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井刚的头像

刘井刚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0/09
分享

远去的拌桶声

当玉米粗壮的棒子从亭亭玉立的秸秆上掰下,又乐陶陶地连苞叶担回,然后剥去外层陈旧的壳子,里面四新皮反剪成小辫子与其它的同伴束在一起,捆成一个个马扎,笑盈盈地骑在屋檐下;

大豆纤细的幼苗在酷暑逼人的盛夏茂盛成一片浓荫,那藏在叶子下面一串串小巧的胸章紧锣密鼓地完成浩大地灌浆工,正气定神闲地步入乳熟期;

当树上果满盈枝的杮子青中带金,红绿相间的叶子已不住累累果实。它们整天被大黄蜂盯着,一旦果肉黄中带红,黄蜂们便毫不犹豫地用锋利的尾针蜇入,留下一星星斑痕

地下的红薯红杏出墙似的把地皮撑破,棉被一样的藤蔓仍然让它无法突破那软绵的壁垒,它自残一般让臃肿的身子裂摆出一付付瓜熟蒂落的样子;

当其它来不及叫上名字的春播夏种的作物晌蚕喷了催老素似地在一夜间成熟时,那早已消逝的如黄土高原般粗犷的拌桶声又开始响起。

在陕南,在坝河,在川陕鄂交界所有种稻子的地方,拌桶是收稻子的传统农具。

长形,箱式,膝高,底部与上口升子一样倒梯形。使用时竹席在口面大半圈,只留下前面一方门槛似的一块挡板。

一把稻子,沉甸甸的,如同一把柔性的鼓槌,不停地在那块挡板上摔打,其声如鼓,响州震县

通过反复摔打,让稻谷从秸秆上脱落,这方式叫打谷。

打谷一年中重大的农事活动,但整个秋收推向高潮

许多作物成熟后,会母婴同体进入晒场。到了晒场,先晒干,再脱粒、车净、然后才进入仓廪。稻谷不。从摆插秧酒那会儿开始,它就养成了热火朝天的嗜好惯成大张旗鼓的脾性

如同喜庆少不爆竹,盛典少不了鼓乐,船舶少不了汽笛,节日少不了歌舞。稻谷是在咚嚓咚嚓不断地摔完成脱粒的。

集体时,割麦是按面积计酬的。在麦黄一晌的盛夏,小麦不提倡把长长的秸秆都收集起来。秸秆的长度适合打捆就行。打谷是重量加路程远近来计酬的

正值白昼变短,气温渐降,稻谷跟分娩似的要在田先行脱粒,然后被隆重地送到晒场。

打谷人多了不行三人一组,多了窝工。出工时那比床还大的拌桶,一挂车厢似的由一人扛着。箩筐、挡席、筐子、扁担、打杵、镰刀等一应地家什,由另外两个人负责。到了田里,一人负责割谷,叫放座子。另外两人则一心一意地摔打

打谷之所以要两人,一是拌桶前移时需要合力,二是烘托气氛强调节奏。气氛与节奏之于劳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字产生之前嗨唷嗨唷的劳动号子,直到今天还被人们广泛使用如抬重物时哎嗨哎嗨地哼叫,打夯时喊口号

打谷时,座子顺着拌桶的后方举起,再打下去。一人一下,随即爆出咚嚓,咚嚓音调起伏的响声

咚,是座子打在拌桶拦板上发出的。雄浑,坚实,有力,那穿越时空的声响夹着岁月的沧桑直击人的心灵。座子,拦板把座子弹起。这时,打谷人顺势往侧面肘击,叫靠桶。于是就发出弱而皮软的声音:嚓。动作连惯时,像是两种不同的响器一前一后地敲击。

就速度而言,打谷会有两种不同的节奏。如果打谷是两个慢性子,第一个人下去,另一个人跟着打下去。第一个人靠桶,另一个人也靠桶。声音就成了咚咚,嚓嚓,咚咚,嚓嚓节奏迟缓,有点。无精打采地,如两军对垒,一边刚擂响战鼓,另一边则鸣金收兵。

