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萧乡文学》的头像

《萧乡文学》

内刊会员

小说
202001/17
分享

褚焕琴 |小脚姥姥

残酷的封建社会,给姥姥留下了一双三寸金莲,虽说它小巧玲珑有几分秀气,但它却给姥姥的生活带来种种不便。就说走路,全靠脚后跟挪来蹭去,慢而不稳。再说买鞋,翻遍全城也找不到几家商场卖这样的小鞋。姥姥是个讲究人,在家穿自己做的布鞋,出远门必须穿皮鞋,妈妈也不知从哪寻到一名专门做小鞋的皮鞋匠,姥姥穿的皮鞋均是由他来做。我清楚地记得,姥姥有四双小皮鞋,夏、秋、初冬、深冬各一双,平时擦的铮亮放到盒子里保管,只有出门时才拿出来擦了又擦穿在脚上,即精神又洋气!

姥姥一生中只有两个儿女,一个是妈妈,一个是舅舅。舅舅军旅生涯,早些年南征北战,无固定住所,故,姥姥一直与我们一起生活。我记事起,姥姥已是花甲之人,并且是一位忠实的宗教徒,烧香、磕头、念佛是她每天必须做的事。
姥姥那三寸金莲的小脚支撑着一米六高的个头,藏蓝色的大襟夹袄和青色的绑腿裤裹着瘦弱的身躯,花白的头发绾成一个旮沓纠紧紧地贴在后脑勺上,面善慈祥的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微笑。姥姥虽然脚小,可操持起家务来那也是井井有条不乱阵脚。我们兄弟姊妹们都非常喜欢姥姥,她是我们的最爱!
一、姥姥的生活习俗
1、家规
姥姥的生活习俗依然是老派,家训严谨。早上请安,晚上问候,出门打招呼,进门先报
道,尊老爱幼,相互谦让。更重要的是,她非常爱管闲事,不管大事小事,她都要过问,自然而然地就是我们家的总管。对于姥姥立的这些清规戒律我们都习以为常,必尊刻守。
父母自然是我们的榜样,家里不管买回什么新鲜东西首先拿到姥姥跟前,由姥姥保管分配,父母对姥姥是毕恭毕敬,礼貌有加。母亲还常常告诫我们:
有好吃的,姥姥必须吃第一口,她年岁大了,吃一口少一口。你们小孩子吃的时候在后头呢。
习惯形成了自然,所以,有好吃的我们先让姥姥吃,然后是父母吃,母亲总是说:
先放那吧,最后还是放回原处,待姥姥再分配。
记得,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饼干是按人头供应的,我们买回来统统递交到姥姥手里,她每次每人就分几块,其他的就藏了起来,过些日子再拿出来每人再分几块,平均一周能吃一次饼干,她说:
不管什么东西不能一次用完,一定要细水长流。还说:
吃东西时,要有谦又让,因为争则不足让则有余。要学习古人孔融,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梨子捡最小的自己吃,大的让给别人吃,这个的故事流传至今。
姥姥的教诲牢记心中,所以我们兄妹从来也没有因为吃东西而闹得不快,反而养成相互谦让的好习惯。父母又是我们生活中的榜样,以至于我们长大后不论什么事都是先人后己。
2、姥姥的起居
姥姥的起居也别有一番风味,解放初期,我们家住的是日本人遗留下来的砖房,睡的是通板铺,我和姥姥睡在一个铺上,那时我们只铺一个薄薄的褥子,姥姥铺五层,下三层是普通的旧褥子,第四层是一个镶着全身虎皮的红褥子,贴身一层是一条柔软的八成新的棉絮褥子,睡觉前在她的指导下,我一层一层地铺,又一层一层地扫去灰尘,然后上边摆好捲好被窝的被子,被窝里面放进热水袋。准备完毕,妈妈端来一盆热水给姥姥烫小脚,由于姥姥的小脚四个脚趾头都折了,它们紧紧地贴在脚心上,走路用脚后跟,这样脚后跟磨出脚垫,妈妈边给姥姥洗脚,边用特制小刀修脚,一切完毕后,姥姥爬上床铺,一件件地脱去衣服,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边,钻进被窝,先背朝床铺沿坐着让我给挠痒痒,然后躺下就命令我闭灯睡觉。我小时候只有在姥姥睡下的时候才能看一会小说,然而她又让关灯,我只有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小说,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近视眼。晚上姥姥起夜从来不出被窝,她总是喊醒我给她下地拿尿罐,然后自己放在被窝里小解,我站在地上等她解完后,再把尿罐里的尿倒到尿桶里,一夜得折腾我三次,她表扬我是个孝顺孩子。现在想想也许也是由于脚小行动不便吧!
