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海州的头像

李海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15
分享

弄堂里张阿三馄饨

儿子放寒假了,为照顾他的味蕾,养成热爱生活的习惯,每年我都会带他去品尝一些弄堂美食,今年第一站就是普陀“张阿三馄饨”,一家传了三代,有四十年历史的,小小的弄堂里的馄饨店。

张阿三馄饨店,我好多年前是去吃过的,此店是普陀非常知名的地道早点店,可离我临城比较远,来回需要个把时车程,一般情况下,不会为了早餐去那里吃,但今天为了带儿子去,就特地早点起床,开车跟着导航到目的地附近后,发现那里都是弄堂,车子进不去,只好找了较远的停车场,把车停好后,回头再去寻找,导航显示馄饨店就在附近,可就是找不到,最后问了旁边的小店老板,最终才找到。在偏僻小巷子的弄堂里,一面大白墙上用红色油漆写着五个大字“张阿三馄饨”,字对着弄堂,没朝外面马路,在外面根本看不见。进店的门很小,就在大字一侧下方,进去后却才发现是另一方天地。

进门后,在一条狭窄的屋前通道里,排了长长队伍,我们赶紧排在队伍后面。我右手侧是围墙,身体基本是贴着围墙;这条通道的前方,是一个露天的洗碗槽,旁边有个工作台面,放着一大堆新鲜的猪后腿肉,一个师傅正在切肉;左手侧是三间小屋子,透过玻璃窗,每张桌子都挤满了人,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馄饨,热气腾腾,不少人手里还拿着油条。店铺装修的很简单,三间房子基本是通着的,摆了一些简陋的木桌和便宜的小圆凳,桌上随意摆放调羹、调料、纸巾,地上是光滑的地砖,为了防滑,铺了一些廉价的红色防滑塑料垫。店里有一处书法,很吸引我,“客如云来”,这四个字写出了店里人流一直没有断的盛况。

等了十来分钟,随着队伍前移,终于挪到了厨房区,其实也是下单区,在狭窄的空间里,一旁贴着纸和收费二维码,纸写着几个馄饨多少钱,写了好几行,仔细分析,就是一句话,本店只卖馄饨和油条,馄饨两元三只,以此类推,油条两元一根。一旁就是厨房区,大锅滚着沸水,上百只馄饨被抛在锅里,片刻后就被捞上来,按顾客点的个数盛进碗里,大妈将碗往你这边一推,此时就可端着它走开。在厨房里,有两位大妈操作,一位专管大锅,一直扔馄饨捞馄饨;一位在台面上,给每碗配调料,两位配合很默契,速度很快。

在这块狭窄区域旁边,还坐在两位大妈,现场包馄饨。台面中间放着一脸盆纯猪腿肉手工剁出来的肉馅,和薄若蝉翼的馄饨皮,她们一手握着一根薄竹片,一手捧着馄饨皮,用竹片挑一小把肉馅,裹成特有的馄饨形状,一排排放在木框里,鲜红的猪肉透过薄薄的馄饨皮,隐约中透露出那种鲜嫩,让人食欲大开。

“两碗十五个的。”终于轮到我们了。我把两碗馄饨放入托盘,又拿了两条油条,搬到儿子已占好的空位上。眼前,热气腾腾的大碗馄饨,袅袅腾起的雾气中透着一股清香,透明的馄饨皮内隐约可见粉嫩的馅儿,一朵朵皮薄如蝉翼的馄饨漂在清汤中,用调羹一搅拌,宛如舞动的金鱼。舀一勺连汤的馄饨,送到嘴旁,使劲地吹一吹,稍凉后便含在口中,用舌头搅拌着,滑滑的顺着咽喉一路飘香而下。张阿三馄饨的绝配是油条,一口馄饨的温润,一口油条的酥脆,然后再一口汤,感觉整个身体都苏醒了。

现在的老板娘是张阿三的第三代传人了,叫卓幼凤,每天的馄饨她都参与现包。她说从外公外婆再到妈妈,再到她,已是三代人了,这家铺子是她一生的传承。据说,早年她外公张阿三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馄饨,走着的时候是担子,停下来便是摊儿,用极薄的面皮,裹上极瘦的猪肉,用猪油做汤底,大受欢迎,便在家附近的弄堂开了家几十平米的小店,久而久之,人人都知道“张阿三馄饨”了。

一张皮、一勺馅,配料也简单,只有葱花、猪油、酱油、味精和盐,但那独特的味觉印记,却永远保留在这条巷子里,刻在了沈家门人心中。吃完馄饨,听完故事,走出巷子,让我想起了儿时温州老家夜间那穿街走巷的馄饨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