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禾源的头像

禾源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12/17
分享

福地灵水痴石

 

                               

(一)上金贝

上金贝,宁德金涵乡的一个小山村。山村吧,不管冠以什么名,金也好,贝也罢,差不了多少,背靠青山,面向园圃,一条溪涧或前或左或右流过。上金贝是这样,但又不全是,上金贝的面前是个湖,几年前也许不是湖,而是块水田。湖虽不大,但湖水洁净,粼粼波光片片脱俗,有着高山天湖的气象。

山村应有的小溪涧在村子的左侧,傍着一条田垅流过,田垅就是这个村赖以生存的水田。类似这样的村子,往往得名是“垅边”,而这里取了个在金贝之上的名字——上金贝!比金贝还珍贵的是什么?就是两味,一味是世间活宝——人,一味是活法依托——精神。畲家兰公不管是冲着上金贝不同凡享的名字而来,还是偶遇,但他一定是站在这里,近俯金涵,远吞蕉城,回顾大山,俯仰之间,长长一声大吼,嗬——嗬——嗬。一声咆哮,远山呼应,近树婆娑,就是这,这足以让兰家子孙安家立命。而后开山种地,成了这里的山民。兰氏子孙守住金贝山一隅,竹竿敲响水流节,山歌唱来歌有根,代代繁衍,畲家的丈青土布与金邶寺黄、灰僧衣一同在金贝山随风飘袂。畲家山歌唱生活,寺里梵音净尘埃。晨钟也催炊烟起,暮鼓更唤禽畜归。金贝山就这样让畲家人与金贝寺沐风淋雨,听雷看瀑,抗霜傲雪走过了它们的岁月。

上金贝用上自己所有的日子精修,粗茶提神,粗粮裹腹,粗菜下饭,自耕自足,修得一个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樵耕大境。世世代代的大境又得一个机缘,这是一个醍醐灌顶的大觉悟机缘,虽说机缘随处都有,正如天地到处是道场,能把握时期与时俱进的又能有几何?上金贝算是一个,他不是一个粉墨登场的演员,而是勇于脱胎换骨的觉悟者,他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一条500多米萄葡长廊,绕过那条世代赖以生存的田垅,田垅中各色的出水荷花,随风摇曳,轻轻地传达着若隐若显的山中诗韵。长廊的尽头是樱花园,蜜柚园,茶园等。园园毗邻,共同建起了一个“科技农业观光农庄”。

也许是上金贝畲村的发心和宏愿与上金贝菩提正觉有着六合气象,这一气象如同一道彩虹,绚烂了这片天空。上金贝发现了一座古墓,古墓“僧不僧,俗不俗,官不官,民不民,皇不皇,王不王。”又碑又塔,可没有确切的记年,石柱雕刻全是闭嘴龙纹饰,重重疑雾,从十方而来,种种猜想集中到明朝建文帝朱允这位流亡皇帝身上。一个小山村与皇帝蒂缘,就不再寻常,走进上金贝的不再只是畲家儿女,走进金邶寺的也不再只是僧人。有专家,有学者,考古的考古,参观的参观,一来二去,上金贝处处扬名,成了游览胜地。从此这里一切就有标签,明朝帝陵、畲寨风情、古刹庄严、森林公园、观光农业等。明二祖朱允虽以百米石雕立在山坳,我想若是他真是隐埋在上金贝,这一出山,一定还心存余悸,虽说他出家多年,苦苦精修,能淡定面对一切,可是人们要的是他当年如何逃生,为何选择了上金贝,护卫逃生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又都在哪繁衍?一个个问题离不开当年的劫难,离不开逃亡的惊恐。舍下,舍下,舍下的一切中,自然也有着这惊恐的一页,可是人们提起,提起,提起,提起的就是当年的一切。遁入空门,依然绝不了红尘侵扰,就连朱允园寂几百年了,今天才有个因缘果愿。看起来因果中也有无量寿。

