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弓江燕的头像

弓江燕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20
分享

《定湖村记》

《定湖村记》

作者:弓江燕

定湖村隶属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韩洪乡镇,位于韩洪乡北部程卫线2.5公里处,东至程璧村,西至杭村、下务头村,南至王璧村,北至郭道镇后兴稍村,海拨高度1221米,东经112º14′,北纬36º39′,紧邻程璧村和杭村,距县城30千米。


定湖村是一个很古老的村落,也是一座充满浪漫诗意而又古韵盈盈的山村。那古老悠长的青石板,以夯土,青砖建成的古屋,风风雨雨数百年屹立不倒,令人产生无限遐思。百年树上的沁香,阡陌纵横百花争艳,远处奇异突兀的山峦,沐浴着阳光,笑靥划开美景,点缀了村庄,也是村里极美的景点。村子依山傍水,树上鸟啭声声 ,路边花儿清艳,照水依依,村舍一片芳茵,十分恬淡,几度徘徊,诗情冉冉,颇有点“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韵味。

定湖村以“湖”命名,一定有它的蹊跷。人们传说上村地下有一湖泊,上村的河水流到务川口就渗入地下,到四湾村时复又流出,所以取名“地湖”,亦叫作“定湖”。

据记载定湖村曾有二大景观。

一谓“天峰寺”,听村里前辈讲,修建于康熙年间,位于村北山腰上,遗址坐北朝南。这里殿宇、楼阁、槐树、柏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古木参天,是村里最辉煌的古建筑物。其中有两颗槐树,柏树分别屹立在寺院的两边,树干高五丈余,挺拔粗壮,需五个成人方能合抱。寺院要攀登87级台阶才可以进入,院内几十平方米都是砖地,地面整洁干净,非常大气,周围用青砖花栏墙围住,古朴又充满意境。

夏季,寺院四围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五颜六色的花草铺满了路面,仿佛一处世外桃源,让人忘却俗世的种种烦恼,内心得到净化。寺院里钟声悠长,空灵,山岚风呼呼作响,鸟儿婉转啼鸣,将人心的污垢涤荡。

寺内 正殿是三间窑洞,构造是窑套楼,一层是三眼窑洞,窑洞上面是楼房,住着德诚,心善两位高僧。殿堂宽大疏朗,供奉着观音菩萨、孔圣人、天宫、地宫、水宫神像。这些神像造型生动,形象逼真,神态庄严,是雕塑艺术家的珍贵资料。楼上的殿堂墙上都有画,东西厢房也特别漂亮,有一间是禅房,也供奉着数座佛像,供人们求神拜佛,是当地居民朝拜的圣地,也是当地少有的人文景观,香火每天都很旺盛。由此可见天峰寺是定湖村仅有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真正体现了村里人的崇高境界。

当年抗日战争,日本鬼子在中国大地上十分猖狂。他们所到之处不管是寺庙还是道观,照样是没有理论和依据的“三光政策”,中国的文物和古建筑物也不知道被他们毁坏了多少?天峰寺也难逃一劫,在炮火中被毁灭。

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时,由于资源有限,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铁矿石和石灰石可以直接取自矿山,焦炭需要烟煤高温炼焦而得,群众上山找矿,他们没有事前侦探的情况下乱采滥挖,破坏了山林植被,村民拆毁了窑洞,历经风雨的古庙天峰寺彻底被毁。因多年失修,寺院破坏圮芟,断垣残壁,石碑,窑房,佛像,古色古香一直闪现在我的梦里。为传承这一文化遗产,保持历史气息,期待着有识之士大力襄助,复原天峰寺以往巍峨壮观的盛世容颜。

