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晓春的头像

胡晓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10
分享

南昌安义古村探幽之水南------记忆深处里的乡愁

水南村是一个古朴的村庄,黄氏族人在罗田扎下根后,几个儿子开始了新的拓疆辟土。水南村的始祖是这几个儿子里的老大,村里人称忠公。正如老大一样,水南村千年来的足迹一直中规中矩,依旧保留着原始的那份质朴。

村子里的老建筑不大也不小,没有像罗田、京台那样宏大的宅子,每户大小相似。保留下来的内饰却非常精致,可以看出千年的水南,族人生活水平的富足。像“三百”图,足以彰显这里的人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精致”的生活,这种“精致”的生活在现代看来已经上升到了艺术的品位。

百花图,位于字后堂的前厅,每扇窗户,围栏上雕刻了花型不一的鲜花,细腻的刀工将百花怒放展示的栩栩如生,在这里,仿佛闻到了百花的沁人心脾的香气。

百福图,位于字后堂的后厅,同样在每扇窗户、围栏上雕刻了百只蝙蝠。窗户中间还雕有12生肖。精湛的技艺足以看出这户人家的品位,深长的寓意,多子多福,百花齐放则更说明了对生活及未来的期许。

百鸟图,位于承启堂的前厅,100多只形态各异的鸟在窗户上,门楣上展翅欲飞。后厅的窗户上用鲜花拼成的“槛外莺声燕语,阶前桂馥兰馨”则与前厅相得益彰。迈过后厅的门槛可以听到前厅的百鸟婉啭,从前厅来到后厅则是满目鲜花荡漾。这就是一种闲适而又品质的生活吧。

在精致之中,水南村也不乏大气之作,这就是黄氏宗祠。高大的古樟,与高大的房屋非常匹配。宗祠的体量比其他住房略显大些。有前厅、中厅、后厅三大部分,西边有厢房,这里有黄氏的祖诗贴在墙上: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早晚不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在这个家族的权力中心里,族人将客居的精神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祭祖、读书、旌表、惩戒,每一项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严谨的程序,记得黄兰芳在《竹枝词》中也对祭祀场景有所描述,而所有的这一切,显示出很强的仪式感和族规的威严。这也许就是老大的样子,讲规矩、 均贫富。族人怡然自得于一隅,却不忘告诫后辈家国天下:黄字草字头,有田在心中,田下各一点,繁衍走天下。

水南村也不乏走天下的商贾,黄皋九的父亲就在吴城经商,也做的风生水起。于是回家在村东盖了谦益堂。原本房屋可以建得高大些,主人却只建两重半进深,附属一排陪屋,并取名为谦益堂,大概就是要后代族人谨记:“满招损,谦受益”吧。黄皋九是家中长子,弱冠之年参加乡试,一举夺魁。此后不知何故,科考路上悄无声息,却办了私塾,培育英才。这也是这个村里让人称颂的一件幸事。黄皋九在水南的善举也在中国近代史上搅动了一丝风云。据说,邻县奉新赤田孤儿张勋恣意放荡,被人送到谦益堂放牛接受教育。后来的张勋却上演了一出复辟闹剧,这让水南族人始料未及,以至于现在的族人们对此也是讳莫如深。因为水南就是一个讲究“精致”生活的地方,这里的子子辈辈一直在延续着那份原汁原味的乡愁。所以,水南被后人称为原乡小镇。

子曰:逝者如斯。千年的时光如同村中织娘手中的那根七彩线,在织娘左右穿梭的日子里,织出了罗田古村的那棵大樟树,那条嵌着深深车辙印的商道,织出了京台村的宝塔,经久不息的文化盛宴,织出了水南村余庆堂的香凝绿野,望眼欲穿的闺秀楼。这一切的一切,在岁月的流逝里,化为了每个人心里的那份乡愁,正是这份乡愁,又将这千年的日子继续延伸至未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