二、姥姥的拿手活
1、紡线织布做被褥
姥姥脚小手大,她有个微型手摇纺线车和织布机,我牙牙学语时恍惚记得,她用棉花捻
成卷放到一个笸箩里,再用她的手摇纺线车紡成棉线,然后用纺好的棉线织成布,我家早年的被褥都是姥姥用自己织的布做的,看上去即粗糙,又难看,可姥姥却说:
在关里家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盖上这样的被褥,你们小孩子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姥姥紡线时,双腿盘起,两只小脚交叉地翘着,右手摇纺车把,左手紡线,(因为还要看我)我坐在她的棉裤腰里,(她穿的是免裤腰的棉裤)边干活边照顾我,坐在姥姥暖暖的怀里,看她紡线织布,小手也时常抓挠着她笸箩里的棉卷,或者把她纺好的线轴弄乱、弄断,每逢此时,姥姥总是笑呵呵地边拍打着我的小手、边用十足的山东腔调训斥几句。那优美的动作配上嗡嗡的纺车声,就是一幅美丽的油画!回忆起姥姥紡线织布的样子,似乎就在昨天……
2、穿针引线做棉衣
每到换季季节,姥姥就将妈妈拆洗过得棉衣,进行分类,第一步里子和面子分开,棉花瓤子进行晾晒,第二步熨烫、缝补、接长,第三步板板正正地叠放在一个地方,一切就绪后,才开始一件一件地给我们做棉衣。当我们穿上姥姥亲手缝制的合体棉衣时,暖在身上热在心里。自从姥姥去世后,妈妈给我们缝制的棉衣总是裤裆开线,一冬天要重新缝几次。
三、宗教信仰,严守戒律
姥姥是一位忠实的宗教徒,她有一个长一米、宽半米的小皮箱,里面有大小不同的几尊
铜佛和两个小香炉,地上铺着一个直径约半米的粗布圆形垫子,这些东西姥姥视为宝贝,每天早晨都仔仔细细地檫一遍,干净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屋的架子上,不知道的就是一个普通的小皮箱。每天晚上她先洗好手,打开她的宝贝皮箱,恭恭敬敬地摆好佛像,点燃香烛,皮箱外的前边摆上三种贡品,然后跪在圆形粗布垫子上咣咣磕着响头,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什么全家老小保平安等咒语。初一十五是吃素日,年三十至初二姥姥规定全家吃素,就连除夕夜的饺子也是豆腐白菜馅的。
舅舅十几岁就离开家参军闹革命,多少年来转战南北,居无定所,有时毫无音信不知去向。有一年舅舅和家里失去了联系,姥姥让妈妈去找,妈妈一路南下,边走边打听,一路寻找,刚刚打听到一点信息,不是不让见,就是部队刚转移。姥姥只有每天磕着响头、唤着舅舅的小名(柱子)度日,头磕破了,腿跪疼了她全然不顾,而是用她那颗虔诚的心,求佛祖保佑她的儿子躲过枪林弹雨平安无事。抗美援朝时期,舅舅和父亲都去了朝鲜,姥姥又多了一份担心,香烧的更勤了,头磕得更响了。也许是姥姥的虔诚感动了佛祖,子弹嗖嗖地从父亲的耳边飞过也无损毫毛,舅舅十多年来更是一员福将,不但毛发未损,而且还当官提干。抗美援朝结束后他们都安然无恙地回国。
四、姥姥主持过大年
姥姥不但是我们家的总管,还是过大年的主持人。在姥姥的主持下,儿时那浓浓的年味至今仍然回荡在我的脑海里……
1、准备新衣,置办年货
进入腊月,姥姥就开始行使她的权利,就看她不停地倒掣着那双三寸金莲的小脚走来走去。一会催促母亲给我们买新衣服、做新鞋、置办年货,一会组织我们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在姥姥的指挥下,母亲起早贪黑地为我们缝制新棉鞋;走东串西地奔仆在各大商场为我们购置新衣服,与此同时又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排队置办年货,我们也在姥姥指定的分担区内清扫着、檫洗着。家里家外一派欢天喜地迎接新年的新气象,大人孩子其乐融融!
