识的纸袋子,直接从皮带上,自动抽到包装机上,旋转的包装机,不断地向袋子里打气、打灰,瞬间袋子就鼓圆鼓圆的,像个大胖子坐旋转木马游戏。整个的包装过程,没有任何灰尘,在包装机下边有收尘器的吸风口,明显地有负压,把灰尘吸下去。
周强说,我们的袋装水泥不储存,来车以后,直接进行包装,皮带输送,直接装到车上,就拉走了。
现在两个包装机及其皮带都在不断地运转,发出吱吱咔嚓咔嚓的声音。周强说,现在是两个包装机都在运行,是两个不同品种的水泥在包装。
你看,每一摞有15个袋子,需要我们人工把它放到台面上,然后包装机智能布装,排好,再装袋。现在我们的智能化建设,还在不断完善和延伸,下一步我们正在设计一套系统,与西工大联合,正在设计 AGV的智能仓。
说着,周强上前快走了几步,指着地面说,就是在这边建一个小轨道,用AGV机器人把智能仓里的水泥纸袋,运送到这个台面跟前,然后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布装、包装对接,就完成了整个过程完全智能化。
第三个专利技术在线应用就是,自动化机器人水泥装车。过去传统的需要人工插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灰尘也大,效率也不高,劳动强度也大。现在,智能机器人装车的发运布局结构,在全国是第一家。司机开车进来以后,不需要精准地停在位置,机器人的爪子,通过感应,能够识别汽车车厢的位置以及空间大小高低,然后智能决定怎么装车码垛儿。机器人一次能抓住三袋水泥,过去能装两袋,技改后效率大大提高,每小时能装110吨。我们现在现场有少量的员工,起到一个导引、协调的功能,基本上不需要人为参与,司机能够完成自主装车。
在发运控制室。周强说,这是我们的发运控制中心。我们的值班人员一般在这里观察和等候,有些司机第一次来拉水泥,找不到车道,就可以通过现场的呼叫器进行呼叫,然后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会立即到现场,给他们协调、指导或者引导他们装车。
周强指着一个画面说,为了保证司机的安全,我们在汽车停放的旁边,设置了一个围栏,司机可以通过这个活动门,不需要司机向上攀爬,走上这个围栏,比较安全。过去要求司机要通过汽车盘高,超过两米的话,就是高空作业,要求他们要系安全带,这是必须的;现在不需要了,我们设计了这一个安全的通道,就可以实现他们自主装车的目的。
司机在这里刷卡以后,上面有一个电子屏幕,可以显示他的车牌号和他所装车的重量。然后司机自己打开散灰的罐盖上输出阀门,就可以自助装车,这过程,不需要我们的员工操心,而且还是比较安全的。
刚好现场有一个司机正在操作,我们通过屏幕目睹了他打开阀门的全过程。
司机可以通过电子屏幕看到他装车多少,完成后,他就可以再把罐装的阀门关闭,然后就把车开走。
这套系统,是在不断设计和完善的过程中,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也符合管理要求,形成了独特的集团生产发运模式。
周强指着画面的位置说,这是两层,中间一层是下灰,边上这一层是收尘系统,这两边都是负压抽气系统。整个装车的过程中不会冒灰,有负压系统,符合环保的要求。
在拉水泥的司机还没有来之前,在网上预约装车后,我们都能知道车现在到什么位置,大概什么时间到,什么时候进厂,装什么品种水泥,信息都一清二楚,这就相当于明白卡,明明白白装车,安安全全出厂。
因此,我们可以说,智能化就是全数字化,全信息化,就是非人工的全自动化。智能化,好像有一个人的大脑,还能够指挥我们的肉体,我们的四肢,进行灵活活动,更重要的是能够自学习,自提高,自完善。
通过玻璃,我们可以看到,下面的机器人正在装水泥。周强说,袋装水泥量,大概占整个发运量的15%以上。
在发运包装机旁边,有一张建厂初期民工装车的照片,民工佩戴着日本鬼子式的那种帆布安全帽,头、鼻子、耳朵,都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只留下了眼睛,戴着猪鼻子似的那种口罩,整个现场浓烟滚滚,如仙境一般。这和现在一尘不染的包装机和发运车间来比,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通过玻璃,我们看到下方,有辆车停在那里,三爪的机器人正在旋转,正在装车,从皮带上远远地有几袋水泥,匀速地运行到这个机器人爪子跟前,然后机器臂抓起袋子,然后旋转180度,再到车上方,准确无误地就把它卸到车上,然后车上发出嗵的一声,就算完毕;然后机器人的手臂,又旋转回来,停留在皮带的位置,好像一只兔子趴在那里,等待着。
智能化,相当于人会思考,会自主行动,自主运行,自主学习,自主维修。——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而我们真人,却做不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要么“知”了“行”,要么“行”了才“知”。
