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芳华的头像

张芳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28
分享

老来倍感父母恩

我的父母亲一生共养育了八个儿女。正是有了父母亲那种最无私最纯洁最彻底的付出,我们才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幼到熟,从弱到强地一路发展而来。父母俨如两座巍峨的高山,不仅是我们永远的依靠,更是我们永远仰慕的高峰。父母就像一片汪洋大海,不仅永远荡漾着浩瀚的恩波,更是永远温慰我们的博大怀抱。虽然父母已经先后离我们而去,但那两座高山,那一片大海,却早已化作天地间永恒的丰碑。

对于父母的浩荡大恩,我们纵然有千言万语,也诉说不完;纵然用百杆巨笔,也书写不透;纵然有再大的孝心,也报答不尽。做为普普通通的农家百姓,又赶上当时那个经济困难的年代,要养育四双儿女,其饱受的艰辛磨难可想而知。鉴于此前我已不止一次撰写过相关的文章,故不想再作简单的重复,而是仰慕着天地间那座永恒的丰碑,潜心品读起了镌刻在上面令我们受益终生的父母育儿之道。此道之丰厚,之深邃,令我愈读愈感到父爱母爱之伟大无比,尤其是碑上“养、教、慰”三个大字,金光闪烁,熠熠生辉,每每都穿心透骨般地震颤着我的灵魂。

所谓“养”,生养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说来轻松,谈何容易!父母在孕育八条生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尤其是母亲所承受的重负,其在生儿育女每一轮回中所屡屡忍受的苦痛,是不言而喻的。此等在我们长大成人乃至为人父母之后感同身受中的体会,简直深刻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除了母亲在怀胎我们期间诸多不堪忍受的生理反应,更有当时因客观条件所导致的额外负担频频累加于母亲之身。在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天性善良的母亲,总是要把有限的细粮油物等好一点的饭食,优先省给年长辈尊的我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娘,以及作为家庭顶梁柱的我的父亲;其次则要省给相继出生的我们兄弟姊妹。她每每都把粗粮、糠菜等劣次食品留给自己,即使身怀六甲之时亦不例外,而胎中的我们所吸吮的,则全是娘身上的精华。记得鲁迅说过:“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这岂不恰恰正是对母亲的生动写照吗?我们在母体内喝的是娘的血,出世后吃的是娘的奶,紧接着又吃娘克扣自身省下来的精细食品。我作为长子,在父母那里所得到的宠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我人生的每一阶段所领受到的父母之爱,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由于我幼时身瘦体弱,胃口奸馋,为保证我的营养,母亲总是变戏法般地给我做最合口最好吃的,并且巧言相哄,一口一口地喂食,直到我腹饱兴尽为止。在父母眼里,儿女就是他们的心肝宝贝。他们对儿女的呵护和疼爱可谓无处不在。不管他们手头多紧,家中多难,都要千方百计保障我们的基本需求。总难忘,当年那个饥寒交加的严冬,母亲顶风冒雪去到北关菜区捡回人家丢弃的白菜叶,再经其精心清洗和熬煮,而为我们填补了急需的营养。父亲则在那个青黄不接的荒春,求亲借钱,拉起地排车,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远涉至数百里外的皖北亳州,买回廉价的地瓜干,从而缓解了我们的饿腹之饥。

再说穿衣。虽然当时棉花和布料极其匮乏,但为让我们免受风寒之苦,母亲硬是七拼八凑地四处筹集原料(包括在棉柴上反复捡拾烂姜一样的花瓣,翻箱倒柜打兑破棉衣、旧棉套等),纺花织布,缝补浆洗,为我们做出了一件又一件、一双又一双温暖可体的衣裳和鞋袜。家境的贫困,逼着母亲不得不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我们年龄的增长,循环往复地频频采取单改棉、棉改单,里外翻,以及兄传弟,姊传妹的轮番接穿的办法,来解决我们的穿衣问题。在母亲不厌其烦的巧手操持下,虽然我们的衣着是那样的简朴,但却又是那样的干净与实惠。尽管父母亲手头艰窘,但逢年过节或遇有抛头露面的时机,亦总会尽最大努力让我们穿上新衣、新鞋。每临春节,一个个冰冷刺骨的冬日,一个个彻夜不眠的通宵,外面刮着凛冽的寒风,屋内点着微亮的油灯,床上坐着一刻也不肯停歇的母亲。就这样,她老人家每每都要忙到大年五更。当我们一个个穿上新衣新鞋齐刷刷站在父母面前的那一刻,全家人立刻都沉浸在了浓郁的幸福之中。1966年“文革”期间,正读初三的我要去上海“串联”,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母亲闻讯,立刻把她亲手织好的一块条纹色崭新布料拿出来,请集上的裁缝为我量身制作了一条西式裤。那是我第一次穿西式裤子,穿在身上,既舒适,又美观。是母亲的心血,母爱的温度,才把我滋润得如此体面与风光。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伴随着母亲飞针走线为我们缝衣做鞋镜头在脑海里的频频再现,唐代诗人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亦再次在我的耳畔回响。虽然我们的吃喝穿戴早已是今非昔比,但却永远也忘不了当年“慈母手中线”给我们缝就的温馨与温暖。

