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侯子君的头像

侯子君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108/12
分享

笔走风雷,墨彩流荡 ——秦棠先生和他的书画艺术


阳春三月,正是莺飞草长、春花烂漫时节,已故当代名家秦棠先生书画展在兖州博物馆举办。展厅内,一幅幅构图奇峻,意境深邃的画作如宝剑出匣,光芒四射

这次展出的九十余幅作品,多数为作者创作的雄健放逸,气势豪放的大写意花鸟,还有一些如刀刻石勒,犷率硬朗的书法作品以及逸笔草草格调清新的册页。另外,作者青年时期绘制的功底扎实的人物画作品以及与晚年风格截然不同书法作品,也十分抢眼。这些作品基本上能彰显秦棠先生植根于师古人、师造化后大胆创新而形成的绘画语言、艺术风格的内在理路,令在场的艺术家和书画爱好者大饱眼福、叹为观止。

好画是能够经受历史考验的,能够真正留存在艺术史中的,秦棠先生的书画作品,就具备这样的品质。

“余本作画不拘形,点线符号现精灵。朗朗乾坤腕底出,管他东西南北风。”

——秦棠先生题画诗

 

著名书画家李宝亮先生、徐叶翎先生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济宁某文化部门一次笔会中秦棠先生的风采依然记忆犹新。当时汇集了很多书画名家,大家围在一个礼堂里的一个巨大的组合画案前涂涂抹抹、聚精会神地创作。秦棠先生画的是他拿手的大写意花鸟,与其他人的做派截然不同。那时的秦棠先生,正是盛年,身材颀长,长发微卷,飘飘然若神仙气概。只见他缓步走到画案前,手持提斗笔,饱蘸浓墨重彩,神采飞扬,激情澎湃,身形时伏时仰,大开大阖,第一个线条就触天接地,贯通整个纸张。顷刻间,铁笔铁线、苍劲厚拙、浓艳明快的一幅梅花就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其粗狂的笔法、浓烈的色彩、大胆的构图、不拘物象的造型,令大家瞠目结舌,纷纷称奇。那时是改革开放的初期,艺术交流活动不太多,艺术形式还不象现在这样丰富,秦棠先生还在汶上一中作美术教师,人们对秦棠先生和他的大写意还不太熟悉。

一位年轻的画家吐了吐舌头,问徐叶翎先生:“从未见过这样画画的,我是否可以也可以这样作画?”

徐叶翎先生回答:“暂时恐怕还不行。秦棠先生能形成这样的风格,是和长期的艺术实践分不开的,他的画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的确如此,秦棠先生的大写意,是其数十载学习苦练和积累奠定的,是颇具形式美的作品,已经达到情与境会、意与象通、“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旨趣。

秦棠画鹰、画牛,墨黑一团,那墨团中分明凝结着鹰的雄风、牛的倔强;秦棠笔下的纯用焦墨入画,以行草作干,虬枝劲展,参差交错,愈显得杆似铁铸,冷艳飘香,不论红梅、白梅,上插、下垂,皆尽其妙;秦棠还擅画藤本花卉,如藤罗、葡萄、凌霄、牵牛、葫芦等,藤蔓皆以狂草入画,似金蛇狂舞,泼墨大写,乱中有致,赏心悦目,使人心旷神怡;再看秦棠先生笔下的小动物,更是神奇,不经意的一点一垛,笔简形出,玲珑剔透。如蹲在葡萄架上的小松鼠,站在枫树上的蜡咀,荷塘中的翠鸟,喳喳乱叫的麻雀,闹梅的喜鹊,刚出壳的毛鸡,横涂竖抹,两三笔即呼之欲出,惹人怜爱。先生画的珍珠鸡更是独具匠心,先用水点,再以淡墨泼出,清新华滋,韵味无窮,妙趣横生。

