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爱林的头像

李爱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11
分享

鸡、鸭、牛、狗、猪咏叹调

鸡舍、猪圈、牛栏、鸭棚、狗窝,这都是那个年代的一道原生态风景,曾经的记忆里,时时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气息。
 

一唱雄鸡天下白,金鸡报晓,雄鸡高唱。
鸡是家庭兴旺的象征,每天天还没亮,三更或者五更,金鸡鸣唱,黎明伴着鸡鸣声,渐渐地照亮了乡村、田野、山岚,老百姓平常的日子,就这样恬淡安然地日复一日地往前走着,这时谁在意鸡的功劳?清晨,家家户户把鸡放出来之后,它们会成群结队地走到一起,叽叽喳喳互相嬉戏着,大多数鸡都是伸伸脖子、拍拍翅膀、甩甩腿脚,雄鸡们会咕咕咕地仰天高亢。奔着那份激情,随时都会比武——斗鸡,谁家的鸡比赢了,谁家的鸡就最俏皮了,主人也跟着炫耀一番:“你看,我们家的鸡多能耐!”虽然是鸡,人也跟着长志气,所以“斗鸡”的游戏,民间最普遍、最常见的、最有趣的一种娱乐活动,更能渲染出喜庆热闹的氛围。
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鸡就是家庭的小金库。那时,一个鸡蛋大一点的可以卖五分钱,小一点的只卖二分或者三分钱,家里就把它拿到镇上去换油盐。那时一斤盐一角钱,二个鸡蛋就可以卖一斤盐。鸡蛋攒多了就可以卖几元钱,家里就活泛多了。
过去我们村里大伯家一年喂了三十只鸡,每天大妈乐呵呵地夸自己家的鸡怎么怎么纯怎么好养,后来他的大儿子找对象,媒婆给对方说:“就凭她家喂那一群鸡,也穷不到哪里去。”后来女方真的就做了他家的媳妇。
鸡又是一种最美的膳食。无论怎么佐食都好吃,蒸、炒、烤、煮,随乡入俗,它是一道千年美味。它能上能下,既可以上大雅之堂,又可以在穷家小户随意吃。古人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不就是最好的写照吗?就连故事里的故事,都让人着迷,“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个千古之谜,到如今大家还没解释清楚。改革开放以后各种科学养鸡法层出不穷,有圈养的,有笼养的,有放养的,各种品种比比皆是,它为改善人民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吃鸡肉挑挑选选了,最终还是返璞归真,土鸡就成为了首选,因为土鸡肉质鲜美,营养成分比洋鸡要高很多,又没有任何污染。
60年代初,我们村里一个爷爷,年数已高,一个冬季卧床不起,口里总垂涎,奶奶看在眼里,心里很着急,就把喂养了三年的一只老黄鸡杀掉了,然后在灶膛里用文火煨了一天一夜,估摸着已经煨烂了,奶奶就用一只小碗盛了一碗汤给爷爷喝,哪晓得,爷爷喝了之后,当晚眼睛就睁开了,也能说话了。第二天清晨,爷爷自己能起床穿衣服出门,难道这土鸡肉就这么神奇吗?嗯,就是有这么神奇。我们看看《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的里就提到用“黄精蒸土鸡”一说,它对治疗体弱倦怠的功效就是这么的神奇。
 

春江水暖鸭先知。早春二月时节,村里池塘、荷堰的水面就畅游着一群群一对对的鸭子,非常的活跃。它们的欢呼雀跃,灵动着一汪碧绿的春色,它们在水中互相嬉戏着,时而一头栽进水里啄细鱼虾,时而仰天高唱:“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唱完了,闹够了,就起岸飞来飞去,简直逗死个人。放养它们的大人和孩子们随着它们的兴致一起也在池塘边玩耍着,点评哪只鸭子游得最美最快,哪只鸭子又肥又壮。春闹,就从那时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鸡鸭成群牛满圈,青山绿水好风光。”这是集体年代最提倡的一个口号。鸭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养,一般三个月就可以出栏变现,好养变钱又快,因此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那时候有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政策,后来生产队就来个集体喂养,叫做“鸭棚老板”,就是由一个专人放鸭,鸭棚随地搭建,尤其在稻谷起收的时候,鸭棚老板就把大群大群的鸭子全部像放虎归山一样地放到收割后的田里去吃食,一放出去后上牧场百只的鸭子“嘎嘎嘎、咯咯咯”地哗然一片,像是进入牧场似的冲啊冲啊,它们奏起了沸腾的高歌,乡亲们脸上乐开了花。
鸭子所到之处喜气洋洋的,鸭棚老板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一会从头邀,一会赶尾巴,兴高彩烈的鸭子自然就形成了整齐的队列,沿着田埂有序奔跑着,一会就铺满了田间地头,它们最喜欢吃的是田里的细鱼小虾。过去农田没有化肥没有农药,那些鱼虾鸭子生吃不影响身体健康的,尤其田间的螺丝,是鸭子最喜欢吃的一种,听老人说:“鸭子吃螺丝肯长,还补钙,容易生蛋。”后来,村里还派专人到湖里去摸一些螺丝捶细后去喂养它们,据说鸭子脖子很粗,吃什么都不卡喉,所以可以放心地给它们喂食。
三个月一晃就过去了,到了中秋节,队里按每户分几只鸭子过节,其余的就拿到市场去销售。有了鸭子过节的问题就解决了,家家户户喜不乐支地煨鸭汤、鸭焖藕等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大力发展了鸭产业,就我们武汉而言就有“鸭脖子”、“周黑鸭”、“腊鸭”等等,尤其是这些鸭子味美价廉,深受老百姓的喜欢。
 