所谓“教”,即为父母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所履行的教育引导之责。《三字经》中的“养不教,父之过”,正乃此意。我的父亲母亲全都出身于“老门老户”的传统人家,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是“孔孟之道”和中华传统美德的忠实践行者和传承者,故而父母在对我们的教育中亦顺理成章地秉承了“仁、义、礼、智、信”之传统理念。从我们刚刚懂事的时候起,父母亲便言传身教地经常向我们施以诸如尊老爱幼、孝悌仁爱、和睦礼让、诚实守信等类的思想教诲。可以说,我们身上现存的诸多优良品质,大都是从父母那里传承而来的。难怪多少年来邻里乡亲时常在我的父母面前赞叹:“恁家的孩子都那么知情达理,也不知恁是咋教调的!”与此同时,父母亲特别注重对于我们的文化教育。这当然是有理可循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位聪慧好学之人。他有一位自强自立酷爱读书的父亲——我的祖父幼时家境一贫如洗,上不起学,便倚在村东学堂的门窗外旁听,久而久之而学会了“四书”“五经”。父亲同样亦是一天学未上,完全靠自学,而成为了一位知古晓今能写会算的文化人。凭其文化功底,他曾多年担任生产队和生产大队会计等职。他深深懂得文化的重要,他尤为珍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优越教育条件,他一心要把我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于是,在我刚满七岁那年,父亲便毅然把我送进了本村小学的大门,继而使我一路骎骎而上,从初小到高小,从高小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直至后来因“文革”之故而不得不停止了进入大学的脚步。十余年的读书生涯,处处都充满着父母亲的满腔希望,充满着父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充满着父母亲艰难困苦的付出。尤其令我刻骨铭心的,当数我在菏泽二中读书时那段艰苦岁月了。不管当时的生活多么困难,父母亲供我上学的决心却从来都没有动摇过。他们纵然是节衣缩食,哪怕自己吃糠咽菜,也要让我在学校吃饱肚子。除了每学期要用家里的口粮换成粮票交给学校食堂,每周母亲还要专门蒸出足量的净面馍让我带到学校。最最困难之时,为了全家的吃喝,为了我的学业,父亲不惜卖掉了母亲心爱的衣橱和遮风挡雨的房瓦。自那之后的若干年里,父母又供养我的三个弟弟相继读完了初中、高中和中专,这期间父母亲所付出的艰辛和磨难真是一言难尽。由此父母亲曾频频遭来周围人诸如“上学遭罪”“读书无用”等各种各样的耻笑和非议,然而父母亲却始终坦然以对。为了儿女的成长,为了我们的前程,他们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再穷再难也在所不辞。大年初一,父亲将亲笔书写的“门前车马不为富,家有读书不为贫”的春联张贴在大门上,以此激励我们的意志,亦强化他们矢志不移培育我们成才的坚定信念。犹如毛泽东所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一样,没有文化的人则往往会陷于平庸之境。正是由于父母亲当年明智的决断,我们兄弟才一个个插上了文化的翅膀,冲出了平庸的窠臼,从而各得其所,成为了父母所期望的有用之才。在当年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能够具有如此高远境界和顽强毅力的父母是屈指可数的,而他们这样做的效果,绝不仅仅造益了家庭和子女,其对于国家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亦不容小觑也!写到此,我忽然想起了著名作家路遥的求学经历。从小父亲将他过继给了伯父,伯父没有孩子,收养他的目的仅是为了养老送终,让他上学的目的,则是为了能认得“工分”(当时生产队发的劳动报酬)即可。故当他刚读完小学,伯父就命他停学回家。后来经他苦苦抗争,并自求小伙伴的家长帮忙,才得以重新入学。若非如此,中国岂不会少了一个大作家!由此我想,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比路遥幸福多了,因为我有一对深明大义,目光高远,时时为子女前程着想的父亲母亲。