人们真正认识秦棠先生的绘画是他独立完成的、镶嵌在济宁文展馆东墙的一幅丈二的巨幅花鸟画。据说那次参加创作的人也不少,别人画画,他却一点也不慌,很多人认为他到期交不了稿子。到了临交稿的前两天,他才开始创作。作起画来成竹在胸、酣畅淋漓、一气呵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秦棠调到兖州一中作教师。之后的日子里,秦棠先生的艺术创作进入井喷期,开始在国内备受瞩目。书画作品曾多次入展全国、省展,并屡次获奖;数百幅作品出版发表在专业刊物上。部分作品被文化部、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鲁迅博物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基金会及国外友人收藏。

 

 

 

“大圈套小圈,圈圈多自在,要知圈中乐,须从苦中来”

                      ----秦棠先生题画诗

这首“圈圈诗”非常著名, “圈圈”成了他刻意创新、夸张变形、抽象造型的高度简练的彩墨符号。大圈小圈重复套叠、辅以纵横交错的点线面,就成了他一幅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图画。圈圈的色墨变化,可以呈现为荷、石,也可衍成牵牛花、牡丹花、芍药花或神气十足的大公鸡、奔腾的骏马、偷油的老鼠。

但是,画好这些圈圈谈何容易,这些几乎能代表秦棠先生风格特点的圈圈,凝聚了他毕生的心血,把传统和现代紧紧联系在一起,化繁为简,抛弃了琐碎繁杂,皈依了单纯和纯粹。

秦棠先生一九三六年出生于兖州新驿镇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其父亲的熏陶,学习书法,父亲的书法很棒,对子女在书法学习上要求非常严格。他刚开始学写字的时候,父亲常常悄悄在他身后用手抽取他的毛笔,以观察他握笔紧不紧。又常常以“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古训来教导他。他最初在大楷上学颜真卿柳公权,小楷学赵子昂。后来又在魏碑上下过苦功,十岁的时候,楷书已写成。逢年过节就能替父亲给街坊邻居写春联,还有不少找他写中堂挂对的。他总是来者不拒,孜孜不倦地挥豪,就这样初步打下了深厚的书法功底。

由于字写得漂亮,在小学、中学和师范中秦棠都是班里的“一只笔”,并且开始广涉篆、隶、真、行、草各体。秦棠先生的书法造诣是很深的,这次展览中有一幅作于一九七三年的主席的《咏梅》,用的是舒同体,秀逸儒雅、浑厚华滋,和后来的古拙朴茂的风格截然不同。中年以后,为了和自己的画搭配,秦棠开始学吴昌硕,行草书法气酣势疾、雄浑遒劲、韵味沉厚,极富个性。其实,单论书法,秦棠就是一个大家,甚至水平不低于他的绘画。扎实的书法功底给他的绘画作品注入了古朴潇洒、神形兼备的个性风格,书画名家刘曦林评论说他的有些作品“墨干纵横,色点批纷,受吴冠中影响而笔力过之”,就是这个原因。

上学期间,秦棠又爱上了画画,一有空余时间就画,省吃俭用有了零花钱就买美术资料。由于字写得好,再加上会画画,学校的画刊、黑板报几乎都让他一个人承包了,整天画个不停,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考入曲阜师范学校以后,他很荣幸成了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孔端甫先生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书画水平突飞猛进。孔端甫(19141993),著名花鸟画家。对山水、花鸟、人物、书法、文学均造诣颇深,大量作品参加山东省历届美展及全国美展,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孔端甫教学有方有很多出色的弟子,秦棠属于佼佼者。秦棠跟随孔端甫不但学花鸟画,还学了素描、水彩、人物,逐步形成了造型准确、章法严谨、笔墨洒脱、意趣隽永的艺术风格,将来美术创作打下了深厚扎实的基础。工作后,秦棠更加勤奋自学,几十年来无一日无画。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认真临摹八大、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等名家的画作,他后来的画作,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深厚传统功底。

师古人自然重要,但师法造化则更加必须。历代有成就的画家都奉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做法。他一直坚持带着一个速写本,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观察的细致入微,并随时记录。徐叶翎先生曾经见过他画的速写,造型相当准确,与他的创作的去掉它的物理原性,从神、意、情的理想角度感受的作品并不一致,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他能得心应手画好作品的基础。