俯首甘为孺子牛,牛的精神是默默无闻。过去年代,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牛是看家的畜生,哪家有一头牛,那是一种实力的体现。那时候,有专门的牛栏饲养供它休息,有一句谚语:“九九还一九,耕牛遍地走。”集体年代,春耕生产一打响,农田的主要吆喝声都来自耕牛的身上。经过一个冬天的喂养,开春了,耕地耕田,就发挥牛力气了,它不知疲倦地在田里奔走,犁田打耙,节省了不少劳力,减轻了不少劳动量。一头牛一上午可以耕一亩多面积,但十个人一天也难挖一亩。
犁田人特有的农民形象,就是肩上扛着一个犁,手上挥舞这一条鞭子,卷起半腿的裤子,头戴一顶草帽,手上还牵着牛绳子,那个鞭子是用来指挥牛方向的,耕田时右手扶着犁尾巴,左手扬起高高的鞭子,口里不停地“唔嘘唔嘘”地吆喝着,牛就用眼斜视观察鞭子朝哪个方向摆动,鞭子往前摆动,它就笔直往前走,鞭子指向左,它就往左边,指向右边,就往右边走,后来乡亲们形容笨人为“比牛都不如,牛还会听话,看眼行事。”这都是老百姓在现实劳动中总结出来的精辟语言,听起来让人捧腹大笑。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形势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多数耕地耕田都用上了“铁牛”,牛就渐渐走向了山坡、草原,它们在广阔的天地里悠哉悠哉去了。
 

狗不念家贫,儿不嫌母丑,这是千年的古训。狗是家里最忠实的朋友,哪家有条狗,就不担心家里的安全。记得我们还是孩子时,和我们一起玩耍的一个小妹妹不小心一下掉到塘里去了,我们都措手无策,后来它家的狗看见了,它奋不顾身地游到孩子身边用口咬住孩子的衣服使劲往岸上拖,那个小妹妹终于得救了,孩子的奶奶吃惊着,再看看孩子浑身都是湿漉漉的,才还恍然大悟相信是狗救了她家的孙女。这成了一个传奇的故事,几十年过去了,这个故事还记忆犹新,那个妹妹如今已经做了奶奶。
狗通人性一点也不假,我听祖父跟我讲过一个故事:“我的祖母病故的前夕,气喘吁吁地躺在堂屋里,几天不进食,喝水吐水,吃什么吐什么,守在门口的狗看在眼里,它不时地惊叫:汪!汪!汪!眼睛里直流泪,还时不时地咬咬奶奶的衣服,看上去,它是极为心疼地抚慰着奶奶,几天后,奶奶终于因病去世,那条狗在门口吐了几口鲜血,倒在了门口,再也没起来了。”一条狗就是这样随着它的主人而去了。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心生痛楚,心生怜悯,心里呼唤着奶奶,也难舍那条狗。
正因为狗对主人的忠实,因此受众人的喜爱和追捧,如今,各种品牌的狗走进了千家万户,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狗享受着特殊的待遇,真的像一篇文章里所说的:“过去狗不如人,如今人不如狗。”在我们的生活里,真的离不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组合,往往它的感应比人还要灵敏呢,我们真的要学会珍惜呵护它!
 

猪给人的印象是憨猪,它除了吃,就是睡,大家形容:“憨吃酣睡肯长肉。”不错,猪的任务就是吃饱睡好长一生的肥肉,等杀宰了后供家人享用。那个时候毛主席说“猪多肥多,肥多粮多”,还说“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化肥厂”,所以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实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当时的政策是“见母必留”,当时的劁猪匠要是劁了“奶条”那是要受批判的。那时在生产队种粮食,没有太多的肥料可用,就动员家家户户养猪,然后集体收集猪粪一起挑到大粪窖里烂起来,到春耕夏种来用。到年底了,一头猪基本长到可以宰杀了,有的拖到公社肉食组去卖掉,或者几家供杀一头猪用来过年做菜,那时的猪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年代贫穷,家里都没有啥油可吃的,杀一头猪可以有猪油吃,给身体补充一些能量,因为干的都是体力活。
喂猪也很有讲究,记得那时,家里喂猪还要靠运气,要不然很难喂大一头猪。记得我们家过去喂猪,母亲总是小心翼翼地像喂孩子似的,用米糠煮熟了再喂,到长大一点,就开始吃粗一点的糠或者草,一头猪喂成功,到年底就可以卖百把块钱,在当时来说,可谓是一大笔收入了,所以那时农家小户非常重视喂猪。现在,农村每家每户还都养着几头猪,一方面积蓄猪粪作为田地的肥料保证粮食的丰收,另一方面卖了或杀了以添补平日家用,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还涌现了不少养猪致富大户呢。
如今,农村基本实现城市化了,这些畜类越来越稀少了,人们基本也淡忘了它们。蓦然回首,它们曾为我们立下过汗马功劳,我们不该忘记它们,它们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好伴侣,我们不要忽视了它们,要好好地善待它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