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潘明的头像

潘明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10/11
分享

文字随想

对于人类,文字犹如光同白昼,燃烧着人类文明的火焰、蕴藏着真理智慧的光芒,让人类悠长的历史在时间长河中长亮不熄。远古的口传文明,已经随着不断更新的季风,永不可追地消逝在5、6万年前的历史光阴之中,唯有后继刻画在崖壁、骨骸、龟壳、竹简、绢帛、纸张、屏幕上的各类文字,用人类特有的赋形记载下人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仇、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书写下人类独特的文明历史。当这些文字从简单的标记记录功能上升到表达交流层面,当文字能为内心情感赋形时,它就进入了它的最高境界,人们就能从别人写下的文字里照见自己的影子,就能从这些文字里进行自我批判和获得自醒自救。当下科技发展网络发达,抖音短视频等大行其道,人类的想象和情感又多了用图像与声音的直观方式输出,数字化的视听文明似乎有取代书写文明成为人类历史新的见证方式,但已有了五千年底蕴的文字,仍会有着漫长强盛的生命气息与人类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美国文学批评家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认为,人类历史必然永远是文本化的。文字无处不在也无所不用。时光老去,可历史却因为文字而长青,借得文山一片,叙述往事一段。

对于个人,文字犹如静谧的夜晚。静夜腾空一切,又容纳一切,即便是你一颗流浪的心、一丛徘徊的影。夜,是黑白的世界;文字,亦多是黑白的空间。色彩单纯,却能够神奇地屏蔽岁月的纷繁与纷争,在静谧中真切感受到生命的丰盈与荣辱。黑夜,光线暗淡却能使人清晰内视;文字,外形质朴却能使人找回运思和自我清洁。黑夜与文字,都能让人处一片清幽、享一方宁静,让人有心静如水的片刻,小憩奔波不已的灵魂。多少文字,又是伴着黑夜产生,成为每个生动个体点滴情怀在偶然的见证者。多少文字,考验着驾驭它的每个个体的生活为本的信念和经验积累的耐心,叙述着来自日日夜夜的直观感悟和理性哲思,和深沉厚重的黑夜一样,经得起凝眸、摩挲、品味、敬重、信赖和典藏。

对于目光,文字犹如高山流水遇知音。《史记·礼书》有言:目好五色,为之黼黻文章以表其能。那些溶解着作者情感、理性、人性的穿透语言和现实的夹层,能够抵达事物内部的文字,会通过目光通道,生动而真实、缓慢而确凿地注入读者的灵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些文字从不专制,它自由、开放,充满了弹性,弹拨着作者的心弦,也震颤着读者的神经。它是作者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方式,每一个遇见它的读者,都能够在这些字里行间实现灵魂的肉搏。一卷文章在手,便能与神相会,是读者的眼神,是作者的心神,是作者与读者相互融通的精神。这些文字是作者用透视镜一般的目光,透过层层表象,进入人性细节最幽微的地方收集凝练而来,又通过读者虔诚追逐的目光,将滋润精神的养分送达,人生的宽度和厚度由此滋长壮大。

“写下就是永恒。”文字是万众生活风火炉中炼就的一杖丹药,它存放在人的眉宇间,虽是方寸之地,却是容量无限之所,能够拯救日趋被物质生活所湮没的魂灵。文字自有其坚实的内核,它写下的那一刻,就保留着最深的自我,凝固着生命印记,记录着人类经验,可供你在光阴流转里返视、参照、抚慰、疗伤。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不管你是用它来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还是用它来吐纳珠玉、吟咏传唱,它都值得人类永远善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