2、除旧换新,年年有余
过完小年就扫房,这是姥姥立的规矩。并且告诉我们一定要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卧室到厨房彻彻底底地清扫,扫去头一年的晦气和病菌。按着姥姥的指令,我们兄妹几人分工操作,不到一天工夫家里就焕然一新。接下来妈妈开始洗涮,从卧室里的被褥、窗帘、衣物到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统统洗刷一遍,在这一过程中,扔一批换一批,姥姥说这是:辞旧更新,新年必须有的新气象!
二十八这天,姥姥让母亲发了一大盆面,蒸了好多好多形状各异的馒头,有的头上种上大红枣;有的脑门上分别涂上三五个红点;有花瓣形的,还有鱼形的,姥姥给它们命名为:莲花戏水,双鱼跳龙门,五子丰登,枣树满园,越过越有。
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即好吃又好看。姥姥称之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一年更比一年强!
3、戏剧性的年三十
忙着忙着就到了年三十,这天姥姥自导自演,上演了一场上好的大戏!
姥姥是一位忠实的佛教徒,她凌晨三点就起来了,给各路神仙摆上贡品,点燃香烛双膝跪在垫子上磕头作揖,求佛主保佑一家老小平安!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别人听不懂的咒语。然后就向大家正重宣布:
今天正式过年,孩子大人都忙活一年了就不用你们干活了,都玩去吧,活我来干。
姥姥虽然这么说,可妈妈依然还是干在最前面。这天姥姥的节目可多了,讲究的很:床铺上的灰尘往里扫,床铺檐、各屋的门槛到门框均用烧纸燎一下,屋里的垃圾扫完后,必须堆放在各屋的犄角旮旯里,从三十到初二不准往外倒垃圾。让我们说好听的吉利话。就看她嘴里一边地念叨: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手里忙乎着活计,最显眼的还是那双三寸金莲的小脚不停的在屋里屋外走来走去,既兴奋又忙叨人。
姥姥事先就摆好了供桌,供桌上前方摆放着先人的照片分别是:太姥姥、老爷、爷爷、和奶奶,接下来是各种贡品及装满小米插着檀香的香炉,一切准备工作都是为了请祖先回家过年。
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开席了!妈妈放好矮脚炕桌,摆好美酒佳肴及新碗新筷,姥姥又按辈分恭恭敬敬地放稳灵牌,端端正正地摆好祭品,爸爸拿来早已准备好的两张麻袋片,一张铺在先人脚下,另一张铺在饭桌的前面,我们兄妹几人毕恭毕敬地站在先人灵牌的两侧。祭拜仪式开始:姥姥双手交叉高高举到头顶,然后双膝跪地九十度扣头,连续三次以表对先人的敬重,然后就坐于炕桌的正位,爸爸也学着姥姥的样子給先人磕了三个响头,回转身来又给姥姥磕头鞠躬拜年,妈妈照着爸爸的动作重复一遍,又和爸爸互拜后坐在姥姥的两侧,以此类推,哥哥、弟弟先拜先人,再拜姥姥、爸妈,未婚女孩鞠躬拜年即可,不用磕头。仪式结束,分别入座。这时我们盼望已久的压岁钱终于由姥姥颁发到我们手里,几毛钱也足以让我们高兴好几天。爸爸双手举起第一杯酒敬给姥姥,姥姥动筷后我们方可开吃,香甜可口的年夜饭在欢声笑语中进行着。酒足饭饱后,姥姥拧搭着她那三寸金莲抱出一摞子新衣服,和几双新鞋冲着我们说:
过来拿你们的新衣服新鞋,过年了,都精神的过大年!