这个机器人装车,是员工自主进行改造的,也申请了专利技术,集信息化的技术和智能化的技术为一体,安装有定位感应系统,机器旋转系统,机器判断系统,相当于会思考,能知道车所在的位置,能知道车厢的大小、长短、高低,以及能装多少吨水泥,多少袋子的水泥,水泥袋子如何来排列,是横排还是这个竖排,都能计算出来,非常精准的。
车型都不一样,有些车一排能放三袋水泥,有些车能放两袋水泥,机器人可以通过测量它的长宽高,能判断如何布袋。机器人现在一次能抓三袋水泥,它能判断出,如果此处只能布放两袋,那它就只放下两袋,把另外一袋就放在另外的位置。
智能化,就是不用人工化验,而是机器随时随地全自动在线实时化验。在发运室的门口,还有一个质量化验的智能化的小化验室,这里边主要是取终端产品水泥的样子,进行化验、检测水泥质量。如果发出1000吨或2000吨的水泥,公司要留存样子,就要通过这一套系统来完成。如果用户发现水层质量有问题,那么留存的样子就能有依据可查。
样子就是有力的证据,这也是从法律、法务的角度来考虑的;过去人工取样,取样频次和数量都比较少,现在在水泥发包的过程中,每一个批次都在取样,而且取样的数量、频次都比较多,比较均匀,这样就能够进行平均,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比如说,一个车取上30斤的水泥样子,那么10个车就是300斤。智能机器再把它进行搅拌均匀,然后再取75斤留存。把它装入到一个样筒里,上面印有批次和编码,它的数据就存入到这个桶上的芯片里。
周强指着下边的一个无人小车说,这75斤的水泥样子,通过这个智能小车,运送到智能控制中心的一楼的化验室库房里,进行留存并做样子。
周强指着门口说,左边的这个道路,道路比较光滑一些,无人小车可以直接出去;右边是人行道,有防滑功能。整个过程不需要人操作,小车有避免路障功能,可以安全直达化验室库房。
这一条日产10000吨的水泥生产线,无论从工艺设备员工技术配备等方面,毕竟和日产5000吨的生产线有很大的区别,体量上也不一样,设备配型也都不一样,那么大部分员工都是原来1-8号窑的员工抽调过来,进行现场的安装调试不断磨合,还有一部分人,是从区域其他几个公司抽调过来的优秀人才,员工队伍建设历练,经过了一个艰难的磨合和培训的过程。
尤其是水泥大窑是变径窑,配备其他设备,还有整个窑的控制系统,都是要经过一个艰难的磨合过程,不断进行试验、调试、改造。有很多我们没有预估到的困难。
周强说,印象比较深的,我们遇到了在大窑投料试生产的过程中,托轮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这是意想不到的问题。
三
智能化,就是取样智能,化验智能,存储样子智能,调取数据智能——所有的动作都无需人工,机器自动、智能完成。
我们到了智能存储间。周强说,这个存储间,就是这么大一个空间。刚才我们说的在发运车间的那个智能取样的化验室,最后送过来的样子,就会到这里,我们要把留存的样子储存三个月。
Agv小车进来以后,智能机器人就会进行扫描,会把它的样个拿起来,放到固定位置。扫描后,有关信息就会存储到整个系统里。电脑会给他一个命令,让他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样子桶盖上面有一个芯片,我们也看不见。我们取样的频次高,代表性好,更重要的是不能人为干预造假。
四
智控中心,就相当于人的大脑,是水泥生产智能化控制的中心,也是核心。智能化是建立在数据化的基础上的媒体功能的全面升华。它意味着新媒体能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逐步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感知能力、记忆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和行为决策能力,在各种场景中,以人类的需求为中心,能动地感知外界事物,按照与人类思维模式相近的方式和给定的知识与规则,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反馈,对随机性的外部环境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这一套系统,有一个专业名词叫专家系统。
在智能控制中心,今天只有两个操作员在座。这条万吨生产线所有控制系统,通过dcs端控制,智能化的专家系统控制,进行自动操作,自动维护。这里是生产过程的控制,设备的管理,设备运行的管理,质量管理,能源管理,排放管理,安全管理,还有一些能耗分析决策。其他一些及时性不强的,我们有很多点进行采集,这就比传统生产线就多很多监控点。现在操作员只留两个人,不像过去很多人。他们两个人主要是对生产过程的主要参数观察就行,不需要做任何的操作。包括成本,经济运行质量,还有隐患的排查,设备的亚健康状态。把所有的数据采集起来,传输至融合中心;融合中心,这在行业是首创。就是把各个专业各个板块的数据拿来,进行专业协同、分析,再对中控室进行专业指导。另外,安排现场人员进行及时保养,应急处理。
