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时节,周末双休,县文联组织《楠溪江》部分作者赴茗岙采风。窃以为,跟着一帮文人,沾染点文气也好。于是欣然前往。
文化具有包容性,读书会是另一个江湖,文化包容的江湖。教师、公务员、生意人、打工男女,各色人等行走于读书会,一起激扬文字,纵论古今,一起笑傲江湖,快意人生。
是夜,大家夜宿林山“十一间•清苑”。这家民宿前身是民国后期的一所大宅院,宅子主人整整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作了一番改造,打造成藏在深闺中的古式民宿。环顾院内,所有道坦就地取材,清一色用碎石板铺就,院内老式的秋千、磨盘、捣臼,错落有致,尽显岁月的质感。沿墙修竹成排,后庭流水潺潺,闲庭信步院内,动静之间,清幽中透着古意,尽显生命的恬静。
茗岙风光因梯田而闻名遐迩。当年,一位名叫徐道浙的摄影家站在茗岙之颠,无意中拍出惊世之作《晨炊》,一下子惊艳于世,从此揭开了茗岙神秘的面纱。
因梯田风光的魅力,如今当地的民宿迅速升温,除了十一间•清苑外,田中田客栈、山里田边、墟里、锦里、云端上等民宿如雨后春笋,在装修上各有风格,或占踞地利之便,从不同视觉放眼茗岙烟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云遮雾罩烟雨朦胧,一样的让人相看两不厌。
在锦里民宿,懒庸庸地歪在眺台的躺椅上,初冬的阳光柔柔地洒在脸上,捧一卷线装书在手,倦了的时候看一眼田间地头烟雾升腾,看庭前呼灯篱落,瞅一只鸟从光秃秃的柿树末梢飞过,打量一片云从头顶飘过。这个时候,让大脑放空,让心情释怀,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去想。安坐在记忆的时光里,岁月静好,兀自清欢。
茗岙的梯田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田中田”即是梯田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网红打卡点。梯田依地形弯弯曲曲,错落有致,一层层地次第盘亘下来,极富层次感。古人写文章颇讲究章法,好文章须有层次感,讲究层层递进,这样的文章有坡度,平平仄仄,有一种审美感。
农民在梯田中耕耘劳作,文人是在纸上耕耘写作,充其量都是尘世一耕夫。所不同者,前者为物质而耕,后者为精神而耘。所谓“耕云钓月”,实乃人生的大境界。其实,人心就是一块田地,心有多大,境界就有多大。柳宗元是也,姜子牙是也,诸葛亮是也。
冬日微寒,落雪为念。初冬的茗岙,既不寒也无雪,见不到半星点雪花的模样。晌午时分,三五文友信步行走在山涧,沿着梯田野径蜿蜒而上,环顾四望,芦苇和狗尾草在萧瑟的风中摇曳,竟生出些许荒草何茫茫的况味。
梯田之上,青山叠嶂,枫叶正红,层林尽染。山脚下,坡地旁,红彤彤的柿子挂满了树梢,如一树一树的红灯笼,十分惹眼。
层层的梯田中间,间或有几棵树,孤独地守望着田畴。村民就地取材沿着树干将稻草盘成一个个草垛,远看如同一个个蒙古包。田垄里,有村民在烧草木灰,那种久违的乡土味扑鼻而来,仿佛时光又回到了童年。
小雪时节,夜间偎依于“林山•十一间”的阁楼里,独自钻进季节的胡同,安静地听山里的风吹过屋檐下的大红灯笼。四合院里的篝火烧得正旺,不时有火星往上直窜,闲听身边的友人吹着笙箫,一边寂寞地想着心事,写着人间最接地气的世事,实在是一件很惬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