有的,因果一样有无量福,无量寿,无量忆,无量苦。想到这我回头从葡萄架下走过时,感觉头顶上的粒粒葡萄,结的就是牛郎织女的酸涩之果,走廊里的对对情侣,牵着是牛郎织女的甜蜜一刻。这荷花、果园还有当下的许多,是畲家村寨的因还是果呢?是果也是因,上金贝将不再平凡了。

(二)九龙井

我这里所指的九龙井是在柘荣乍洋乡,这里的井!并不是掘地取水的井,是一溪深浅不一形态各具的水潭。我猜得出,这一名字的景观肯定不只这一处。至尊的九,不论什么地方的百姓都想要,这龙的大气与灵性,不论什么方的百姓都想粘,至于井,有人处皆有井,井水养身,井深通天。但百姓不是想自己成至尊,而要的是沐浴着至尊的祥瑞;不是想自得龙威,而要的是龙恩常施,风调雨顺。居庙堂者,尊崇九与龙,处四野者,膜拜九与龙。“九龙井”之名,能上迎尊贵,下合百姓,同名同姓,自然就多。我没拜见过其它地方的九龙井,可就这乍洋的九龙井,足以让我灵动如鱼,畅快地爱着这一溪的水和每一口深深浅浅的井。

人有着鱼的习性,游览溪流喜欢逆流而上,我一样是这样,我借来鱼跃龙门的浑身激情,与这一溪的水欢畅一刻。听水声哗啦啦悦耳,触水性清凉透骨,沐瀑布水雾,丝丝如绸,随风抚面,沾发抚肌。这水与我童年喜欢的水没有两样,于是我说:真难得,溪水依旧是道家的自然法水。要说与其有染那就只有水族与龙。乍洋人给水潭取下了:“遗荷井、双心井、蝙蝠井、观音井、阴阳井、莲花井、大小龙门井”等名字,为了只是让各潭有别,景致不同,各赋法号,溪里的水,水心不变,灵性不征,一瀑一潭,养蛟的养蛟,潜龙的潜龙,游鱼的游鱼,水声传诵的永远是水流的经文。

我触摸着光滑的石崖,触摸着圆溜溜的石臼,坚硬冷漠,有着拒我于千里的感觉,可我禁持不住那种光滑的诱惑,强行抚摸,手心抚过,手背触过,还用脸贴过,没想到这坚硬的石身石心有这样细腻的肌肤。我端详着自己的手掌,两手相互抚摸,又摸过脸颊,才知自己的肌肤比起这石面还要粗糙。岁月不公啊!让人肌松肤皱,刻下一道道沟痕,面对这九龙井的石,则让至真至柔的水不停地爱抚,抚去亿万年的所有伤痕,永葆着婴儿润滑之肌。我惊叹着水的力量,能化顽石如婴,乖乖地给水打开一重重的门,让水流过,讨好地向水展示着滑溜溜可爱的一面;我喜欢着水的灵性,面临几十丈的悬崖,不是收缰勒马,而是机灵跃下,整股的选择深潭跃入,失散的化作雨雾轻轻飘落,一小伙的贴壁慢慢滑下,瀑下的轰鸣声是这些水的集结号,它们在潭里重新整编,又哗啦啦向前挺进。我对灵水的这一认识,是我读着九龙井这条溪体会出来的。

同游一位老兄说:今天的太阳会咬人,可能会下雨。我理解这个意思,太阳会咬人,大概是许多地方已经是乌云密布,阳光只从这个无云遮挡的地方透下,这种不均匀的热,晒在肌肤感觉就是被咬。经他一提醒,抬头看见有几块黑云正往这个方向赶,可能是快要下雨,我放弃了对九龙井石与水的贪恋,急着往回走,可经过“金蟾望月,仙掌拍案,群龙攀岩”各具形态的奇石前,依旧数次回首,在回望中道别。