读书则是他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他常说,术是精神产品,一定要给人精神上的东西,因此画家自己精神境界不高是不成的。有些画家舍本逐末,只是追求技巧,不知道多读书才是根本的变化气质之道,才能够提高画的精神气质,这样的艺术不会走得很远读书涉猎很广,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并不只限于画谱、画论一类的书。

秦棠早期亦有兼工带写的作品,同样精彩绝伦,比如这次展出的作于一九七八年的《千帆入云霄》,表现的是一位水乡姑娘驾舟打鱼的情景,姑娘表现的正在撒网的婀娜背影,远处千帆竞秀,近景是大写意荷叶、荷花整个画面清丽可爱、疏婉有致、美轮美奂,可以这样说,秦棠先生即使不改变画风,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一样也是大家

但是秦棠不会就此止步。

一九七八年,山东省书画展,秦棠的作品参加了展览并被邀请前去观赏。浏览大师们画作时,角落里有个小幅的画引起了他的主意,作者张朋,是青岛的一名小学教师。他立即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不久,在《大众日报》又看到了张朋的作品。秦棠大喜过望,与张朋以书信形式进行了联系。当时秦棠虽然已经具备了深厚的绘画功底,但内心急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于是就萌生了拜师的念头。

张朋 (1918--2009)字锡百,是"在野派四大家"之一,被评论界称为"二十世纪末最后一位中国画大师",是一个极具个性、又极有天赋的画家。

不久,秦棠随身携带了数十幅习作,去青岛专门拜访了张朋老师。当时张朋老师家庭生活还很困难,爱人身体很不好,张朋老师画画就在自家炕上的一张小桌子上。张朋老先生认真地一张张阅览着秦棠的画作,兴奋异常,连声说:很新、很好、很有味道。见画即见才。

在张朋先生的艺术思想和技法的指导下,秦棠的画艺突飞猛进。作品使人耳目一新,为人称道。逐渐形成了狂放恣肆,栩栩如生,意境高雅的独特风格。正如张朋给他的画题跋中说:“色墨纵横意味浓、画工不与天工同”,“夸张概括窮其状、主从实虚层次分、几许经营方惬意、丹青不负有心人”,“物华叔气触人意、化手绎思形外神……

1985年,张朋看了秦棠的画,对自己的这个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学我,但不要像我;艺术追求上要求源,不要泥于流,要紧的是走出自己的路来。”叮嘱他走自己的路,画自己的画。

秦棠有悟,亦受时代感召,从此走上创新之路。

 

 “打破藩篱走异端,东涂西抹野狐禅。有理无理了不问,踏出新路即通天。”

——秦棠先生题画诗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是李可染先生的座右铭,意思是说艺术创作要有足够的胆量,要敢于开拓创新;作品要有灵魂,要凝聚创作者的精神感受。秦棠先生的这首题画诗,与可染先生的座右铭暗合,用来形容他自己的作品和创作理念,非常精准。秦棠先生的作品笔力凝重沉郁,着色鲜艳单纯,意象奇特别致,风格浑厚清新,画面里面始终散发着浓烈的个人气息,注重创新和抓住灵魂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秦棠先生有一句很有名的口头语:“做人要老实,作画可不能太老实,要有叛逆精神。”。艺术规律告诉我们,艺术家要在一种开放式的语境下创作,才能不被知识陈旧和思维封闭所困,才能出好作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一个真正优秀的敢于攀登艺术高峰的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必定会有一种强大的叛逆精神。而缺乏原创力的书画家,只能成为画匠、书匠及复制者、抄稿者。就此而论,艺术上,叛逆程度越高,原创力就越强。

