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药师的头像

药师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0/17
分享

探秘老鸦山

透过高楼大厦的缝隙,不远处,隐约可见一座神秘的山,雨雾中、天高云淡时,都显得神秘莫测。

说来惭愧,在遵义生活了31年来了,竟没有去过这座山,也不知这座山的一切。这座山,像谜一样时时出现在眼前,令人生出许多遐想。

几十年来,城市的变化,真可谓日新月异。就拿我现在居住的小区来说吧,以前还是远离喧嚣的农村,现在,已经是遵义的北大门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青山绿水、华灯怒放,繁华而美丽。

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在这座的山的眼皮底下酝酿、完成的。这座山,见证了遵义两城区的过往和现在,也傲视着遵义的将来。

这座山,如一本诱人的书 ,吸引着我们去阅读、品味。

10月3日晨,秋雨绵绵,正值国庆假期。眼看雨雾中的山,若隐若现,更显魅力无穷。

我和妻不戴雨具,冒着细雨,从家里出发,向那座神秘的山走去。

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那片依山而建、红色高大的新建房下面。这里有一方静谧的鱼塘。周围生态良好,负氧离子充足。林中有伐竹声,也有人和我们一样,不畏风雨,冒雨做着自己喜欢或必须要做的事。在一条羊肠小道上,遇到一位捡废铁的老者,知道我们还不知道那上面的房子是什么单位或楼盘时,很是惊讶,然后回首一望,告诉我们:那是遵义十一中,已经搬来好久了。

原来如此!市区学校纷纷搬往郊区,是城市改造升级、拓展的重大举措。前些年,记得遵义四中要搬往新蒲新区时,该校老师集体下跪,不愿搬迁,一时闹得沸沸扬扬。遵义十一中,原址在老城官井路,也是老校了,原来迁到了这里。不禁唏嘘一番!由于是长假期间,学校清净无声,校内阒无一人。

喘息刚定,就闻歌唱声从学校的另外一侧下面传来。寻声望去,见是一家养老院。歌声是从里面传来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在这清幽的环境中,听着这样的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据说,住养老院的,都是些无人照顾的老人,亲人出点钱,把他(她)送到这里,自己去忙自己的事。养老,的确是个大问题。若亲人出不起钱,又不能亲自照顾,老人自己无钱不方便时,够悲惨的。老人有老人的困难,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苦衷,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我和妻说,以后我们绝不给女儿添乱,拖她的后腿,自己活到哪一步算哪一步。也可以住到这样的养老机构去。

养老院的周围有许多民房,但几乎都搬空了,有的墙上、门上还写着红色的“拆”。这是城郊常见的景观了,不足为奇。有位中年妇女坐在搬空的路边房子里,清理着腿上的泥巴,她告诉我们:她家的土地没有占完,舍不得丢,回来多少种点菜。是啊,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对土地是有感情的。如今,为了城市的建设,被迫放弃土地,迁到了小区居住,但农民情结,难以断舍离。

霏霏细雨,仍滋润着这里的一切。后面的山,深不可测。在路口遇着一位小伙,他见我们不识路,就指引我们:走右边,可达泥桥;往左边,可去忠庄。

其实,我和妻的方向感都不强,常常分不清东西南北。但凭着感觉,走左边,才是我们需要去的地方。

我们沿着养老院后面的乡村公路,向着左边山上走去,向着未知和神秘进发。

也许是这里的住户几乎都搬走了,又是雨天,这条路,干干净净的,没有车辆和行人。

真难得有这样的路啊。这些年,这样的路,越来越难找了。大大小小的路,都被车辆和蚁群般的行人挤占了。走在路上,有时担心往来的车辆,提心吊胆的。

能放放心心的走一段路,真好。

正在享受这种舒服的感觉时,听到了车辆的声音,越来越近。妻说:真经不起表扬,刚刚还在点赞无车,车就来了。

原来,有一辆工程车正向我们驶来。还有一辆长安车也从身后来了......

看看手机上的信息,有些地方,已经拥堵不堪了。国庆出游,几乎等于添堵。我们不喜欢添堵,只好选择相对不堵的地方。这里有高大的松树林,但依然遮挡不住山下的那条高速公路,馒头一样的小车一台接一台,不知连接了多远。高速公路的周围,高楼鳞次栉比。远处,仍是高高低低的楼房,有的耀眼,有的朦胧。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地面,也有些微微的颤动。虽处森林,尘世依然随眼可见。我们极目寻找家的大概地方,只能是枉费功夫了。

又走了许久,大概到了半山腰了吧,见几个工人正穿着雨衣在路边安装防护杆。此时我们才知道,刚才那辆工程车,就是专门打孔的。孔打好后,工人们把杆装进孔里,然后用水泥封住,这样就牢固了。

