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社会环境,浮躁——或许是该环境下社会风气的真实写照吧。我在以前所作的诗中曾这样写道:“我行走在这无边的荒野,天空漏不下一颗星辰;我闻到来自远方故乡的气息,夹杂在这腐烂的空气。”其实这正是我对这种环境的心曲表达。我们竞相沉浮于物质享受的洪流,激起的却是生活浑浊的浪花;我们不断追逐金光闪闪的财富,而离精神的星空也渐行渐远;我们在自己的表面上种满鲜花,而心灵的深处却是一片荒野。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刘梦溪先生有过这样的描述:“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当然也是一个文化垃圾充斥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形式超过内容的时代,是过去、现在与未来拥挤在一起的时代;或者换一个说法,是过去,现在与未来互相脱节的时代。”此话确实符合实际。在这样一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中,自然是使得我们的生活较之以往愈加的丰富多彩,然而相对地,“多”也就意味着“杂”,接连不断涌入我们生活的新鲜事物日新月异,以至于我们在许多事物上都只有肤浅的认知而缺乏深入的思考,这种情况下浮躁心理的产生也就在所难免了。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倘若无法筛选出那些我们真正需要的信息并保持自身的精神定力,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从而落入俗套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这也就是我在此谈阅读文化经典对于我们意义的原因所在。现在的实际情况是,除了学校的教育安排外,许多人已经很少接触书籍了(我在这指的是实体文本书籍),更不用说文化经典书籍。我究其原因,想到以下几种:或为人们忙于工作,无法抽出时间;或为网络资讯中“文化垃圾”的大量涌入,充占了人们的精神空间;或为各种网络游戏与网络影视的诱惑太多,等等。然而,不管原因如何,我认为归结起来主要是通过如今的网络技术与视觉传媒技术等诞生的一些精神产品其表面上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书籍的吸引力,从而这些精神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书籍。
可是这些所谓的精神产品真的能够代替书籍的精神功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实际上,这种代替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代替,因为人必然需要精神上的需求,至于这些精神产品的内容如何就是形式之外的东西了。而许多网络资讯之所以被称为“文化垃圾”正是因为其徒有形式而内容空泛,但是一本好的书籍其精神内容是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用的。如果把网络精神产品诸如网络小说、网络影视等拿来与书籍做一个比较,那么,前者就犹如一个瓷器,表面纹路精美,内部空空如也;后者犹如一个水缸,表面朴实无华,实则内在充溢。
所以,在如今的环境下,我们反而更应该回归到书籍之中,特别是文化经典,如果能多进行一些文本的阅读那自然是更好。那么,何谓文化经典?“经典”一词,按照以前传统的说法最早是指由孔子整理编订的儒家“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被后世称为“六经”,而后来由于《乐》经不传,遂变成“五经”之说。随着历代学者对经学的不断发展,到了宋朝有十三经的说法,包括为《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一经,学者又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单独抽出与《论语》《孟子》相配研读,组成“四书”,最终才有了十三经。总之,四书五经成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儒家经典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儒家学说已经不适应当下的社会阶段了,但是仅仅从文化角度来看,撇去其外在的框架和一些腐朽的思想,其中的许多核心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传承弘扬的。特别是《大学》《中庸》两篇,可以说是对儒家学说最为精密的论述,也是高度概括,我认为,要想了解儒家思想,要想了解中国文化,此两篇中国学子不可不读。至于其他儒家经典,比如常见的五经,可以稍微略览或了解,换句话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也可以不必去读,实际上,五经的内容是较为庞大的,即使是专门研究国学的专家也难以全部精读,所以对我们来说通读所有的儒家经典确实不切实际。
儒家经典固然是属于文化经典,但是如今所说的中国文化经典其范围已经扩大了许多,即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化典籍,无论是文学作品、史学著作、科技著作等都属于文化经典。而在这我要指出的是,该文中谈到的文化经典范围更进一步,包括古代与近代的全部文化成果,都属于我说的文化经典范畴。且不说近代的,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卷帙浩繁,谓之浩如烟海也一点不夸张。清朝时期整理编定的《四库全书》,迄今为止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书3503种,79337卷,大约9.97亿字,装订成36304册”。四库全书涵盖的范围虽极其广阔,但仍然有些文化经典例如《天工开物》这类科技著作则无法纳入四部中的哪一部。我想说的是,对于这样的文化渊海,任何人即使穷其一生也是难以读完的。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去读,只是关键在于我们应如何选择?例如,梁启超就曾开出了含有160种图书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为青年学生精简成了《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而胡适,林语堂等也开过类似的书目。当然,如今时代已然不同,我们当今所能读的文化经典也相应会有所变化。
中国的文化典籍中,数量最多的当属集部,其中大部分都为古代文人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的学术中,最为发达的学科当属史学;而中国古代艺术中,最为璀璨夺目的当属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由于文学的语言形式容易让人所接受,因此古代文学经典,是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体会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最佳途径。并且,中国古代文学在各个朝代存在着奇峰突起的这种特殊景观,不管是我们所说的唐诗、宋词、元曲还是明清小说,都在其特定的时期达到了艺术顶峰。因此,古代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我们不可不读。其次,在史学方面,由于史学著作的语言要求相对比较严谨,所以中国古代史学虽然内容极其丰富,但是平常人读起来都会感到枯燥,如果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专家,大部分的历史典籍我是并不建议读的。可是所有的史籍都是如此吗?