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娄炳成的头像

娄炳成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1/03
分享

浅谈《红楼春梦》及其他

在众多的《红楼梦》的续作里,有一部叫作《红楼春梦》,作者不详,于清嘉庆年间遭禁,原因是“格调低下,渲染色情”。本书的确是《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较为低下的一种。这部续作仍以《红楼梦》中的人物故事为主,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的描写,远较《红楼梦》写得直露,写得随意。作品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文坛之盛事。

近两百年来,《红楼春梦》一直被列入所谓“中国十大禁书”之一,受到彻底否定。其实,该书格调低下是事实,但说它“语言污秽”“渲染色情”,却有点言过其实。该书总共六十四回,仍以《红楼梦》里宝黛钗等主要人物的情感纠葛、家庭生活为主线,把所有已经离世的和正在活着的主要人物串联起来,使用穿越时空的手法(可见古代就已经有穿越小说了),将阴阳两隔的人物再次联系在一起,天上人间,任意穿越,描写他们的后续活动。

也许,该作品的作者也是“钗黛合一”论点的支持者,因而特意安排贾宝玉在警幻仙境中有一位林黛玉的妻子,在阳世人间还有一位薛宝钗的妻子,而且还让薛宝钗以时空穿越的方式,时常在警幻仙境同贾宝玉相会,与林妹妹共事一夫,共享人伦之乐。这样就证明了,“钗黛合一”并非现代红学研究权威人士的独到的发现,并非孤立的论点看法,而是在清代中后期就已经是被人所认识、维护的论点看法。特别是,曹雪芹的红颜知己“脂砚斋”,在她的“脂评”中,早就持有这种观点看法了。

从整部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来看,首先,作者不具备曹雪芹的思想认识,没有从时代的高度、历史的深度、社会的广度去认识贾家由兴到衰的问题,而是就人物说人物,就故事讲故事,就恋情写恋情,使得整部作品没有厚重感;其次是,作者虽然有一定才华,但无法与曹雪芹的文学功力相媲美,不可同日而语,其作品的艺术性不高;再次,作品格调低下,追求感官刺激,对两性关系的描写比较随便,甚至刻意而为,没有围绕塑造人物去合理取舍;第四,读者对他笔下所写的那些人物的认识,完全停留在阅读层面,是《红楼梦》中固有的艺术形象,虽然时空转换、环境条件已经改变,但人物却没有发展,还是凝固的、平面的、符号式的。加之作者不署名,无来头,可以看出,出于三流文人之笔,是一种模仿之作,却又模仿得很不到位。

有人评论说,《红楼春梦》是“恶搞名著”。在我看来,那时间,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没有被举世公认为名著,还没有今天如此崇高的文学地位,其思想价值、艺术价值、社会影响力还没有达到今天这样被肯定的高度,当时那些不入流的文人,无需要去“恶搞”,借以抬高自己;同时,也还没有形成如同当代人一样,出于哗众取宠、或与盗版商联手牟取暴利的功利目的,主观恶意地掀起“恶搞名著”的不良风气,因而就不存在“恶搞”的问题。

该作品以大团圆的结局,试图去弥补读者对《红楼梦》结局心有不甘的遗憾,从情感上给了读者很大的慰藉——这大概就是作者续写这部作品的初衷,或者是动机。由于悲剧艺术,都是遗憾的艺术;悲剧文学作品,也都是遗憾的文学作品。所以,《红楼春梦》的问世,与许多《红楼梦》的续作一样,虽然大都是狗尾续貂,却也是当时文人们,意图对《红楼梦》留下的缺憾进行弥补,是对读者阅读之后感到意犹未尽的、极想知道最后结局的情感需求的满足;尤其是,为了迎合国人总希望人间所有缠缠绵绵的爱情故事,都应该有一个圆满的喜剧结局的善良愿望。因而,就有了这部续作、以及其他各种版本续作的问世。

