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晓春的头像

胡晓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14
分享

西山暮雨话桑田

石鼻是个开门见山的地方。王勃滕阁秋风里的西山就是梅岭西麓,风景绝佳的地方。自梅岭西面往西,一大片丘陵、桑田就跃入眼帘,良田美池桑竹,物产丰饶,俨然一派世外桃源。石鼻向东一开门,见的就是西山。

石鼻也是一个挺奇怪的地方。名字就有些奇特,据说是因为位于西山右壤,平岗石脉袤延而来讫于河,厥石秀出,临流望之若鼻,得名石鼻。我们叫石头鼻子。唐末,有一个叫黄宏才的人从樟树镇迁徙到南潦河边东岳庙附近开了第一家商店,果田杨放国祖父也随之在这里开设肉店,于是在宋宗朝初,河边就衍生了雷家村,人口也渐渐多了起来。当时的石鼻河(南潦)尚有航运,又是奉新、新建、安义交界点,水陆通衢。清嘉庆年间逐渐演变成了商埠。

小时候,生活条件艰苦,幸亏跟着父母来到石鼻。说是幸亏,是因为这里可以寻找到可供食用的各种食品。而这些东西都源于这里广阔的桑田和连绵的山丘。有了这些,我就不至于天天饿着肚子。

印象最深的是那些零食。雪枣胚、爆花糖和米花糖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最爱。石鼻山地多、田多,因而种芋头的旱地也多。雪枣胚就是这里原产的一种零食。上等的雪枣胚是用纯芋头粉做的,用芋头粉揉面样做成小长方形,晒干。将晒干的雪枣胚放在滚烫的油里炸,炸出来的个头很大,乍看起来很富实,然后用芝麻、麦芽糖裹上,吃起来口感又香又酥,没有一点残渣。爆花糖的原料则是田里种的糯谷。先将糯谷晒干,然后将晒干的谷子在滚烫的锅里干炒至爆出立体的花朵,再进行挑拣,去掉残存的谷壳,剩下的爆花和麦芽糖揉在一起,做出来的就是爆花糖。这种糖现在几乎绝迹,但那味道却永远是百吃不厌的秋天的味道。

做米花糖是我最喜欢的,将糯谷去壳,碾成糯米。糯米用木甑在柴灶里隔水蒸熟,揭开盖子那一刹那,满屋子立刻弥漫了田野里那持有的糯香。受这香气影响,大人也不再吝啬了,用手捧起一把糯米饭,合上揉成一个饭球,送给早等在旁边的小孩,我们激动地拿着那饭团,一口一口小心地品尝,生怕将那里面的糯香吹散。蒸熟的那些糯米是要拿到太阳底下曝晒的。晒干后,就成米花籽。将米花籽在干锅里爆炒,就成米花了,米花与麦芽糖搅拌,就成了味香的米花糖了。

石鼻的旱地盛产西瓜,那是人们消暑的主要选择。父亲在学校教书,学校的老师们不时地会去公社的农科所买西瓜。农科所的职工都是学校原来的学生,我最喜欢跟着父亲去那里,因为我们去了之后,学生们非常热情,我们可以免费饱吃一顿西瓜。每次老学生们看到老师来,非常地热情,赶紧到瓜地上去摘瓜,他们找到瓜藤旁边的须是枯的瓜,用左手托住西瓜,右手轻拍,西瓜发出了清脆的嘭嘭的声音,顺势摘下那瓜,放到棚边荫处小桌上,用刀轻轻一压,那瓜叭的一声就裂开了,红瓤的,我用手指戳了一下,沙沙的,自然是一只又大又甜的西瓜。到现在,我吃西瓜的习惯还是跟以前那样,吃大块的,带皮的那种,总感觉那样心里才解渴。

在西山的半山腰,有一条古道,这是明弘治十六年(公元503年)开始铺设的花岗石道,这是安义、奉新、靖安、修水、九江等来往南昌的必经之路,商道旁至今保留着惜字塔。这条道上,不光有往来商人,也有读书赶考的,他们会将那些写有文字的纸张放进里面烧,露天烧极易引发森林大火而殃及自身。古道上还有一些上山采摘的人。这里不同的季节会有各色各样的野山珍,让人流连忘返。像雪菇、紫藤花、枸杞菜、野芹菜等等。这些野菜就成了大自然馈赠给人们的珍品。