这样的情况不多打谷是心意相通力气相当的组合。这活儿斯文人是干不下来的不像插秧先生一样伏案疾书,不像薅秧叫化子一样拄根棍子脚在秧缝间勾勒。打谷如土匪似的轰抢。在不受身体因素的情况下,第一个人,不等另一个人,第一个人靠桶了。声音连串起来就是:

咚嚓,咚嚓,咚嚓,咚嚓。

节奏明快,声音动听。

当然,也有不靠桶的。不靠桶打谷时腰板挺得笔直,身子也不大幅度地摆动。打一下,座子在手中滚一下。虽然手上翻花一样灵动,但身子僵化,声音单调。

靠桶不一样。不仅发出丰富的声音,还伴着优美的动作:熊一般的腰肢灵活地扭动,像秧歌;一左一右地摇摆,如相扑。

打谷的活儿全面铺开阵势才壮观。整个村子像一台上了发条的闹钟白天收获,晚上看场。不到五更,打谷下田了。紧密急促的打谷声,连大地都颤抖。大家趁着早凉精神头好的时候努力多干。免得到了正午,太阳厉害了,人困马乏地打不起精神。尤其是刚刚割倒的座子,阳一晒,软沓沓地,下去,有气无力。最糟心的,是座子上的枯叶太阳一照,焦了,脆了。下去,漫天飞舞。那些枯叶凭着锯齿一样的边缘,肆无忌惮地往眼睛里飞,往衣服里钻。放座子的也喜欢趁着埋头割谷。每割一蔸,镰刀在磨石上磨一下,越用越锋利。午后就不一样了,多么锋利的镰刀割几下就钝了。

黑暗中,打谷咚咚咚地响成一片,如同浓雾深锁的江面,无数地船只蛇阵相连,船上插满了稻草,船上的士兵擂鼓呐喊。岸上不谙水性的曹军以为吴军偷袭,箭如蝗虫一样射向草船……

天亮了,整个川坝像金色的海那一只只插着挡席的拌桶,像一只只小船在海面上航行

只有近些,才能看清,那是一付付打谷的拌桶。拌桶边,是一个个精壮的汉子。头上的草帽耷拉着,高手一样神秘;腰上束一根绳子,战士一样威风凛凛;裤腿挽到膝盖了,双腿铜铸一样坚毅;脚趾根根弓起,鹰爪似的攥着大地。座子往起一扬,胸膛也挺起来了。那昂扬地样子,气冲霄汉。座子举起的一刹那,身子跟着侧转四十五度。这四十五度,足以蓄积全身的力量。这力量贯注到座子上,重若千钧。沉甸甸的穗坐过山车似的在空中划了一道金色的弧线串谷穗在身后停留片刻,转从背后挥下接着身子又旋风一般往相反的方向侧转四十五度咚,闷雷似的声响荡然开来,群山发出嗡嗡地回应。不等那声消,嚓,靠桶了。那些已经松脱还没来得及落进拌桶的稻粒子弹一样纷纷射向拌桶的后仓。

一把秃,草往边一墩,又跑去抱座子。田皮在稻谷的蓊郁里,滑溜溜地。赤脚在上面滑冰似的。稍不留心就是一个趔趄。但在田里跑惯了的他们脚底像壁虎一样附着吸盘。眼看倒下去了,不倒翁似地又直了。躬身抱座子时,一改风风火火的毛病,像年轻地母亲襁褓中的婴儿,一只手从下面抄起,放进臂弯,另一只手从上面按住。到了拌桶边,又恢复粗鲁的野性,两手把座子一分,机关枪一样抡着,举起

估计七八个座子了,拌桶的距离与座子远了,抱座子往返要走不少路程。这时,该把桶边的稻草扎起来,然后移桶。扎草时,先从一堆谷草里抽出一撮做要子。要子横在两手的虎口上,给稻草戴项链似地匝过去。两手到了草后面,快速交换,草捎从要子下面绕到要子上面,随即扎进草匝里。拇指按住,另一只手把要子一拽,一个蓬松的草人就扎成了。为了检验稻草捆扎的是否牢固,草人扎好后,揪住草人的头发,一提,往远处一抛。草人像穿着绿裙的女孩,在空中一旋,然后袅袅亭亭地立在田里。

