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登廉的头像

罗登廉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9/12
分享

武者

文/罗登廉

我们将历史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到处烽烟四起,诸侯争霸。那激战沙场的武士,披银戴甲,冲锋陷阵,他们之中有持剑者、有舞锤者、有把锏者、有使矛者,姿态各异,英勇异常。呐喊声、呻吟声、战鼓声、车马声、兵锋交错声,盖过了所有的一切,大地为之颤抖,似乎顷刻之间就要轰然沉没。我们看到了鲜血沿着青铜古剑的角度喷涌而出,刹那间我们惊骇了,亡者的余光深深的打动了我们,那是对生的求助,彼此同样是感到那样的孤独无助。

这些都被定格在那段特殊的历史里,远古的文明在烽火中噼啪作响……

穿过历史的皱折处,微风轻拂,侧耳倾听,有踏浪而歌者高唱日(诗见《诗经》之《兔罝》篇):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林中。

赳纠武夫,公侯腹心。

歌声由远而近,荡气回肠。他是一位踌躇满志的武者吗?或是一位胸怀四方、仗剑而行的游侠?抬头仰视,白云慢慢地飘向远方,她能把他的歌唱带到他日夜思念的故乡去么?那爱慕他的女子一定时刻手扶门窗,翘首凝视远方,溢满热泪的眼睛里,流淌着思念与期盼。彼此感应到了心之跳动,忧伤而美丽。在她们心里那才是顶天立地的男儿,他们保家卫国,血洒沙场,是何等的可歌可泣啊!

在那时,武不仅是英勇的代名词,也是力量与权力的象征。

可是到了后来,人们却常自谦说,我只不过是一“武夫”。这“武夫”便成了个贬义词,往往指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彪形大汉。人们对于英雄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不仅仅只限定在强壮有力,而是智慧型的。这大约是人们看到了武者的血腥,期盼和平的系数颇高的缘故,亦有后来封建王朝出现了科举以文治国。因而,在中国古代又有了“才子佳人”的说法,而所谓的“才子”,在我们的印象里,是些弱不禁风,眉清目秀,有几分女子气的饱读诗书的小白脸。这一“英雄”形象与那些威猛健壮的武者判若两人。

勤劳善良的古代人们创建了武术,本是为了强身健体,后来由于好于征战与争夺,又把它发挥到战争之中,用来诛杀同胞。这是我国古代人们的悲哀。他们把一种文明扭曲得肢离破碎。对此,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只能以沉默来表示惶惑与慨叹。

历史发展到今天,那些激战沙场的武者,早已被遗忘在那阴冷的角落,似乎是消失在沙漠里的驼队。我们只能从电视或武侠小说上看到他们光辉的形象。现实生活中的武者,不仅是身怀绝技,而且将那种极赋动感的行为艺术上升到了美学和哲学的高度,加之渗透着禅宗的精髓,把一种人生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才是武者之魂。她不再是具有杀伤力的“血腥者”,也不再是个人的,今人还原了武者最初的初衷。而“中华武术”作为一种“国粹”风靡世界,成为好多外国友人的喜好。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武者”的骄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