即便是到了现当代,依然不乏《红楼梦》续作的频频出现,包括当代知名作家刘心武先生在内,以及流传于网络上的此类作品,比比皆是,都说明了这个问题。从更深的原由去探究,这也印证了《红楼梦》的伟大与杰出,在国人心目中的份量和重视程度。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不入流的文人,都心感不足,留有遗憾;既是一些很有名气、颇有影响力的作家,也难免跃跃欲试,以自己的观点、想法、笔力,去续写《红楼梦》这部伟大名著。

《红楼梦》给读者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遗憾,包括这部名著本身,也是遗憾的。曹雪芹只留下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他所构思的或者散佚的后部分,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只能从《红楼梦》那些关于人物命运的判词中去寻找、猜测和想象了。也正因了弥补《红楼梦》的遗憾,才有了《红楼续梦》《红楼补梦》《续红楼梦》《后红楼梦》等等并不伟大,有的甚至还是很拙劣的,但却能够拥有众多读者,满足读者心愿的许多后续之作,其中也包括高鹗续作的,虽然差强人意却也十分难得的《红楼梦》后四十回。

《红楼梦》留给读者的遗憾,更多的是《红楼梦》里的人物命运和故事结局的遗憾。而恰恰是这些遗憾,才显示出了《红楼梦》的独特与伟大;倘若都是“大团圆”的结局,一切都遂了读者善良的主观愿望,那它也就只能是一部平平之作了;这也恰恰是那些后来的续补之作,没有文学地位和艺术价值的根本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红楼梦》留给读者的遗憾,也正是红学研究经久不衰、常说常新、吸引人们去不断探索的最大的原因之一。无数的红学家,还有酷爱《红楼梦》的研究探讨者,所要考证、索引、探秘、解说、诠释的,无不是《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留给我们的遗憾。

可以说,没有遗憾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完美”的文学作品;而“完美”的文学作品,都无不充满了遗憾。譬如,《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桃花扇》《红楼梦》《白蛇传》,以及“三言二拍”里的好多作品,甚至《金瓶梅词话》,等等。

在经典的美学著述里,都有“残缺美”一说,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被作者砍去了双臂的维拉斯塑像。维拉斯塑像只是一个单体,而《红楼梦》里的“残缺美”却是一个群体,但又不是相互重复的群体,而是由许多不同的单体构成和组合的群体。最终,这些群体又归结到整部作品,使得整部作品都散发出了“残缺”的美感。

“残缺美”是一个美学概念,在绘画和雕塑艺术中,是可以去刻意追求的,可以去人为实现的;但对于文学创作,尤其是对于《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而言,却不是可以由作者去刻意追求,人为实现的。这种“残缺美”,或者说是遗憾,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属性,更受制于时代背景、主流意识、文化时尚、社会价值、传统观念等等,是不能改变、不可改变、无法改变,只能如此,别无选择的必然结果。

曹雪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红楼梦》所产生、所反映的那个时代,在我们今天看来,无疑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时代。但是,我们在看到《红楼梦》里的许许多多的遗憾,是那个时代造成的,是那个时代的不如人意,是那个时代的悲剧的同时,还应该看到,《红楼梦》的“残缺美”,并不是曹雪芹的主观追求,终极目的,不是他的刻意追求,人为使然,而是他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写出了他笔下的,处于那个时代的那些人物的必然命运的结果。今天流行的许多观点,只是作品所达到的客观效果,是我们现代人对于《红楼梦》的认识、看法与评价,打上了现代人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和思想情感的很多烙印。

《红楼梦》的遗憾,是那个时代的遗憾,是我们广大读者的遗憾,同时,也是曹雪芹的遗憾。所以,他在《红楼梦》的开篇语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荒唐言”是作者的自谦,或者是某种故意回避;而“辛酸泪”却是作者创作这部伟大作品时,其内心痛苦程度的真实写照。从这“一把辛酸泪”的深深遗憾当中,我们所能够体味的,实在太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