雪菇是我们这里的叫法,其实是松树下的蘑菇,也称之为松树菇,多为黄褐色或铜紫色。这种菌对环境条件要求很苟刻,只在夏秋那个特殊温度或下着雨的日子方能从落下的松针覆盖下面,像掀开被子样仔细地找。可松树菇仿佛就在与你躲迷藏,一般很难找到,被我们视为稀罕物,犹如藏地高原的松茸。妈妈有时将采到的有限的松树菇去煮面,那面香呀,比放了肉还好吃。现在饭店里一般用它去炒肉,最后的结果是,一桌下来,肉还在,菇不见了。

有时,春天你在山间行走,或路过村庄旁边的水溪,猛然会发现一树的紫藤花,如瀑布一样从树梢倾泻下来,那淡淡的紫色、幽幽的芳香,散发出醉人的气息,犹如初恋情人那依依的思念,正如李白所描绘的那样: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村里的人们将紫藤的美留在了餐桌上。把紫藤花焯水,然后和面粉或直接炒蛋,那种幽香就沁入心脾,然后又从皮肤里散发出来了。

这里还生产一种时令保健野蔬,叫枸杞芽。只有初春的时候才有,因为是摘那枸杞长出的嫩苗,所以不甚很多。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枸杞头,生高丘……饥人饱食为珍齑。救饥,村人呼为甜菜头”。记得《红楼梦》里薛宝钗就喜欢吃“油盐炒枸杞芽”。寒冷的冬季过去了,我喜欢一边踏青一边去采枸杞芽,那是一件很惬意的活。采来后,按《红楼梦》里的做法,直接用油盐清炒。吃的时期爽口,虽略带苦味,可后味是甜的。这种菜有降压、保肝、明目的作用。因为量少,亦显珍贵。

有时,在水田边、小溪旁会发现大片大片的水芹菜,我们这里叫做野芹菜,这种菜会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农村里的人们很少有人去吃,因为难采摘。其实这种野芹菜口感也是很脆的。清明时节,我们在祭完祖先之后,就去采摘野芹菜,用野芹菜炒腊肉,味道的确是又香又爽,很有那种吃完了还想再吃的感觉。犹如南昌人特别喜欢吃藜蒿炒腊肉一般。

走西山古道,罗田、京台、水南古村是当时人们必须打尖的地方。在这个通衢之地,美食照样让那些早已疲惫的人垂涎三尺。如:古村特色瓦灰鸡、古村盐菜压肉、安义潦河棍子鱼、古村农家薯粉煎、安义糊羹、古村嫂子酒等等,足可以让你饱餐一顿。像特色瓦灰鸡,这可是只有安义才有的地理标志性品种,这鸡的味道与其他的就是不同,虽然产蛋一般,可肉质又香又嫩;像古村嫂子面,光调料就有肉末、冰糖、陈醋、芝麻酱等十几种之多,再经过特殊烹制,这样的面还能不好吃么?

小时候,外婆家就在古村边。每年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家保留的节目就是做安义糊羹吃。家里将鸡、鸭的那些内脏、鸡血、鸭血再次地利用起来,再加上荸荠等各种佐料,用薯粉调制后,在锅里加水烧开成糊状。吃的时候每人先盛一碗,用勺子从上面一层一层地往下刮。如果用勺子从里面舀的话,不仅烫,而且还会将那糊状搞散,变成水,失去了那种羹的感觉。所以我们吃的时候特别小心,生怕打细了那美味做成的糊状镜面。现在的古村里,依然保留着这种特殊的做法,每次吃的时候,就想起了外婆家的味道。

现在游石鼻古村,除了来领略西山暮雨下秀丽的景色,整理纷繁的心绪外,一年四季来这可以收获舌尖上的幸福,这种幸福就是每个人源于骨子里的,连着血脉般乡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