二谓“凤凰山” 。定湖村北靠凤凰山,凤的右翅下面是天峰寺 。传说当年有位五台山的云游和尚到天峰寺参学,正值盛夏,途经此山,风景秀丽,野花烂漫,幽静的溪谷里,河水清澈,鱼虾漂游 ,碧波粼粼,大地满目翠绿。俯瞰蓝天,鸟儿展翅翱翔,山坡上几株挺直的松树,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树干直插云霄。风儿一吹,树枝轻轻摇晃,宛如亭亭玉立的舞女翩翩,给人一种入画的美丽感觉。和尚心情特别愉悦,哼着曲儿,顺沟通下,处处鸟语花香,山峦叠翠,沟壑丛生。峰顶,东西两面山形奇特,回环拥抱,一股花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满山遍野的花朵诉说着一座村庄的魅力,浑然的天地构成了惟妙惟肖的“凤凰”,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深沟,大山里寂静阴森,仿佛所有的生灵都未曾涉足此地,和尚不由得全身一颤毛骨悚然,正欲转身,忽闻有呼吸声是那么的清晰,他回头看,不远处有两块巨石上分别卧着两只老虎,花草树木缠绕在石头缝里,互相对视一分钟 ,老虎离去,顷刻间和尚脱口而出,好一个“凤凰双展翅,藏龙卧虎之地啊!”从哪以后这座山便有了这样一个富有吉祥之义的名称——凤凰山。

定湖还有一处宝——文昌楼。始建于清朝,距今200多年。它坐落在村的东南脚上,楼北面的山坡上有座很高的塔,里面放着官衣官帽,底径3米,塔高10米。据传建塔以后,定湖村兴民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故被誉为风水宝塔,惜乎,毁于文化大革命动乱。

定湖村这片热土上,优秀的定湖儿女曾无数次深入敌后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 ,用宝贵的生命和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人生的壮丽篇章。

抗日战争时期,定湖村有很多热血青年上前线。其中杨先珍父亲在襄垣战场上受伤,腰底椎部有个洞,脑,手残废的一共回来三个,其余的都战死沙场。

村民段秉实(1909——),村建党初期老支书,抗日战争开始后南下抗日,后任贵州省地质厅党委书记。

牺牲的定湖儿女,他们虽然不是军人,却用血肉之躯诠释了不朽的中国军魂,他们的人生在生与死的考验中淬炼成钢,他们的灵魂在定湖人民心目中熠熠生辉。

40年代的定湖村,曾经发生过一场悲壮的战争。吴清华(1919——1943),女 ,浙江省平湖县人,共产党员。太岳革命根据地工商业的开拓者,合作社创始人。1943.9月,24岁吴清华受上级党组织的委托到定湖村组织抗日,1943.10.7日,日军突袭定湖一带,为掩护群众转移,吴清华鸣枪诱敌于村前,使全村群众脱离了危险,自己却被日寇包围,身中17刀,壮烈牺牲于定湖河滩,后被太岳区党委任为“著名抗日烈士”。

1944年元旦,“合工队”召开合作社成立大会,群众把吴清华提出的“自愿筹集资金,办好合作商业”这个口号,写成大幅标语贴在墙上,太岳区沁源围困战指挥部将这个合作社命名为“清华合作社”。

2003年,吴清华牺牲整60年,沁源县商贸总公司全体员工投资2万元,率先发起新建的抗日烈士吴清华纪念厅,在定湖村建成。距今78年过去了,每次回家路过烈士幕前,烈士青春灵魂鲜活的存在我的心中,那段豪迈的战争历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军人的血性代代相传。吴清华英雄事迹和卓越的贡献,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永远屹立在定湖人民心目中。

定湖村是一个四面环山,三面有水,北高南低的小村庄。东西两边的山不算很高,从上到下形成“一”字,东西两边各有一条河,供人们吃水。村民们吃的是山上泉眼渗出来的水,也就是山泉水。山泉水直接从山顶留下来,是没有任何污染物。人体喝了这水,不仅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而且不会给代谢造成负担。水源中总有机碳,含磷含量小于1mg/L,天然低氚水,富含天然微量元素,用山泉水泡茶,做食物,味道香甜可口,促进肠道蠕动都有很好的效果。村里有两家粉坊,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粉皮粉条透明筋道,口味纯正,也许是因为水来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吧!

走在乡间小路上,古道、田园、村舍,处处透出柔美的灵韵,典雅脱俗的定湖村犹如一幅静谧的山水画。来吧朋友,这里野味四溢,风景深致,情谊如酒,热情欢迎远方客人与你一起踏着诗韵,一同寻找记忆的流年,这座村庄也一定沾染了慈悲的气息,来过,从此温柔乡里你不再是过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