鱼儿以水为家,鱼儿以水为路。我真想把我的心智交给鱼儿,让我那些迂腐而又顽固不化的执念,也能被水育成像九龙井中的石肌一样滑润,让我的笨拙思维能被水养育得如鱼儿一样灵敏。我想焚一炷香,自拟个托付仪式,然而这里没有寺院,没有道观,我选择了750岁的“鹅掌楸”为神、为媒、为证,双手合十,闭眼默念:“鹅掌楸老树,老人,太太爷,您帮做个人情,做个见证,让九龙井的真山真水收留我的野心,像养鱼一样保佑我心智,保佑我童心永在。”鹅掌楸像鹅掌一样的叶子摆动着,他答应了,我的事就这样办成,我安心地带着九龙井的水性离开了。

(三)太姥山

太姥山的桂冠多啊!“山海大观、道仙佛地、海上仙都,白茶故里,4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等等,美誉连篇;其北牵江浙,南引闽东南,西接武夷,势有北雁荡,南太姥,西武夷,三山鼎立之态,撑起江南一片山光水色。又得传说:尧时老母种兰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这个有佳名,有佳境,有佳话的太姥山自然年年阅人无数。

古人说:“事不过三”,这个事一定是指烦人的事或求人的事。若悦人之事,一天为三也不过份,就如一日三餐,还得加点心。我拜谒太姥山不下于三趟了。第一趟走进,吃惊的就是那些惟妙惟肖的石头,天公赋形,世人附名,什么“十八罗汉岩、仙人锯板、夫妻峰、金猫扑鼠 、玉猴照镜、金龟爬壁”等等,据统计这奇形怪石之景就有三百六十处。故得摩崖“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第二趟再上太姥山,感觉奇石有情,情在悟间,情在读景人与石的对话中。第三趟再上,觉得这是一块块痴情石,心决意坚,日日洗面不洗心,向世人昭然着天荒地老的传说。后来再登太姥,觉得游客好多,与风景一样好看;再登,自己和石差不多,光顾着游客,觉得这才是一山的风景,提醒着他们要走好。

人类开渠引水,挖井开田,是为了养身,树碑立传大概是为了养精神。人是自然之子,是大千众生的一族,一定存天理行大道。再读《华严经》中:“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经文,以小见大,我仿佛明白了山水两重世界。水为养众生之躯而来,山川为寄居众生之体而设,这石林便是天地之碑,是养众生灵魂而立。太姥山这片大石林,不知收留了多少灵魂,但起码说,多少游客走过,就有多少灵魂游过。这里山南山北的石林中就隐有寺院三十六座,还有一些道家草寮庵堂。石林中就有洞穴一百多个,不管什么魂灵只要来到太姥山都能找到栖息之所,有的还会随缘而渡。雾霭如香,日月长明,至情至爱者,“夫妻峰”就是天梯;贪财者,“一片瓦禅寺”会为他念出“舍得”真经;尊贵凡夫,“十八罗汉石”个个顶天立地,按业论处,得缘者一一可渡。太姥痴石,就这样日夜坚守,守望着一天天的风景。

我说太姥痴石,一定会招来愤慨,这真情真悟的太姥奇石,能痴吗?是的,太姥奇石不是愚痴,是喝过一壶明心见性白茶之后的醉痴。他淡泊如水,淡定如茶,吸地气,沐天露,是一种大境之痴,世人皆智,唯他独痴的痴。风过,他不语;水过,他不语;人过,他依然不语。晨待日出,暮对斜晖,他心里清清楚楚,一切过眼云烟,说是多余。他闭目心觉,来这里的人,没有尊卑,没有贵贱,不管是谁,都只是他的风景,这是多么有心智的痴石。

太姥痴石,有心,心也是一颗石,这颗心石就在山里的一条溪涧中,心石藤缠根绕,如脉络牵连。那淙淙的溪水是血,股股的人流是脉,只要有水有人,这心跳就不停,太姥山的石林就有血有脉,就会痴心不变地长长守在这东海之滨,阅尽人间春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