也不是的,在中国古代史学上地位最高,备受推崇的《史记》如果不读也未免太过可惜,《史记》的伟大在这是说不完的,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句话道出了《史记》的特点,因为其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以至于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在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人物、文化史等方面的同时,还能带给我们文学艺术上的审美体验,不得不说是一举两得。另外还有先秦诸子的文章,多为富于思辨气息的议论文,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了深刻的哲思与卓绝的智慧。例如《论语》中体现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例如《老子》最早所体现的辩证思维;再例如《荀子》所提出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作用,又例如《孟子》所倡导的民本思想等等,可谓是个性鲜明,卓异不凡。时至今日,先贤的思想在某些根本方面上所达到的高度几乎从未被超越过。传统发源于此,诸子的文章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根。至于近现代的一些文学大家,如鲁迅,沈从文,林语堂,余秋雨,丰子恺,艾青等,近现代的学术大师,如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蔡元培,陈寅恪等。由于他们都处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因此他们的作品或著作可以说直接沟通了传统与现代,再者他们许多都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师,多读一些他们的书,对于我们更便捷地了解中国文化,启发我们的智慧,扩大我们的视野,是大有裨益的。
阅读文化经典,或许有人认为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语言鸿沟,难以阅读;也或许有人认为阅读这些文化经典没有什么实际效用。对此我想说的是,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之间的鸿沟并不是难以逾越的。现在的学生,只要是接受过中学教育,都有一定的古文基础,阅读大多数的古代文化典籍是没有太大障碍的。即使古文基础实在缺乏的,那么选择阅读近现代大家的作品不也是终南捷径吗?而关于阅读文化经典的作用,虽然表面上看似没有确实的直接的功用,然而就像一些无法直接看到的事物我们也并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一样,文化经典起到的启发智慧,提升思想境界,增强审美能力,塑造品格,涵养性情等作用恰恰是内化于心的东西,我们是无法直接看到的,但是它将会通过我们的言行举止而表现出来。一个人在文化经典中浸泡久了,自然能够洗去身上的浮燥气,从而内心也能够变得更加安静沉着,澄澈明亮。我学习的是工科专业,我的一个老师曾对我们说过:“当你们在这个专业领域内毕业时,你们仅仅获得了该方面的技术与知识,然而却称不上是真正有文化的人。”这句话至今令我印象深刻。而爱因斯坦在《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一文中也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虽然这是对于教育的要求,但同样说明了我们作为社会个体的人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文化经典,对于我们个人的修养而言,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在其潜移默化的濡染中,人的外在气韵与内在涵养就与众不同了,人文于个人之大用,也尽在于此了。
而其对社会,对国家之大用,又体现在何处呢?我认为,从社会和国家这样的大层面来讲,文化经典的作用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上。首先,阅读文化经典对于个人能提高修养,而扩大到社会,则能改善风气。这种风气自然包括多种,如文化风气,学术风气,道德风气等不可胜数。作为一名学子,在学术风气方面我深有体会。不得不说如今的许多大学生,都已染上了浮泛的学风,缺乏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了,然而这并不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想看到的,因此,这也是我提倡阅读文化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的风气是一个社会群体精神面貌的总体反映,而总体的社会风气又能反过来影响个体的精神面貌,倘若大家都能多阅读一些文化经典,对于社会风气就能起到一个良性循环的促进作用。
第二,阅读文化经典,能够提升国民的思想素质。我想这一点是很好理解的,当下我国正处于疫情阶段的时期,而此次疫情作为一个灾难的同时,虽然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揭示的一些社会问题。固然其揭示的社会问题包括医疗体系问题,官僚主义问题等不一而足,可是从疫情产生的原因来看,其实是一个天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如果每个人都能本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尽管病毒仍然存在,但疫情的发生不就可以避免了吗?而注重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其实早在《孟子》中就已经提出,此后也一直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不管是唐诗中王维的辋川田园,还是孟浩然的襄阳山水,抑或文人雅士的居家园林,实际上都已经升华为了一种审美意境,是中华民族热爱自然,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精神的艺术体现。此外,天人之和是一种“和”,人人之和也是一种“和”,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但是这种“和”不是千口同声的“和”,而是求同存异的“和”,理解了“和”的精神,也就能明白我国为何能在国际社会上彰显出大国担当,为什么能有兼容并蓄的广阔胸怀。
最后,阅读文化经典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必要形式。这也是现如今的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力求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事实上,我们一切文化的传承,都是通过教育实现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教育并非只是学校教育,而是广义的教育。我们在阅读文化经典的同时,也是一种自觉接受文化教育的过程。如今外来文化冲击不断,有些人已经在这样的文化浪潮中迷失方向,不学习和传承本国优秀文化,反而将其他国家的一些文化糟粕习来,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若是优秀的外来文化本无可厚非,但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应始终明确本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因此,传承国家文化的重任,不仅仅在于客体的教育,还在于我们主体本身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