有故障问题,就会报警,一是声响蜂鸣,二是灯光闪烁;但不需要人工动,有一个“专家系统”自动工作,他自已会自动维修——当然,我们暂时在现场安排了一些员工巡检,也能及时处理一些小问题,大问题还是有团队应急处理;以后逐渐取消现场巡检,实现无人工厂目标。
巡检人员在现场,手腕上带有安全的智能化的手环。我们在智能控制中心,可以看到他们行动的任何轨迹、心脏心跳的心率和身体的健康状况。这就是智能化的又一个突出的特点。
智能化,就是信息的监测无死角。智能化,就是自动的维修,无人工。
五
中控室旁边有一个智能化的化验室。
公司有好几个化验室,人们往往分不清。其实,这个智能化验室,主要进行除了煤之外的其他的原燃材料自动检测、自动化验,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熟料,有些需要半个小时检测一次,有些需要一个小时检测一次。
机械臂正在运行中,伸进一个室内,拿起一个样盒,旋转臂转了半圈,又放到了另一个位置。周强说,4个管道把炮弹打过来的样子,进行自动取样,自动检测。过去是人工取样,人工检测,人工录入数据,人工进行分析,容易出现误差和造假的问题。有些人可能会一个班取一个样子,或造假。现在机器人取样,取的不是一个样子,而是一组样子,最终取平均值。
智能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质量监测、化验全自动、全智能,全部代替人工,而且准确性比人工要高得多。
六
“无人工厂”是综合应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减少生产现场重复、低质的人工操作量,优化生产一线执行人员,实现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全过程的无人或少人参与,推动生产人员数智化转型。既要完成建设全流程自动化的生产线,又要构建全层级数字化管控体系,还要建立全维度智能优化决策。
智能化,不是一个大脑,而是3个大脑。
智能化的核心,就是三个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我们来到了2楼的智能运营中心。周强说,全厂整个的运行框架就是智能控制中心、智能运营中心、智能保障中心。我们的思路就是,智控中心主要是生产运行处理,运行保养决策系统在2楼运营中心实现。在智能控制中心,一般不会人为干预自动智能化运营。目前2楼的智能运营中心,有各个生产部门工程师在这里协同办公。从安全环保、能源、生产、工艺控制、设备控制、远程监控等,全部在这里实现跨部门、跨专业运营管理。
3楼的智控中心,是基于2楼的智能运营中心的决策系统建设的。后台的管理也是跨专业、跨部门、跨层级实现的,这里的协调和运营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
周强指着一个大屏幕说,这是上面的一些操作控制,下边是生产一线的巡检和保障。如果在这个层面发现故障,可以让3楼的智控中心进行及时关注或者处理;如果是设备上的问题,可以让现场的巡检人员进行预处理,及时下发工单;如果是跨专业之间的一些需要协调沟通的事情,会在第一时间及时沟通。——这就是协同办公的一个优势。
通过人员的观察,可以挖掘这些数据背后的一些价值。这一套智能运营平台,是同时直接上传到总部,其他公司的数据也能实现共享,我们能看到他们的数据,他们也能看到我们的数据,我们可以给兄弟单位提供一些有参考,可以实现互相学习。——这就是打造学习型企业的一个平台,一个有力的工具。
过去我们说“打造学习型企业”,很多人认为就是培训和学习,其实最关键的是工具和平台;没有工具和平台一切的“学习”都是空中楼阁。
我们还可以对所有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观察、评估。我们的检测比过去更细致了。这个系统是我们在今年建成的,也是处于探索的阶段。
七
智能化,还体现在全自动化、全智能化对煤的检验上。
生产熟料的成本中,燃煤占了40%。燃煤进场以后,首先要检测它的水分、有害成分、工业热值,进行工业分析。煤是水泥工厂能源主要的能源消耗材料。煤的质价比要高,主要要考虑发热量,就是热值要高。比如说,500块钱可以买5000大卡的煤,600块钱买600大6000大卡的煤。检测煤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控制煤的品质,要看发热量是否与合同约定的数值相符。
过去煤的化验,都是人工从车上取样子,进行人工检测;现在是全自动检测,避免了廉政风险。另外,全自动检测的频次比人工要高,减少了化验人员的操作误差。在一小时之内可以不断检测,每次可检测16个样品。还可以检测到替代燃料的品质,寻求替代产品的开发应用。