移桶用巧劲。初次打谷习惯掌心朝下,揪着桶耳。这把拌桶朝地上死死地按着,加上水的吸附,空桶也要费一番力气。正确的方法是掌心朝上,抓住桶耳,连提带拉,拌桶前端昂起来了,轻而易举就牵引到所需的位置。

拌桶停稳,捞起座子又打。

那驾轻就熟的样子和一套的动作分明就是力量的集合看吧,座子扬起来了,霸王扛鼎一样;座子挥下去,大刀砍去一样;拌桶响起来,朱仙镇交战一样;草人抛起来了,掷铁饼者一样;拌桶拖了,耕牛奋蹄一样。

丰收是需要庆祝的。那排在五谷之首的稻谷,在收获的这天,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敢为谷先,把一年一度的秋收变成一场浩大的庆典。

咚嚓,咚嚓。咚嚓,咚嚓。

雄浑的拌桶声不仅有着鼓乐一样的节奏,也暗藏了儿时几多渴望。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年中会有两次饥荒:一是青黄不接的春荒,二是夏秋之间。春荒是真正的饥荒,粮食稀缺得很。直到夏收才有粮食进屋。说是夏收,也不过是小麦和土豆。不多的小麦先紧着公粮。公粮缴毕了,留下种籽,剩余的才分掉。这样,分到每家也没有多少。麦子都省着,锅里常煮的是土豆。土豆也接不上秋收,用南瓜替代。就这样,汤汤稀稀的,直到玉米下山。但挑食的我们,从第一吊谷穗剖胸而出,我们就用“东一吊西一吊,四十八天动镰刀”的农谚数着打谷的日子。总算盼到谷子显黄了,队里卖富似的迟迟不开桶。生怕先打,被人窥出囤中羞涩。等别个生产队开打了,才放开手脚。其实,不管谁先打,能听到打谷声,吃新米的日子就不远了。

我对音乐迟钝,但对打谷声却十分敏锐。那咚嚓咚嚓的打谷声,如千年前的战鼓以铸剑为锄的过程与我相约,让我袖手难耐。 

我记得第一学打谷时是初中快毕业的那年。那时,每天除了上学,总想为家里挣点工分。因为年龄小,我干一天活还不到三分工,很不值当。

可打谷工分高。一个劳力一天能挣两到三天的工,下午还能早早收工休息。但这活儿是队里一群壮劳力们才能干的活儿,一般的社员不能染指。集体时,一个生产队是一个江湖,队里的壮劳力是江湖中各大掌门。别看平时他们有说有笑的,一到打谷季,立马就分出门派。队里几坝稻田全被那些门派瓜分了。一个门派一坝田,一个门派一付拌桶。互相不能窜扰。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和三个同伴抱着试探的心理去跟队里一组歇工的打谷人商量,把他们使用的一付拌桶借给我们使一天。我们一说,他们竟满口答应了。他们不光答应,还热心地为我们出谋划策,让我们把拌桶盘回来后,从院子前面那块长势最好的田块开始。我们找了两根竹竿,四人抬嫁妆一样把他们寄放在一公里外的一付拌桶盘回院子前面那坝田里。为珍惜那难得的打谷机会,当天下午我们就下田干起来。

以前看着大人打谷,觉得简单好玩。可轮到我们自己打,才知道,打谷是天底下最难的活儿。这活不仅要有一把力气,还要有娴熟的技术。我们打谷时,只是想当然地两手握着座子,两肘紧紧靠在胸前,祈祷似地捧着座子。拇指和食指呈心形对掐,生怕座子从手里滑落。打的时候也滑稽,拌桶不仅发不出雄壮的声音,靠桶也是照猫画虎地在拌桶里扫一下。动作笨拙不说,也不默契。两人不是同时打下去,就是互相谦让。同时打下去,不是我把对方手里的座子挑飞,就是对方把我手里的座子打掉,落得到处都是。这还是小事,重要的是我们不会翻把。打谷两下,要让座子在空中作一百八十度地翻滚,这叫翻把。翻把是让谷穗都能砸板上。不然,座子中心的谷穗因为触及不到实物而成‘漏网之鱼’。可我每次翻把时,座子往起一抛,就眼花缭乱的。觉得座子在空中转得那么快,快得我都没法接住。手忙脚乱间,座子趁机天女散花落进拌桶里