一直坚持对前辈艺术家所做的贡献不应该作简单的形式上的重复和追随,必须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探索,无需跟着前人的脚后拾遗。他按照张朋老师“章法第一,造型第二,笔墨第三”的教导狠下功夫。打破绘事中的定法常理,自由创新,不落俗套,“胸无成竹信手挥”,尽量发挥出主观的潜意识的东西,作品重整体,尚气势,老笔苍劲,铿锵有声。他敢于想人所未想,画人所未画。用墨直接用重墨、浓墨,极少使用淡墨,用色稍加调和或者根本不用调和,直接大笔涂抹,根据画面形式美敷色,完全摆脱了描绘对象固有色的束缚。墨和色极力铺陈,写形到了吝啬的地步,他的作品用笔极简,质朴平易,极富笔趣,不拘泥对象的解剖、透视和比例,而是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传神写照,画面往往减至点、线、方、圆。在构图上,更是别人不为者他为之,古人画论中禁忌者他偏要要尝试。总之是一反往常,一反古人、今人和之前的自己。这在其他的画家看来往往是不可思议的,而他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笔下气象万千,显示了一代大家的艺术风范。原因就是他的浓墨重彩、圈圈、点点、杠杠里倾注了他自己全部学养和精神,摄住了物象的灵魂,注重于自由精神、心灵真性,脱去一切外在的包裹而回到真我的状态,去巧琢而尽自然,淡繁华而任天真。在他的眼中,鸟兽草木不仅仅是眼前的生机,更是他们自由精神的天地。

他的作品乍看去好像草率怪涎、无法可寻,实则是深明传统书画美学之人,尤重以书惯气,更以笔线为脊梁勾通点、面之质,以重墨为纲统领诸色,承传统大写意笔墨结构,是于吴昌硕、齐白石等人传统基础上的新变之路。同时他又能吸收中国民间美术色彩、造型,乃成具有民间特色之现代写意绘画。难能可贵的是秦棠还能够以全球视野展开现代性思维,举新纳锐,以点、线、面现代构成融入笔墨结构之现代实验,这类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之上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具有当代性的艺术表现语言,将中国画的意、气、神、韵的美学观与西方绘画的点、线、面、体积、光影等科学的造型手段以及人文主义的理想观结合起来,蹈厉锋发,昂扬清峻,开创出一个高端艺术的新天地。

秦棠遵从师嘱,不仅继承了张朋老师广及百家。他无意中发现崔子范大巧若拙,洋溢着童心、率真和天趣的风格很值得自己学习,立即前去拜访,崔子范曾经师从在兖州乡村师范教美术的张子莲先生,对秦棠格外垂青。秦棠以其特有的节奏紧步崔先生其后,把传统的绘画形态,创造性转变成具有现代审美特征的新形态。晚年他又被林风眠、吴冠中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大胆狂放的作品所吸引,终日揣摩均学到了精髓并有所超越。他曾三次相约拜见吴冠中先生,因吴先生已到晚年身体不好而失之交臂,这也是秦棠人生中的一大憾事。虽未相见,但吴冠中看到秦棠作品给予评价是相当高的。吴冠中赞曰:以点、线、面现代构成融入笔墨结构之现代实验,坚持以此为本当为中国画走向现代之要。

 

如今这个时代艺术创作创作者极易产生浮躁,很多人,一动手局想出成就,求变、求名,但是忽视了锤炼的过程,肯定会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在秦棠的作品里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他几十年的焚膏继晷、孜孜以求的锤炼过程。

“秦棠呵,你的画都富有诗意……”

——崔子范先生这样点评秦棠先生的画

1989年,山东美术出版社决定出版秦棠第一本画集。他携认真挑选出来的几百幅作品,让老师张朋再行挑选。老师把“似我”或“似他”之作全部摈除,从极具“秦棠风格”的画作中精心选出数十幅,一边欣赏一边自言自语:“很好,很新,很有味道……”老师又欣慰一笑,为画集题名。尔后崔子范大师看到这本画集,饱含深情地说:“秦棠呵,你的画都富有诗意……”

秦棠本来就是一个诗人,他的画作中很多都带有他自创的题画诗,朴质淳厚、活泼自然、接近口语自足风流,寄托深远, 不仅见地独到,而且颇有浪漫气息可以看出他那追求驯雅的、非同寻常的情怀

人民日报(2000114日)专访文章《话说秦棠》中写到:(秦棠)花鸟造型是新的,他的构图、色彩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拿没有色彩的文字解析秦棠是困难的,他的画作给我们提供 的审美愉悦是那样的强烈,仿佛大自然的花卉林禽的美都集中在他的画里了。

