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水经注》云:缭水又经海昏县。王莽更名宜生。谓之上缭水,又谓之海昏江,分为二水。县东津上有亭,为济渡之要……
江西省安义县城就位于《水经注》中的上缭水,原属海昏县。上缭水自靖安九岭山脉流出,一路波澜不惊,弯弯曲曲,夹带着九岭山里的森林气息,洋洋洒洒来到安义县,在安义县城划了一个大的“S”型,穿城而过,犹如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一样,直奔下游鄱阳湖而去。这块古老的土地肥沃丰茂,物产丰盛,特别适合人类的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的痕迹。于是在蒙昧与文明的分野中,诞生了赣鄱大地文明的第一道曙光。到了秦代,安义属九江郡管辖,到汉代,属豫章海昏县,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在今安义县新民乡乌溪设置龙安县,到明正德十一年,获朝廷批准建安义县,分割建昌县原管辖的安义、南昌、卜邻、控鹤、依仁五乡为安义管辖。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首任县令王轼到任。其时,县治、儒学、庙制、学制等在首任县令王轼到位前就开始建设,他来之后,县里的基本架构已经初步完成。自此,一个稳定的安义县城在一代又一代的更替之中,悄然地传承着基本框架。在一轮又一轮的造城过程中,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里,文化的根却依然还保留着,生活中的习惯、图景依旧在传承中。
安义县城筑城的历史应追溯到建县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前一年。这一年的筑城是安义县城的曙光,为几百年来的安义县城铺下了厚重的一笔。回眸历史,想看一看逝去的曾经,找一找那时为未来写下的注脚,我们不妨去穿越时空的隧道,缓缓展开这幅明清上缭图,按图索骥,从潦河南岸出发,开始一段奇妙的明清上缭图般的旅行。
从板溪街出发,我们踏上了潦河上的浮桥。潦河就是上缭水。浮桥是联系河南、河北的唯一通道。潦河以南是板溪、茅店、黄家洲一带,潦河以北就是这次我们旅行的目的地,县治,即县城。浮桥又称龙江浮桥。古时上缭水亦称龙江,浮桥所在地昔时是一渡口,叫龙江渡或大津渡。明正德十五年,安义县第二任知县熊价首修,后清康熙十二年知县陈㻶在龙江南岸板溪洲沙滩筑石桥十墩,与浮桥相连,结束了行人涉沙之苦。正如清末熊锦春所谓:
隔断通衢水一条,绿杨深处艇难招。
龙津幸有亲民吏,雀舫重联合板桥。
不怕怒涛掀雁齿,自然安步过虹腰。
南来北去均沾惠,德政吴侯信未遥。
从浮桥上岸,只见岸边一亭巍然屹立于江边,这就是通津亭。从明嘉靖知县陈良谦的《重徙通津亭记》中可知,这个亭因河岸崩塌,后来迁到了向北五十余米的南门边。来到南门边,只见城垣高耸,将县治围于城中。城外环绕护城河,一川清流自西北山中绵绵而下,如青玉般清澈。城垣在东南西北开了四个城门,东曰向阳,西曰永安,南曰文明,北曰迎恩。城垣的修建源于南康知府通判蔡让,因当时第一任县令王轼尚未到任,安义县建县工作暂由蔡让代管。城垣于正德十二年开始修筑。后经历林宽、熊价、高旸、张士亨、王宗圣、毛天麒、魏济众、陈㻶等八次修葺,始见规模,起到了抵御天灾人祸之功效。可惜的是国民党县长熊家驹在民国十九年,将城垣砖石拍卖,昔日城垣仅存土堆。如今四门中还存有西门和南门,北门土城垣土堆已沦为高高的菜地,也算是在发挥余热。西、南城墙解放后因防洪需要,县里进行了加固,土城垣被包裹在石条中,现在这段城墙在防内涝还能起到一定作用。
走进南门,正对文明门的是五十米开外的学宫。学宫前有一左一右两条驿道,左边的通往西门,右边的通往东门。学宫就是儒学之地,大致位于现在的潦河大市场一带。走进学宫内,右前方是文昌宫、关帝庙、崇文公所、儒学等建筑,关帝庙前方建有奎星阁。左前方是大成殿,殿后为节孝祠等,这样的建筑体量,在整个县治里也是较为宏大的了。从学宫出来,朝右是去县衙的路,路过奎壁坊后,折向北直走,就是县衙。县衙也是一个建筑群落,穿过仪门,有一亭,叫戒石亭,再往里走就是正堂、宅门、后堂、内署、县库等。戒石亭左右两边分别是当时的工作部门,分别为兵刑工、吏户礼等,紧邻兵刑工三部门的就是监狱;紧邻吏户礼三部门的是土地祠,祠后面有一花园,小桥流水,流水边有一亭叫吟风亭。
学宫出来往左走就可以去东门,漫步于去东门的路,中途我们会经过一幢有名的建筑叫青云楼。青云楼紧邻城垣。与城垣隔墙相对的是城垣外的青云桥,距青云桥北不远处就是龙文寺、青云庵和龙文塔。龙文塔就是现在的文峰塔。走过青云楼,不久,我们就来到了县城垣的东门。东门即向阳门,大致位置在现在的安义县建设银行一带,大概是东门最先见到太阳,取向阳之意吧。从东门到西门有一条路直接连通,这条路从县衙的后面经过。这条路就是现在的幸福路,县衙就在现在的安义二中位置。
我们继续从东门往西门去,路上依次会看到路北边的白马庙、城隍庙、大唐寺、昭忠祠、察院、迎恩坊等地。这里有一个交叉路口,就是从东门到西门的路与从北门到南门的路十字交叉。这个十字路口,周边有僧分司、社学、医学、阴阳学等,站在这个十字路口朝北门望去,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观风亭和樟灵岗的一角。从这个十字路口朝南走,我们可以回到南门。在路的左右两边,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左边的考棚,这是清道光十二年建成的全县童生小试场所、上榜者为秀才。考棚是一个建筑群,有孔庙、考棚等,类似于南京夫子庙,只是不过规模小一些。咸丰六年毁于太平军之手。同治十一年重建如初。后来取消科举考试后,教育机关、国民小学、安义中学先后在考棚这一块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再就没有后来了,1992年左右被拆,存世160年。这条路的右边是文山书院,刘将军庙和三闾祠。文山书院系纪念朱熹来县讲学,将原台山(海江山)书院搬迁于此,籍此激励学子们努力读书。
一个时代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一个城市都有着一段属于自己的记忆,城市在时代的推进中孕育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风俗文化。那个时代的安义县,给我们带来的是书香里的文化,在聆听书的声音中,我们从学宫出发,最后从文山书院回到学宫,看到了一个文脉不断的安义县城,一个文峰鼎盛的安义县城。这些文化的印记、墨痕已深深地烙进了岁月的流里,烙进了人们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