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借过书吗?你借书的过程中是不是演绎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我的青少年期间,几乎在借书过程中度过。有些趣事历历在目,今天抖出来与大家分享,以期博大家一乐。
一、借书证借书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县城就读时,我在龙溪路的县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每周星期六下午,雷打不动地去还书借书,一直坚持了两年。
之所以常年去借书,主要是年轻时爱看书,但买不起书。
买不起书的不只我。
古有欧阳修,年仅十岁,便经常向州南大姓李氏借书抄诵。元代赵弘毅,为了读书,不惜给富贵家打工,工钱可以不要,条件是晚上可以借书读。明代的邱濬曾经走数百里路借书,必定将书借到才罢休。清代李穆堂经常向邻居借书。
“书,非借不能读也。”
但凡借的书,看的比较上心。只要一有闲暇,就会捧起所借之书精心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名言警句还会细心地摘抄下来。
几年下来,利用这借书证看过了很多书,并受益匪浅。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令我醍醐灌顶,《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古文观止》、《再生缘》如品玉液琼浆。
林语堂的《人生的盛宴》说人生就是一场盛宴,每个入席者都是特选嘉宾,个个都要懂得珍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告诉我如何在血与火中练就辉煌人生;高尔基的《母亲》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勇敢追求平等、自由和真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让我认清人性中的弱点,有的放矢,才会事半功倍顺利成功。
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明白了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是劳动创造;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官场腐败、黑暗和丑恶情形;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对现实中存在的丑陋现象进行了强烈抨击;看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为主人公勇敢追求自己命运的精神感动十分。
在县图书馆,一位比我年龄略小的清纯美丽的管理员,每次在借书或还书的时候,她都用那娟秀的楷书进行认真登记。去的次数多了,她竟然能在众多读者中叫出我的名字,每次脸上都洋溢着甜甜的笑容。
有次去借钱钟书的《围城》,登记时她冲我莞尔一笑:“这本书很好看。”并神秘地告诉我第145页有个精彩故事,要我回家后留意看下。我晚上打开书本,翻到指定页码,却见书中粘了一张便笺,上面写了她的名字和住址,并注明她父亲是文化局领导。愚钝的我,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读懂她的心思。
后来,她每次见到我都会格外热情,并不停地问这问那与我交谈。
后来的后来,因为我到别处求学,便很少去图书馆借书了,再也没有见过她的芳容。现在的她,想必过得比我好。
二、借书与赠书
那是在党校学习期间,省委党校的谭颂德教授在授课时妙语连珠,时时穿插许多经济管理专著中的警句,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有一天下课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找到谭教授房间,直抒来意——想跟他借本专著学习,不料得到了谭教授的热情接待与赞扬:“年轻人,就是要有你这样的学习劲头和钻研精神”。说罢在书柜中找出五本经典的政经名著交给我,“这几本送给你作个纪念吧,好好学习,年轻人。”
我顿时感动万分,未曾想到德高望重的谭教授这样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如获至宝的我,情不自禁地谢声连连。
这些书,我一直珍藏至今。收藏书本,珍惜恩情。
三、借书的尴尬
有一次去杨林乡文化站,在汤小明老师处看到了一本民间故事的毛笔楷体抄本,我看了几页觉得很有趣味,临走时想跟汤老师借这本书回家细读。
汤站长面露难色地说“相公借书,犹如老虫(虎)借猪。这是一孤本,也是我站的镇站宝贝。”
我再三保证不会损坏,并会及时归还。可能是我的诚恳态度打动站长,也许是他见我求知若渴为之感动,“借给你都要得,你要尽快看完,并及时送来。”“谢谢站长!一定一定。”
回家后,我用速记的方式,把全书一字不漏地抄了下来,完毕,迅速到邮局寄给了汤站长并附了一封诚挚的感谢信。
此手抄,后来被许多朋友借阅,都说从中受益良多。
四、电子书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如今智能手机人手一机,平板电脑相当普及,电子书应运而生,人们再也不用到图书馆去借书了。天天小说、迷你TXT小说、云中书城、E书、YB、图联网、优看、各种阅读器可把全世界的图书全部搬到手机和PC里来,随时随地、想看就看。要查阅各种资料、问一下度娘、知乎立马呈现。由于电子书具有节省纸张、低碳环保、便于检索、便于携带管理、下载更新速度快、容量巨大等优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迅速成为了时代的宠儿。人们再也不用为一本书而去舟车劳顿,一场新的变革使得借书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