即便这样,短短的一个下午,我们每人竟然挣了四分工,比平常干一整天还高。收工时,我们把拌桶竖在田里,顶上搭几把稻草,免得夜里受潮。挡席也整齐地卷起来,藏在牛圈的墙头上,准备第二天大干。

谁知第二天下了一天的雨,我们的打算全部落空了。

过了几年,正式回家务农,才像模像样地学着打谷。经过队里大人的指点,也很快掌握了打谷的要领。一个座子抱起,一手一把,呈X形叠在一起。双肘平展前伸,怀里搂只木桶似的。翻把时两手一旋,座子在空中转轴一样滚半圈圈够了,眼明手快地接住。先前左手那把到了右手,右手那把到了左手。

责任制后,打谷的场面打谷全是我们年轻人。们连草帽也不戴,湿发全贴在头上,汗珠与阳光辉映。裤腿也不用挽,就在谷蔸上扫来扫去。没人赤脚片在田里奔跑,全都穿着鞋子。人数不限制了,对劳力也不挑。人越多主人越觉得脸上,人越多主人越觉得。放座子的人比的人还多,一放一大片。于是,多余的劳力就把好的谷往晒场送。人还有余,就回家帮厨。四个人轮流着。一对还没秃,一对就把开了吼吼声喊着响桶。

咚嚓,咚嚓,咚嚓,咚嚓。

大伙争着抢着打,越越快。只有经历了水深火热的稻谷,才经得起如此忘情的打。技术娴熟的,翻把,还能忙里偷闲地去拍两下拌桶的拦板,以显示自己游刃有余

人是需要音响来获得精神鼓舞的。打谷时,一个比一个发狠,像是比试着谁能把拌桶击穿。但那是徒劳的。拌桶多是河边的麻柳树割制,最不济也是多年生的白杨。与宁折不弯的松树正好相反,这两种木质皮实又有弹性,割制的拌桶,鼓皮一样,弹性极好,声音响亮

也有惜桶如命的。为延长拌桶的使用寿命,给拌桶穿防弹背心似的,在前板上斜放一块篾编的擦子缓冲。这样,谷把就不直接在拦板上,对拌桶就构不成伤害了

但坝河。他们光明磊落,直来直去。

咚嚓,咚嚓,咚嚓,咚嚓。

听,多么豪迈的声音!凡是被这声音洗濯过的,凌乱的变得有条理了浑浊的,变得清新透明了清癯地变得丰腴健硕冰冷地,变得温暖发了。

有时,几家会赶在同一天打谷。这时,一坝田里会有好几副拌桶,像一只只方面大鼓互相比拼,声音密密匝匝的

中途出挑时,有人会吼两句花鼓词,紧张的气氛顿时驰下来

得忘情的。明明座子秃了,还。这时,另一人会搞笑地把秃的稻草往这人怀里一塞,以示提醒。出其不意的一个动作,这人竟不知所措地把塞过来的稻草亲密地挟在腋下,惹得所有人都笑。

……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一些落后的东西必将被时代所抛弃,在抛弃的同时,另一些东西又会应运而生。农具也是一样,不停地革故鼎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拌桶全部消失了,好听的打谷声也销声匿迹。小型打谷机全面普及,打谷来了一场革命。打谷机对劳力不大挑剔,在劳力大量外出不能按季返回的秋收,打谷机像是为留守妇女们量身定做。她们跟操作缝纫机似的,两手握着座子,手腕扭来扭去。一只脚踩着踏板,一起一落。

每次看着她们在打谷机上熟练地操作,我就想,那动人心魄的拌桶声是再也听不到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