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隔岸焰火的头像

隔岸焰火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11/21
分享

我在家排行老二,名字是舅舅给取得。

舅舅按现在的标准,念过私塾,上过新式学堂,写的一手好字,应该算得上文化人。给我起了一个很俗的名字:来发。小时候村庄里的小伙伴都在说:猫来穷,狗来福,猪来发,我哭着回家,大人免不了一番劝慰,但父母从没动心思给我改名子。我有一个同事叫九大,他嫌弃父亲给起的名字不好,改成单字杰,杰出、超越,可能更多体现的是自己的想法,后来他在工作中确实很进步,取得不小的成绩。长大后才想明白,名字虽俗,却饱含父辈殷殷深情,寄托希望,希望来世上,生而为人,发财发达,衣食无忧。对人生,没有大的理想,只想着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陪着父母慢慢老去。

苏轼曰:但愿吾儿余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可能父辈给我起名更多寄托的是贱民好养的逻辑,大抵小名狗剩、二蛋类似。活了五十年,别人始终喊我来发,总觉得名贱人贱,永远长不大一样。估计做官身世家事一样不能缺,更不能缺的是一个好名字,一个叫得响亮的名字。

譬如小时候吃的大饼,本地叫“草鞋底”。将面揉熟后,切成一个个剂子,一层层添加葱油,抟起来用擀面杖压实,底下蘸水贴在炉壁上,炭火烘烤,趁热撒上芝麻。外面金黄酥脆,里面葱香软糯。喜欢甜的刷上一点糖稀,一般都是刷上一层辣椒,包上刚出锅的油条,葱香扑鼻,焦脆绵软,吃起来葱花的味道肆意飘香。上高中的地方,是三省通衢的要道,最负盛名的小吃就是大饼。周末不回家,室友会买几块大饼放在寝室,睡晚了就起来吃凉大饼,吃起来软绵绵的,但是真香,特别是葱的味道。我没考证过,但我想大饼的来历可能与冷兵器时代有关,类似秦人出征携带的军粮锅盔,便于携带。

大饼必不可少的就是葱,不然就成了北方的死面饼,仅以充饥为主,香味则丧失了一大块。有一年到泗县出差,吃到当地一种美食“朝牌”,一看就是小时候吃的草鞋底,和同事聊天室,同事盛赞“朝牌”。朝牌就是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礼记·玉藻》里说得很清楚:“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我和同事开玩笑,朝笏变草鞋底,大抵是政治需要,譬如过去皇帝赏赐的黄马褂变成今日看守所犯人的囚服,闲聊吃着“朝牌”。没加南方的小葱,味同嚼蜡,索然无欢。

小葱长得粗壮,必须种在院子里肥沃的松壤下,如果长期不移植,土壤就会板结,葱慢慢就会枯黄,瘠土所出,不可用。

葱作为当家花旦出场只有寥寥可数的几次机会,葱煎鸡蛋就是一个。葱洗净晾干,平底锅放油,热后,葱排放在锅内,倒入打散的鸡蛋,定型调味上桌,满室葱香。

来人我一般都做一道名菜小葱拌豆腐,豆腐焯水,投凉抓碎,拌入葱花、盐,浇上少许熟香油,淋入麻油,上桌青青白白。入手简单随意,吃起来香滑爽嫩,入口即化。

《随园食单》里面用葱的地方比较多,因葱辛辣,袁枚认为切葱之刀,不可以切笋。特别是卤猪头“将猪头下锅同酒煮,下葱三十根、八角三钱,煮二百余滚;下秋油一大杯、糖一两,候熟后尝咸淡,再将秋油加减。”

野葱又称小蒜,春天到了,妻子喜欢带全家人到野地里挖小葱。在杂树林落叶较多,腐殖土松软的地方,小葱一撮撮,一蓬蓬,用手轻轻一提,整株葱就拔起来了。小葱洗净晾干,放在盆里加盐揉出水,放置一夜,装到罐子里压实,密封保存。吃的时候拿出来,用辣椒碎拌生抽调匀,浇上热油上桌,清爽怡口,特别搭配早餐的稀饭和面条。

新鲜的小葱洗净晾干后切碎,和腊肉丁调和米粉拌匀,抟成小粑。吃的时候用油煎一煎,香气肆意,很得家人表扬。而且米粉粑粑保持时间相当长,冻在冰箱里,吃的时候拿出来,方便快捷,早餐食材丰富与妻子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相传神农尝百草找出葱后,便作为日常膳食的调味品,各种菜肴必加香葱而调和,故葱又有"和事草"的雅号。凡荤菜,出锅时必加一把葱花,热气激发葱段香味,刺激人的味蕾,增进人的食欲,一道菜的味道也同样远远漾溢。陆游有:瓦盆麦饭伴邻翁,黄菌青蔬放箸空。一事尚非贫贱分,芼羹僭用大官葱。如果没有葱怎么能放箸空。可以不夸张的说,一道菜好不好,葱味占了一半。

对于饮食来说,葱和我一样,就是一个千年老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