所谓“慰”,则是父母亲在儿女人生历程中时时处处所给予的贴心慰勉。这种慰勉贯穿于我们生命的各个阶段,即便是父母已经逝去,这种慰勉兀自永远无时不在。多少年来,父母亲无所不至的关怀和抚慰,始终都紧紧地伴随在我们身边,由此而带给我们的舒心、温暖与幸福无时不在。俗话说,“人老易怀旧”,在我年过大半生,父母皆已离去之今日,那一件件历久弥新的往事,总在我的眼前频频浮现——1963年9月父亲从乡下家中送我去菏泽二中报到,我们爷俩一路上谈笑风生,但当办完入学及住校手续,父亲即要返回的时候,我忽然恋恋不舍起来,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顿时觉得好像没了依靠。望着眼泪汪汪的我,父亲语重心长千叮万嘱。那一刻那种父爱如山的感觉,一下子定格在了我幼小的心灵里。1969年,高中毕业刚刚回乡的我,曾一度陷于彷徨之中。是父亲母亲的贴心慰勉让我迅速摆脱茫然,振作起了奋起向前的精神。在之后相继担任本民办教师、大队干部、公社临干期间,均得到了父母亲温情的鼓励与支持。1975年11月,我被选拔为“三不脱离干部”(1978年转正)而光荣参加工作。父亲一方面由衷地为我而高兴,一方面又时时关心和鼓励着我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当我在公社团委书记、管区书记、党委常委等岗位上不断创出优异成绩的时候,他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每当我回到家中,他总会问长问短,还经常据其所见所闻,对我的工作给予有益的提醒,从而为我的进步与成长提供了潜在的动力。

都说男主外女主内,而我的母亲却是一位内外兼顾落落大方的伟大女性,几十年来我们从她身上获得的疼爱与慰勉更是数不胜数。在父亲身患中风瘫痪在床的七个年头里,我们兄弟姊妹八人轮流陪护从无懈怠,可母亲为了减轻儿女们的负担,尽管年逾古稀却依然坚持陪伴我们的每一班岗,他时常担心会因此影响我们在单位里的工作,或者怕误了我们个人之事,故而经常以有她顶着为由,让我们尽管放心。虽然我们谁也没有轻易依着她,但她老人家疼爱儿女的那颗火热之心,却一刻也没有止熄过,她对于我们的关爱与慰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我担任曹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期间,她经常嘱咐我“要像老包那样当个好官、清官。”当她看到老百姓给我送来那块“新时代包青天”牌匾的时候,脸上立刻溢满了欣慰的笑容。诸如此类的温馨故事不胜枚举,父母亲对我们的贴心慰勉,早已渗透于我们生活与事业的每一个瞬间:当我们认知懵懂无所适从的时候,来之父母亲的开导与指教是那样的及时;当我们有了成绩获得进步的时候,来之父母亲 的鼓励与鞭策是那样的温馨;当我们遇到挫折遭受委屈的时候,来自父母亲的体贴与抚慰是那样的暖心;当我们因难解之题而纠结困惑的时候,来自父母亲的释疑与解惑是那样的可意。父母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温暖,太多太多的关爱,太多太多的激励,太多太多的抚慰,太多太多令我们享益终生的无价之宝。

十八年前,我曾撰写过一篇题为《父亲留下无价宝》的怀念文章。十五年前又写过一篇《母爱无边》。当时父亲已逝,而母亲健在。如今母亲也已仙逝了三个年头。古人早有“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情月长圆”的慨叹,而如今我却更有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伤感。多好的父母亲,说走就走,而且走了永不回返。尽管我们在父母有生之年亦竭尽了孝敬之心,尽管二老的晚年亦充满了融融的天伦之乐,但父母匆然离去所带给我们的无限伤悲与缺憾,却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弥合的。此时此刻,我是多么的思念生我养我育我的父母双亲;多么的眷恋生活在父母温暖怀抱里的绝美时光;多么的期望父母亲能够重返人间,与我们永久相伴;多么的想对父母二老说一声:“这辈子做您的儿女还没有做够,央求您下辈子还做我们的父母。您的恩情我们没有报完,央求您再赐给我们报答的时间。”

岁月匆匆催人老,老来倍感父母恩。千感万谢,归根结底,就是要永远铭记父母的慈爱深情,永远缅怀父母“养”“教”“慰”之大恩大德,永远继承父母的遗志,永远将父母留下的无价之宝世代相传。愿父母亲这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