我们急不可待地把自己的新衣服穿在身上,新鞋套在脚上,蹦蹦跳跳地出去同小朋友放小鞭和呲花,那才叫一个美!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姥姥根据这个程序运作着。巧的很,弟弟的生日恰好是初一早上六点钟,固然早上六点钟准时吃饺子,就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清晨五点钟,姥姥就催妈妈煮饺子,妈妈这边煮饺子,哥哥和弟弟那边噼噼啪啪响起了鞭炮,姥姥用极浓的山东话喊着每个人的名字让我们抢元宝。我们又依次拜年问好后就开始抢元宝了,抢的心花怒放,在姥姥的命令下,我们揣着满腹元宝到街坊邻居家去拜年。此时,姥姥也穿着新衣服盘腿坐在炕头上,身边放着瓜子、花生、红枣、糖果等候街坊邻居来给她拜年。
我们每到一家就鞠躬拜年,说一声奶奶爷爷、叔叔大爷、大娘大婶过年好,必能讨到一把花生、瓜子和几个糖果,这一路下来,新衣服的兜都鼓鼓的,脸上洋溢着甜甜的微笑。
初一这天大街小巷一派喜气洋洋,人们满面笑容,身穿盛装,见面就是双手合十相互拜年。过年好!过年好!恭贺新禧!恭喜发财!等吉言蜜语,它们随着鞭炮声响彻云霄。中华大地一片喜庆!这就是姥姥那一代人过大年风俗,同时也是我儿时最难忘的年味!
五、弥留中的姥姥
一九六四年春季,姥姥腹部积水,饮食不佳,恶心呕吐,住进了医院,经一
段时间的治疗,虽然暂时控制了病情,但医生还是告诉家人,病人肝病晚期,劝
说妈妈接姥姥回家疗养。回家后姥姥每天都斜靠或躺在她的虎皮褥子上,憔悴的面颊上苍老了许多,本来不胖的身躯,在病魔的折腾下更瘦小了,看上去非常可怜,妈妈经常背着姥姥偷偷地哭泣,我们也跟着掉泪。姥姥好像知道她要归天似的,将自己的装老衣服让妈妈从她的箱子最底下翻出来进行晾晒,晒好后她一件一件的过目,然后她看着让妈妈又一层一层地套好,板板整整地放在自己身边。病重的姥姥从不呻吟,也不喊闹,最后只是默默地躺在床铺上。一天姥姥让妈妈和爸爸给她穿上寿衣,告诉妈妈她要走了,快给舅舅拍电报,晚了就看不到她了。姐姐给舅舅拍了电报,爸妈给姥姥穿上了寿衣,当穿鞋的时候,由于姥姥的小脚肿了,怎么也穿不上,姐姐急得满市买鞋,功夫不负有心人,姐姐终于给姥姥买到了可脚的绣花鞋。妈妈给姥姥穿在小脚上正正好好,姥姥用最后的力气抬起了腿看到了可脚的绣花鞋,高兴地断断续续地说:这鞋真——真——漂亮!还是——我——大外孙女——好!孝顺!说完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姥姥一生爱干净,喜欢穿皮鞋,可是由于不怎么出门,妈妈给她定做的四双小脚皮鞋没穿几回,双双还跟新的似的。姥姥临走的时候,妈妈均给它们摆放在姥姥的棺木里。
我的小脚姥姥就这样不声不响地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喧嚣的世界!
我在梦中看到姥姥在天堂,并且有轿坐,身边有两个小女孩伺候她着。姥姥的小脚在天堂仍然秀气美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