山东青年报也曾以《画家“普希金”》介绍了秦棠先生和他的作品。之所以用这样一个题目,是因为秦棠先生不仅形象上和普希金有些相像,更因为秦棠是一个具有诗人的情怀的画家。

他不是在画事、画物,而是画诗、画诗的意境。

多年来,秦棠一直注重画面诗境的传达和个性意蕴的表现和笔墨情趣的灵动,突出了势与质、藏与露、虚与实、动与静的取舍。他有一幅名为《水中云》的画作,描写的是微山湖的场景。画面中看似是像命题一样是水中倒影的层层跌宕起伏的、棉絮般软软的白云,其实仔细看来,才看到那些“白云”实际上是一群白色的鸭子,姿态迥异。这构思是何等的巧妙!命题也是一语双关。

1993年,秦棠个人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立即在京城艺术界引起了轰动,这幅诗意盎然的《水中云》最终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其实,类似这样诗情浓郁的作品在秦棠的作品中比比皆是。

他的画带有鲜明的理想主义色彩, 表达了心灵深处的美好愿望。他画的《秋韵》韵得雅致、韵得和谐、韵得天然。构图恰到好处。三只怡然自得的仙鹤迈着轻优的舞姿与秋水、秋叶、秋物天然合一、相得益彰。舞者的舞步既可淡入又可淡出画面。《多寿图》习用了传统的手法。画中的三只猴子,构图呈三角形排列,三个点统筹全局,它们盘踞在硕果累累的桃树枝干上。两只年长的猴子各自怀中抱拥一个鲜艳欲滴的桃子,神态木然、满足、老道,而另一只充满灵性的小猴子,远望前方树枝上的美桃垂涎欲滴,那天真无邪、充满欲望的眼神在睁得大大的双眼中,流露出那么自然、纯真、无邪的表情;那身姿的前倾及撅起的尾巴,似乎告诉我们它是准备纵身一跳去摘取桃子,犹如箭在弦上,可爱的神态真是惟妙惟肖。而《绿天》又是别有一番情趣。三只俏皮可爱的小鸟令人爱怜地站在同一枚宽阔的芭蕉叶上,只寥寥数笔竟然使鸟儿活灵活现,就像一首赏心悦目的小诗,又像是踩在一段优美的五线谱上的优雅的起舞者。

他所作的无论是宏幛巨制,亦或是尺幅斗方,都让人感到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令人胸襟激荡,神情怡然。山东美术馆馆收藏的《萌动》也是以微山湖作背景。黑色的柳树桩居中心位置似中流砥柱般坚实,而画面左上角两支细柳像帷幔上的流苏轻轻垂下,豆绿色的叶芽初露点点,向人们预示着春天的萌动,切入主题,而一群鸭子嬉戏在像镜子一样的湖面上;渔网穿梭与现实中人的生活交织,向我们面前展示的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湖中一隅。《瑶池戏仙》呈现在眼前的是:在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两只黑天鹅昂首比翼在水中自由遨游。秦棠先生称它们为‘瑶池双仙’,整个画面自然优美,恰似我们在倾听一首优雅的黑天鹅圆舞曲,令我们的思绪浮想联翩。

他能做到绘画技法的高度和精神的高度合二为一,审美效果上不刻意追求画面效果的精细,在造型上更加突出对象的精神气质,生活一旦进入了他的画面,就有了一种艺术表现上的创造性,生活的真实上升到了艺术的真实。文化部收藏的《暗香魂》,画中的梅花是运用了富有创意的泼彩手法。朦胧的画面将梅花伫立在高洁之香魂的缭绕氛围之中,坚挺的梅枝笔意的纵横、枝干的交错,也勾勒出了梅花孤傲的风骨。真可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也像秦棠先生在咏梅画页中曾经题过的诗句:“狂涂不知形何在,纸上飘香独喧妍”。

