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的火锅
成都人开朗明媚,特别是美女一笑,露出弯弯的月牙,双颊饱满,犹如天上的一轮散发着光辉的月亮。川渝最有名的两句话:一句“劳资蜀道山”、一句“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治愈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两顿。”
第一句话,初到川渝的人都以为蜀道山是成都一个著名的景点,于是不时看到有人打听蜀道山在什么地方,成都人听到都哂笑,在别人一脸懵的尴尬中,美女听到甚至笑弯了腰。他那里知道四川人都是“耙耳朵”,一旦美女心情不好,就能听见、看见四川著名的‘蜀道山’。
美女火辣的性格就来自第二句“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治愈不了的。”火锅麻辣造成了川渝妹子火辣,爽直。世间万事都是有联系的,而四川什么都和火锅有联系。
下了飞机以后,朋友跟我说,他有一个表弟在成都上班,今天晚上吃火锅,到成都一定要尝尝当地的特色。
朋友是贵州师范大学毕业的,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他高中的老师就联系他,回家后请他吃了一顿火锅,宴会上问他未来的规划。那时候大三,他还没思考未来,老师给他指出三条路,一是从事自己专业,毕竟师范毕业的,回老家教书。二是考老家的公务员,三是继续读书,读研究生。他后来想了一下,还是回家考公务员,谁知一回家在隔壁县就考上了公务员。他老表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考了还几次都没有考中,那几年,老表一个人全国各地去考公务员,逢年过节回家很是狼狈,去年好不容易在成都上了岸。
老表上岸以后,他们两个人在到当地请老师吃了一顿火锅,老表那天吃的是泪流满面,既为感谢老师,也为自己这几年的心酸。他和老表对火锅绝对有感情,可惜这么多年,一直没来过四川,所以老表一听说他来,立马安排吃一顿正宗的四川火锅。
朋友喜欢吃火锅,不仅是兄弟之间的感情深厚,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感激。
我不禁对素未谋面老师很是钦佩,一个老师不仅对学生记挂在心,而且在关键节点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指导学生的人生规划,避免学生走弯路。如果每一个老师都是这样,何愁学生不进步,社会不发展。
火锅店很精致,一上去,二楼流淌着舒缓的音乐,找了一卡座等朋友的兄弟过来。服务员递给每个人几小碟蘸料,分别是油炸黄豆、香菜、葱花、泡菜、辣椒粉,还有一点瓶装的香油。四川火锅的精髓就是鸳鸯锅,吃这个锅情侣居多,两个人一人一个也很卫生。按理说西南也是南方,偏偏我们适应不了四川火锅的辣,选择这样的锅底就很符合,辣很了就在清汤锅里面涮一涮。
要说东北人万物皆可烤,到了川渝万物皆可涮。新鲜的牛肉、羊肉必不可少,最主要涮的是各种动物内脏,我本着少吃一点脂肪的原则,尽量点一些蔬菜、粉条,热腾腾的火锅沸腾起来,人的感情也就活泛了,话也就多了起来。
川渝湿热,朋友告诉我吃火锅必须多加蒜和辣子,不然胃受不了。他亲自示范蘸料的制作,搲小半碗蒜末、辣子,芝麻和花生上面撒一点葱花、芫荽,浇上一点香油,最后舀一勺滚烫的锅底润开,淋上一点醋。菜烫熟,放进蘸料里蘸一蘸,入口后,鲜香麻辣烫犹如爆珠噌的一下爆开,加上酒精的刺激,终至于满头大汗,全身毛孔打开,似夏天酷暑时,吃了冰镇西瓜一样爽快。
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川渝火锅各有各的精妙,按照袍哥习俗,绝不拉稀摆带。按照朋友的说法,我吃的这一家应该比较适合新来川渝人的口味,所以就比较推崇。说不上谁家更好,现在交通发达饮食本就多元化,只不过到了四川一定要感受四川的火锅文化而已。如果说正宗,可能农家一顿自然的食材更地道。
新鲜的豆花饭
四川人是花痴,不要说成都名字叫蓉城,什么吃的也都是花儿,什么蹄花腰花脑花儿,于是豆子到了四川,改成豆花儿。
对豆花,四川有首歌:
一颗豆子嘛格依个
圆又圆嘛格依个
推成豆腐嘛格依个
卖成哩钱嘛格依个
人人说我嘛格依个
生意小嘛格依个
小小生意嘛格依个
赚大哩钱嘛格依个。
在四川,最常见就是袍哥文化,大抵什么都有个江湖排行版,你要说江湖素菜排行版,第一名可能不是火锅,却是犄角旮旯里最常见家幺花馆子路边店,炉上都支一口大锅豆花,热气腾腾吸引着路人。
在四川游走,各家小馆卖豆花,常挂‘荤豆花’招牌揽客,店名写的五花八门,字写得七歪八扭,有“昏豆花”的,也有‘浑豆花’的,还有‘晕豆花’的,真叫人发晕……
豆腐相传是淮南王刘安在炼丹时发现的副产品,可到了四川,你不得不说四川人富有创造精神,豆花可能是川渝的特色美食,界与豆腐脑和豆腐之间,随时随地可以制作。
豆花用的是是正宗四川自贡的卤水,成型后用篦子压住篦去水分,随意的用刀切成块装盘,豆花蘸水各有各的不同,我吃的这家,姜蒜末,用炕的辣椒碎、油炸黄豆、四川榨菜末,葱花芫荽盐味精略加一点糖,再配上一碟四川泡菜,乘上一碗米饭,那滋味可以说给个宰相都不换。
四川各地饮食特色鲜明,有以内脏为主自贡的菜,有麻辣烫,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实力排行。在四川,哪怕再小的馆子都有主打菜,只要你认真的品尝,都能寻找到美食不同的精髓,但我以为吃倒在其次,我感动于四川人对美食的那份执着和热爱,更是对生活的虔诚和热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