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又可在家美滋滋地吃几顿家常便饭了。
正当我沾沾自喜之时,厨房里隐隐传来了老伴细声的嘀咕声:“今天吃什么菜好呢?”
是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待遇越优渥,越不知吃什么才有味。
有人反映:“美食吃得越多,味蕾愈加麻木,如今,吃虫草如同嚼蜡,呷燕窝寡味索然。”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掌厨谁知五味调和难。
“随便做几样,只要是你做的,什么都好吃。”我在客厅高声应答。
“你尽哄我开心。”老伴回眸一笑,“平日我和孙女在家,随便弄几个菜就好了;而你这‘吃菜大王’回家,我就要费尽心思侍候了。”
“我不是哄你,平日吃食堂,周末回家吃你办的饭菜,真的是好吃得不得了了。别人都羡慕我,讨个好老婆,享一辈子口福。”
“食堂那样难吃吗?”
提起食堂,说来话长。
说句实在话,我单位的食堂每天四荤三蔬,另加一鲜汤,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搭配,随意打取;加之大师傅的厨艺也是全城首屈一指杠杠的,比起特区某些工厂不知要强几十倍。
许多同事初来之时是“风都吹得起”“针挑不起四两肉”“小蛮腰”类型的魔鬼身材,几个月后明显变得富态了,“身材魁梧”“丰乳肥臀”“水桶腰”日益增多,百态千姿。看到某同事日渐隆起的腹部,有人忍不住打趣调侃:“小妹,你不是有了吧?”“阿哥,几月身孕了?”还有的同事虽然离家近,却歇住在单位,常人夸赞这些同事爱厂如家,其实同事心里打着小九九:“回家难得开伙,从而乐不思蜀。”
“这么好的伙食,你为何只想往家里钻?”气质如兰的明明(——同事)好心善意地问我。
“食材很好,厨艺很精,但饭要大锅,菜要小炒。你懂的。”
“你这嘴巴,越呷越刁。”
“先哲说得好,做事要轻,呷菜要精。不是我嘴刁,是社会太好。”
说到单位食堂这么好,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功劳。这个明明知道,说来是个故事。
——当年,许多同事每到用餐时,往食堂瞅瞅就愁眉苦脸地转身外出,自想办法。我也总是找借口回家用餐,同事们总是问我:“回家过的什么小资生活?”
他们每天踩着点上班,数着秒离岗。下班时间没到,同事们的心早已飞出去了;下班时间一到,他们就迫不及待地飞离而去。单位免费提供的宿舍公寓,也只偶见个别孤影。
长此以往,将人心涣散,产能下降效率低。
此情此景,我看在眼里,急在内心。
有一天,我见单位主管领导红光满面兴高采烈从外面回来,便瞅准机会将情况如实汇报。
领导问我:“这该如何是好?”
我说:“要想单位效益好,就要留住员工的心。”
“那怎样才能留住员工的心呢?”
“要想留住员工的心,必须养好员工的胃。”
领导闻听此言,犹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当即拍板:“好好好,就照这样办!”
并将我的此言,奉为经典,一些留传至今。
于是,单位食堂判若两样,大幅改观:请最好的厨师,选最好的食材,荤素搭配,花样翻新。每餐不是油炸鸡腿+青椒炒肉+爆炒牛蛙+小炒莴笋片+空心菜,另加排骨炖蘑菇汤,就是酸辣鱿鱼+玉米炖猪蹄+烟笋炒肉+小炒丝瓜+水煮萝卜丝,另加筒子骨炖山药汤。
从此,同事们都开心地在食堂用餐,下班后也不急于回家。留宿的,值班的日渐增多。自愿加班的,自修提升的大有人在。有些年轻人周末、月假也不再回家,叫来伴侣、小孩到单位探亲搭伙。更令人敬佩的是,身家近亿的董事长一家,也常常来食堂与员工一同用餐,确实感人肺腑,温暖人心。
同事们纷纷夸赞董事长以人为本,仁慈大义,对员工关爱有加;也感激我为单位前途着想,敢于献策建言。大伙感恩戴德,工作起来精神焕发扎实勤奋,大家同心协力,个个担岗负责,单位发展蒸蒸日上,效益大增如日中天。
说到这伙食标准,生活在这太平盛世的年轻人,成天锦衣玉食、鲍鱿虾蟹、嘴角流油,殊不知老一辈的人们年幼时,何曾过过一天这样的生活。
建国初期,因日寇长年入侵将祖国山河轰炸得千疮百孔,大江南北一片荒芜,百废待举。当时的人们全都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发扬大公无私全心为公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勒紧腰带奋战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之中。每天所食的,全是粗茶淡饭,大多时候,半饱半饥。故而当年流传一句罪禅:“只要让我吃顿饱饭,就是让我背犁都要得。”
曾在土里刨食的老梁告诉我,当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倒是蛮充实,可就是经常饿得肚子“咕噜咕噜”叫。故而生产队里挖过红薯的地里,总有一些人在用耙头翻耕遗落的小红薯;队里收过稻子的田里,总有一些人在弯腰捡拾漏掉的稻穗;连大队农场挖过木薯的土中也有一些人在耘锄,只想从中找到些许剩余零碎薯根末节。塘泥中的菱角刺、茡荠,山林中的糖棘牙、野毛栗,路旁的刺生子、乌泡子,河中的小鱼虾、泥鳅,坝边的螺头、蚌壳,只要是能果腹充饥的食物,就想方设法寻来,能生吃的嘴里塞,需煮熟的往厨房拖。虽然没有味精酱油等佐料调和,却觉得超级好吃,白天的腰酸背胀、劳作艰辛全被这些美食驱赶到九霄云外。
记得有一次骨瘦如柴的阿朱,在放学路上饥饿难耐,在队里一玉米地扯了一枝尚未熟透的玉米剥掉包衣就往嘴里塞,刚巧碰到刚直不阿的队长,训斥他“不热爱集体”,罚他将口中没吞下的吐出来,剩余的半截玉米交公,9岁的他吓得嚎啕大哭,从此再也不敢乱碰集体的财物了。
那时的人们非常容易满足,住的是土砖青瓦屋,睡的是木架床,点的是煤油灯,看的是纸质书,穿的是粗布衣,吃的蔬菜饭。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宴客办酒才有荤菜上桌,却每天热血沸腾干劲十足……
社会飞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特别是近十年,大多数人们住上豪宅别墅,出入奥迪奔驰,山珍海味尝遍,鱼翅熊掌不稀奇;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中国美食店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逐渐在许多国家遍地开花,各国朋友都能尽情地享受中华美食。
如花似玉的美食家小李姑娘经常感叹:“每天看到姐妹们发圈,不是晒餐餐大鱼大肉,就是秀顿顿美味佳肴,想必神仙的日子也不过如此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