他内省内悟的求索使他的画面倾向与形式感、韵律美的构成,透露出他借物寄情,蕴含这感受力的冲动、渗透着对生命顿悟的境界写照。《十五的月亮》这样一幅令人怦然心动、泪花涌出的作品。他能将一对鸟儿用拟人化的手法,让它们在桂花树枝上相拥而立,背景是一轮皓月彰显了大气。看到它们如此这般真情缠绵、真情相拥,让人联想到秦棠先生对人世间最完美的爱情的向往和诠释。这又是如诗‘入’画。其精髓远离了世俗利欲,而寻求生活、艺术之中的至纯、至真、至爱。《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是用了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的《初去郡》中的诗句,他是中国诗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山水诗的作家,山水的描写多刻画细致,反映了大自然的美,给人以清新开朗之感。而秦棠先生用此句诗映照了夜色中的宁静之美:夜色中,六只鸳鸯成双入对在溪流中游弋。这幅静谧的画面中,三对鸳鸯爱侣在水面上相亲相爱、悠闲自得。它们在水中相伴、交语、翔游,展示了宇宙间大自然万物的爱之语、爱之情、爱之伴、爱之舞,让我联想到人类的爱情,理应像鸳鸯一样:“止则相偶,飞则相双”;一轮明月当空,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平和和宁静。前面两对鸳鸯暗红色的喙有动感,似乎在对语;后面一对在追逐,其中一只还是双眼皮呢!真的很有情趣。秦棠先生将自己对爱情幸福的理解:相亲相爱、白头偕老,那么富于诗意地传递给了水中的鸳鸯。

    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秦棠先生的花鸟画,往往寄寓的独特感受,以类似于中国诗歌赋、比、兴的手段,缘物寄情,托物言志。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

 

秦棠老师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书画事业,他是一个热爱生活,情感丰富,关心公益事业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秦棠的弟子如是说

 

艺术总是在逐渐深化的过程中归诸大化,从而显示出艺术家的崇高情怀,到了晚年,秦棠笔墨屡有新变,线条更为有致,情趣愈发盎然,可谓人书俱老而质益升华,令人刮目相看。

2014年,秦棠画作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为其结集出版了俗称大红袍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秦棠卷》,收录秦棠先生近三十年来精心创作的150多幅力作。著名书画家、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对他的评价评价:重国学而渐西学,人渐老而画常新。可谓精准。

“风格即人”。真实、率性、质朴,秦棠不仅对艺术如此,他的为人处事也是如此。他的人品、画品是一致的。

他有一颗对艺术痴迷的赤子之心。除绘画和美术教学之外,他对别的事情都看得很淡,他生活不计较得失,平时也没有刻意去养生,只要有人和他聊天让他创作就足矣,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

晚年仍然坚持画画,一直到了画不动了为止。他喜欢看书画频道的电视节目。还他喜欢看书画名家的个人传记,对美术史有研究,创作状态却一点不逊于年轻人。

 他热情开朗,与兖州其他几个艺术家付星伯、李宝亮、徐叶翎、秦棠在一起相处融洽,一起引领兖州美术事业几十年。

 他非常重感强,秦棠在汶上一中教书时,体弱多病,当时的老校长非常照顾他。调到兖州之后,连续有几十年,逢年过节,他都带着自己的画作都去看望济宁看望当年老校长。老校长仅比秦棠大不到十岁,对方九十岁时,秦棠也八十多了,仍坚持看望老人。一次老校长说:“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就不要来看我了。”。他跟校长说:“只要我能走动,就来看您。”

作为兖州美协主席,和一名教育工作者。他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外,还经常举办各种讲座,把自己的画艺无私的地传授给他人。他在提携年轻人方面他做得很多。年轻人爱和他交流,发现他们画作中的毛病,老师从来不藏着掖着,直接给指出来。在他悉心指导下,涌现出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艺术人才,如徐晓金、周延涛武平等人。他的儿子秦云飞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画家。

作为一名艺术家,他从未忘记过自己的社会责任。捐出自己的画作,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笔会。

中国花鸟画发展至今,陈陈相因,僵化定型的毛病开始显现,迫切需要输入温暖,使僵硬的东西先渐渐恢复它的知觉。秦棠先生的花鸟画艺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传统中国花鸟画艺术现代转型提供了有益的滋养和成功范例,秦棠的艺术对当代中国绘画创作的意义正在被不断地认识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