前面,又有岔路了。右边,有个庙子,好像还有香火;庙子下面,也有一方鱼塘。那里有人垂钓。塘边停了一辆长安车,正是刚才超过我们前去的那辆。

妻说:左边有防护杆的路,肯定是主干道,我们就沿着它走。具体能走到哪里,心里没底。但就我们的脚力,肯定不会走出遵义,放心的走就行了。

雨已经小下来。这种毛毛雨,在森林里,对人体根本就没有大的影响。

这里的森林更茂盛,大树脚下是小树,小树下面是杂草,整个林体,几乎密不透风。里边,深邃、莫测。几日的雨,洗得整个山都清新极了,氧气也充沛。我们丝毫不感觉累。

突然,妻“咦”了一声。我以为是发现了蛇之类的东西,高度警惕起来。原来,前面的一块石头上,有一大一小两朵菌。妻趋步前去,捡起来仔细辨认,坚持要拿回家去做来吃。显然,这两朵菌,是刚才那几个安防护杆的工人丢在这里的。看看外观,也不鲜艳,但不知叫什么名字,能不能吃。吃蘑菇中毒的事,听说过不少。我建议不要,怕中毒。妻坚持说这种菌没毒,她认得,坚持要拿回家。我也只好由她。

不知不觉,就到了高处的垭口了。左右,是深邃的高山森林;后边,也是深邃的山林。前面,好像要下坡了。我们到了哪里?不清楚。乡村公路,水泥路面的,到这里,仿佛也到了尽头。接下来的,是毛路。

我们环顾周围的森林,阴森森的。这里没有人影,没有狗吠,静得出奇。

这时,我忽然发现路边有块石碑,上面有字。凑近一看,上面写着:遵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红花岡、老鸦山红军战斗遗址”。下面是“遵义市人民政府  二00三年十二月五日公布”。最下面是“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政府  二0一三年重立”。

“红军战斗遗址”啊,我们不禁变得肃然。

记得9月30日,即“烈士纪念日”那天,我们还举行了庄重的仪式,向烈士默哀致敬。

这个遗址,我依稀记得名字,但没想到竟在这里。我们误打误撞的,居然来到了这里。

为了重温历史,加深印象,我快速地在手机上搜索,大概内容如下:红花岗,位于遵义湘江西侧,海拔1002米,与之相比邻的老鸦山海拔1053米。红花岗、老鸦山巍峨险峰,可以鸟瞰各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续遵义府志》载:“自咸丰甲寅以后,皆易作营垒,驻要兵,旌旗卷舒,画角鸣咽”。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石达开部,据守此地,箝制清兵

1935年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二渡赤水,攻克娄山关,回师遵义。28日上午,国民党中央纵队司令吴奇伟率两个师从贵阳驰援遵义黔军。红一军团据红花岗与敌九十三师激战5小时,将敌击溃。红三军团与敌五十九师在老鸦山反复争夺,鏖战竟日,敌终未得逞。红军分路包抄,奔袭忠庄铺吴奇伟指挥所。吴奇伟慌忙夺路突围,向南逃窜,红军奋勇直追,直指乌江岸边。吴奇伟带数十官兵仓皇逃过江,便砍断浮桥缆索,致数百名正在过江之敌坠落江中,尚在北岸集结待渡的一千八百名残敌,全被红军俘获。战斗中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和十团参谋长钟伟剑英勇牺牲。邓将军是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最高军事指挥员。这次战役史称遵义战役“遵义大捷”,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1958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来到遵义,同全市青少年一起,登上红花岗植树造林。当年的战场,而今绿树成荫,蓊郁苍翠,胜似往昔。1980年,遵义市人民政府将老鸦山、红花岗红军战斗遗址定为遵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

从现实走进历史,又从历史回到现实。我们知道,遵义号称会议之都、转折之城。但当年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最后兵败大渡河,与红军不可相比。而中国工农红军由“遵义大捷”开始,逐渐走向胜利、走向成功。

红花岗、老鸦山,是“遵义大捷”的主战场!可以说,这个主战场,是这个转折之城的关键转折点!

老鸦,俗称乌鸦,被民间视为不祥之鸟。乌鸦出没之地,被视为不祥之地,阴森恐怖。

而此时,我们站在“老鸦山红军战斗遗址”处,环视四方,不仅没有不祥之感,而且升起的是崇敬之情。红军烈士们,为了中国人民、为了遵义人民的翻身解放,牺牲了生命,长眠遵义这块古老的土地。愿烈士们永垂不朽!

今天,为了遵义的建设,许多人也在作出牺牲,比如前面说过的学校、农村拆迁户......

所有的牺牲,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种牺牲,何其崇高、必要、壮烈!

青山无言,心中有数。我们终于明白,这座神秘的山,叫老鸦山;老鸦山的神秘处,除了它有完好的自然生态外,主要在于它有着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价值。

它犹如一为历史老人,见证了遵义的历史、现在,也将见证着遵义的未来。这样的历史老人,绝不能让其淹没于城市化建设的滚滚洪流中。

雨,全停了。

我们这两个微不足道的小生灵,又走过约100米长的毛马路(那边又接上了水泥路),从莽莽老鸦山的另一侧下山,走出幸福村,来到桃溪寺,前面就是忠庄了。看看时间,共花了5个多小时。湿衣,已被身上的热气蒸干。

回望身后的那座山,既神秘又透彻......

近日欣闻,遵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贵州省政府批复,大致范围是:“东起内环路,南至老鸦山山脊线,西抵府后山山脊线,北达凤凰山山脊线,总面积约4.67平方公里。划定老城、高桥2个历史文化街区,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68.67公顷,高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9.27公顷。”

神秘的老鸦山,将永远屹立于高楼大厦之间,如一道天然屏障,护卫着“遵道行义”的老区人民,关注、铭记着遵义的沧桑巨变,供人们游览、瞻仰、品读......


我也说几句1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
最新评论

感谢老师!

药师   2018-10-17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