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竹梅的头像

竹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8/09
分享

我在柳江求学的日子

1988年八月的最后一天, 17岁的我揣着录取通知书、背着行囊,打算渡花溪河,经花溪场镇,去柳江求学,却被前一夜的暴雨引发的洪水拦在了渡口边,不得不折回,绕道东岳乘车去柳江,却又因人满被甩在招呼站。我和母亲不得不用两只脚丈量这段公路的长度。

这一段15公里的公路,虽然掩映在青山绿水中,但对于稚嫩肩膀上压着四五十斤行李的我来说,那是很漫长的。这一路走来,我们走走歇歇,到达花溪场镇时,集已散、人已空,好在路边有一家小餐馆还在营业。一碗豆花、一人一碗白米饭,简简单单吃过,继续往柳江而来,紧赶慢赶,赶在当天报了到。母女俩挤在没有蚊帐的床上,与蚊子战斗了一晚上,第二日在教学楼前分别,我开启了高中求学生涯,而母亲步行回家。

生下来、活下去,是生活二字拆解解释,却又包含了许多的选择。既然选择了求学路,就得付出与同龄女孩不一样的血汗,不但要顶得住农村婆婆大娘的闲言碎语,还有长舌妇们的瘪嘴和吧唧嘴,在“一个女孩儿读再多的书有什么用,以后还是别人家的人”“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个女孩儿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要读来去当官”的质疑中坚持,在同村同龄女孩的谈婚论嫁声里坚定,在玉屏山的春夏秋冬四季里看花开花落。炎炎夏日、数九寒天的假期里,独自走在八面山上的羊肠小道里,总感觉自己很无知。外面的世界清晰地印在在书本里,而我的眼里只有八面山、玉屏山和传说中的瓦屋山,我很想到外面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不是跟玉屏山、八面山、还有传说中的瓦屋山一样,有着绿意盎然的森林,淳朴得守旧的老乡,还有那摔在石头上响彻四周的飞水岩(瀑布)……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柳江,除却洪雅林场的建筑,杨村河两岸的房子大都是小青瓦,曾家院里驻着区医院,吊脚楼上住着林场职工,吊脚楼下的大榕树望断了柳江的人文,迎着风雨,看着烟雨人家。

学校是一所依山而建的阶梯式学校,进了校门,一条宽约2米的水泥路顶端是石阶,石阶直达山顶,两边分布着教学楼和教师、学生的宿舍,还有图书馆、厨房、礼堂和地震测报室,最高处是教学用的操场。水泥路两边的操场还未完全平整,堆放着煤炭和一些建筑器材。当时的柳江中学设高中部和初中部,面向全县招生,初中部的每个年级招一个班,教学水平在全县是数一数二的;高中部每个年级招两个班,而体育在全县影响较大。学校的教学楼有三层,初中部在底层,二楼、三楼则是高中部,每层有教室3个,教师办公室位于每层教学楼西侧的楼梯口。后来,为了解决学生洗澡的问题,在校门东侧的操场上修建了浴室。

最有趣的是每天早操,十分钟的起床铃,每个人都匆匆忙忙的:脚手慢的,干脆就不洗脸、不漱口,直接去操场了;脚手快的或提前起床的,匆匆漱了口、洗了脸,一阵小跑就上了山顶。偶有自己不用上早操,就站在一旁,看着手忙脚乱的室友,听着盆和盅乒乒乓乓的演奏,免不了捧腹一番。这里的石阶跑起来发出的声音跟别处是不一样的,“砰砰……”的响声在两边的树林里回荡。有同学说,刘先进老师在建地震测报站时,在地下埋了管网,石阶下是空的,所以才有这“砰砰”的声音,但不知真假,只是测报室确实就在附近单独的一栋房内。只因喜欢这干脆利落的“砰砰”声,我爱上了早操,

冬天的柳江是要下雪的,只是水泥地上没有积雪,但有冰凌,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而且有些打滑。雪压得宿舍前的树枝成了一张弓,如棉一般堆在粑叶上一大捧,又在路边的小草上星星点点。银色的世界里,三五只黄莺在草丛里觅食,试探着找寻我们掉落的馒头屑,调皮的同学捧起粑叶上的雪,抟成一个弹儿,悄悄地放入另外一个同学的背心,看着同学不停地抖擞身体,发出幸灾乐祸猪叫般的笑声。

下午放学后,通学生回家吃饭了,而住校生有两三个小时的空档,男生们三五成群聚在教室里下棋、吹笛子、谈学习,或组个球队到山顶上操场打比赛;女生们则邀约三五从榕树下走过,踏入老街,去供销社买运动衫、鞋袜还有香皂、肥皂,还有女孩子的日用……还有的去校门口花上一毛四买一两瓜子,坐在校门口的沟边一边磕瓜子,一边看书。我喜欢带上一本书,穿过田野里的那条通道,横过洪(雅)高(庙)路,到柳江河边上,找一个脸盆大小的石头坐下,听着水声,闻着泥土的芬芳和草色清香,读着书、背着历史知识,直到传来学校晚饭的钟声,才懒洋洋地站起身来,望望暗淡下来的天空,意犹未尽地回学校去。

夏天有午休时间,我没有睡意,就在床上翻着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二十四史,或《红楼梦》或《三国志》……看到精彩处,记下三两笔。没书时,自己也学着写点什么,记得曾把听来的八面山尖峰古城农民起义的故事,整理了10余万字。这些文字在三五个较好的同学中流传了一阵儿,后来流落到哪里,就不得而知了。

学生时代的生活里,没有忧愁,只有憧憬。一河水,就能把三五个同学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诗词歌赋地激扬文字,海阔天空地说理想和未来。少年的理想都很伟大,雄心磅礴,都有一代枭雄的潜质,只是不知前进的艰难,生活的不易。

高中毕业离开柳江,当年约定20年一聚的同学会也因各自东西而搁浅。我虽多次光临柳江,也只因公去了柳江中学三四次,却是匆匆忙忙。不久前,因公去玉屏山,搭乘玉屏山旅游公司总经理巫炳松的顺风车,得知我是从柳江中学毕业的,他建议说:“你该回去看看,那里已经没有柳江中学的原来的样子了,现在改建成洪雅党校了,那里集行政教育、会议、食宿、图书馆、专家楼等一体,目前正在建设史志馆,综合性非常强,校园环境非常好。真的,你该回去看看……”说话间,巫总一连接了几个电话,都是预定党校教学楼、食宿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