在一楼的煤检化验室,周强指着几个白色的管道解释到,这几个管道就是我们的煤粉管道。那边有一个发送机,这边有一个接收机。煤粉通过空气炮弹打过来,可以自动开盖。你看,那边有一个管子,里边装的是炮弹;炮弹里装的是煤粉,到这边以后可以自动开盖。一个简单的煤粉样子的一个输送,其实不简单,因为在传输的过程中,管道都是铁质的,可以产生一些碰撞,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我们就要用氮气惰性气体来输送,不易燃烧和爆炸。样品过来以后自动打开盖子,首先称重,再进行检测。一次性可以做16个样子,然后可以取平均值,这样就减少了人工的误差,准确率更高一些。如果检测的样品相差的误差很大,那我们就弃样。
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智能性和自动性,完全可以取代人工,但比人工更准确、更可靠、更高效、更环保。自动取样,自动送样,自动开盖,自动检测,就好像人的一连串的动作一样,但都是全自动的,不需要人工。煤粉的检测我们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智能化。
检测完毕以后,所有的数据都传输到门口墙壁上这个电脑的系统里。周强指着门口墙上的一个电脑说,这里可以看到是哪一个运营商提供的煤,是谁家的煤。24小时一直在运作,在收集数据。这里边所有的数据都可以传输到我们的超融合中心,大家都能看到。它能实现无人化运行,也可以实现半自动半人工,比如说,我们拿出一个样品,让人工复检、核对。
八
智能化,就是实现超低排放的前提。
我们现在在能耗排放上还想再优化10%。智能化优化上,还有一定的空间。我们要实现现场无人工厂建设,面临的挑战是很大的。我们要接榜建材联合会提出的“无人工厂”“灯塔式工厂”“零员工示范工厂”这个目标,就必须三年三步走,达到超低排放,超级能耗。
现在,我每天通过手机终端,可以看到生产运行的各项指标,实时掌控生产运行动态。我们作为生产运行部门,必须寻求降本增效的策略和方略。毕竟我们不是高管层,不是搞战略研究的,我们就是搞生产管理的。
智能化,是危废处置的最佳平台。危废处置,需要智能化。危险废弃物是对人产生危害的,而智能化的处置是不需要人的。
周强说,我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对接市场。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危废市场对接。别人掏钱,我们来处理危废,出现一个竞争的问题。我们要提前筹划,未雨绸缪,要弄清楚危废物料的种类,能不能适应我们的这种设备及我们的工艺工况。要与科技环保公司不停对接,及时了解生产工艺情况,研究成本问题。
真正懂战略的人,就是研究市场。要生产出适合市场的产品,这是企业生存的秘密。而大部分管理者喜欢研究成本,走入了一个利润的误区。如果你生产出的产品,市场不需要,或者是用量减少,那你再降成本也是无济于事的。
周强说,另一个市场沟通的就是,水泥的市场。虽然我们有营销公司,了解市场,但是我们要随时掌握市场品种、质量的需求。水泥市场有一个淡季和旺季的区别,我们要不断进行产销对接,适时调整生产。这是我比较关注的一项工作。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原燃材料替代的研究。我们要考虑到低碳环保的要求,进行碳配额、碳指标、碳交易。这也是公司的一个利润增长点。这就需要我们提前谋划,如果等政策发布后,再做就晚了。所以我们就要提早寻求原燃材料的替代,然后达到碳达峰、碳交易的要求。
我们要跟物资部门对接,主要是对当地煤渠道的探索,煤质的研究。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个动态的考察和论证的过程。
我们还要关注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年底的大检修。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设备都进行改造,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对一些设备进行保养维修,以保证生产运转率。有些技改就需要前期准备好施工方案,联系好设备,抓住大检修窗口期,一次性完成技改。
其次,我们要筹划明年的重点工作和一些重点项目建设。
作为生产运行部部长,我关心的事情就是公司关心的事情。所以,我关心的事情,都是大事情。生产无小事,生产都是大事情。
智能化,就像天上下的雨,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甘霖,也可能带来洪灾;但不能因为可能带来洪灾就拒绝下雨。
智能化,就是一把双刃剑。它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在某种程度上,如劳动力的反思,未来人员的就业等方面,为我们提出了更多的严肃的课题。
智能化,是一股强劲的浪潮,它推动着水泥企业在风口浪尖上不断地扬帆远航。
(2024年12月20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