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道立的头像

李道立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3/31
分享

长征之光

长征之光

——观看电视纪录片《长征》

李道立(湖北)


长征是从80年前的心灵深处传来的,如茫茫的草地突然发出的叫喊。由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八集电视纪录片《长征》。播出后反响热烈,观众达3.1亿人次。纪录片从25000里的长征里,破译出诸多或知晓、或不知的人物细节,大到建政治国,小到一言一行,每一处都谈得条理分明,有根有据。让我们在80余年之后神经震颤,就像是看不见的手指,拨响了奋进的琴弦。

生命之光。长征精神是用苦与乐冶炼的。长征以战斗之频、河山之险、给养之难、病疫之侵、霜雪之冷,考验着红军官兵的意志与耐力。苍茫的雪山,高寒、缺氧、雪盲,挑战着人类生存的极限。然而,就是这支每时每刻与死神打交道的队伍,休息时,有的读马列经典,有的表演《红军舞》,有的用法语唱《马赛曲》、用俄语唱《国际歌》等等,到处洋溢着乐观、友爱和热情,被斯诺称为“最幸福的中国人”。红军战士的最后一次党费,感天动地;围绕火堆灰烬的红军烈士群像,耸立苍穹。草地是死亡陷阱,张思德为战友冒险尝百草,给艰苦的草地行军留下了一丝暖色。过草地时,周恩来病重,陈赓、杨立三为周恩来抬担架。新中国成立后,杨立三因病去世,周恩来亲自为他抬棺送葬,尽显革命者崇高的感情。血雨腥风之中,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迎接了第一场严峻的考验。官兵一致同甘苦,红军前行的每个脚印都诠释着英雄,诠释着生命的含义。“红军不怕远征难”,寥寥几句话的描述,正是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辈的生存境况。我们可以清晰的想到看到,那些开启长征的男男女女,是在呐喊命运,为国家感叹不已。

理想之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长征精神,是创造长征奇迹的关键,也是纪录片《长征》的着力点。长征精神是用生与死锻造的。4支长征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沿途补充后兵力1.7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无数个“军需处长”为了战友甘愿以命换命,无数红军官兵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所信仰的事业。长征就是一部革命史,是疼痛的叫唤,喜悦的欢叫,忧伤的悲泣,绝望的呐喊。长征途中,“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长征开启了民族团结的光辉前途。另辟蹊径,北上抗日,实现全国统一抗战大格局,中国人民由此走到了柳暗花明的又一村。长征的壮美就在北上抗日,我相信拨开历史的种种迷雾,民族的光芒始终照彻党的抗战史。这是一场为民族的生存、民族的尊严、民族的复兴发起的大决战,是100多年来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同抵御外侮的一次伟大战争,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倡导并坚持国共合作,共御外侮,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梦想之光。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必须让历史说话,让史实发言。近百位老红军出镜,集体完成对长征历史的精准表达。这是本片最令人瞩目的地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群众鱼水相依,患难与共,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是长征为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经验。党心军心向着团结,向着统一,向着集中,向着胜利。各路红军由南方到北方,由分散到集中,实现了空前的统一指挥。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今天,这些都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历史借鉴。长征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纪录片讲到了随红军部队长征的瑞士籍英国传教士勃沙特和他写的《神灵之手》、首先到陕北的美国记者斯诺和他写的《红星照耀中国》、美国作家索尔兹伯写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等。任何一种胜利都可以扩展出另外的胜利,任何一个梦想都可以诞生出新的梦想。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探索的梦想,直接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曾在生前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中国的发展正在全面证实这位史学巨匠的独到眼光。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从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民心、深入人心,真正的光,源自中国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