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那是一个木心诗人所描写的“那时候,车、马、邮件很慢,一生只能爱一人”的时代。青葱时的我,常觉自己怀才不遇,纠结、彷徨,也常常惊叹于别人的一夜暴富,有感于别人的投机倒把。在乡下,失眠的夜宴很热闹,是月映桃花半开的惆怅和蝉鸣一程山水的喧嚣。父亲是60年代的高中生,却成了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着汗水和勤奋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把我的急切和迷茫看在眼里,经常对我唠叨,多读圣贤书,要做清白人。做人要清清白白,做事要踏踏实实,多学习、多勤奋,才是正道,别想着歪门邪道。
我喜欢听收音机里的诗歌、散文,于是在全家省吃俭用下,我有了一部带短波功能的立体声收音机,可以听纯英文的节目,也可以听调频立体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调频”,时隔多年了,还清晰地记得父亲当时说喜欢就去做,关键是坚持,他鼓励我多听。于是每晚七八点钟的时候,就会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调频”里富有磁性的声音“我是高阳”、 “我是张东”。在那个年代,每天的听书,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不论说的是什么,读的是什么,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天籁般的声音,叩问灵魂的穿透力,节目亦诗亦歌亦散文随笔,有评论有鼓励。父亲知道我的心事,买来了好多信纸、信封和邮票;于是,我拿起了自己的笔,向“文艺调频”寄去了自己忧伤而又进取的大学时代。一次次石沉大海后,我终于在节目里听到自己写的诗、词,听完后往往总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和半盏醍醐,浸润在书香里和微微成就感中,夜色如水的乡野,我小得大自在,酣然好梦。
多年前,还记得那是一个翰墨飘香、激情飞扬的时代:那时候,诗人海子去了,穿着白衬衫真实的朴树来了;那时候,澳门回归,举国欢庆;那时候,中国女足获得美国女足世界杯的亚军;那时候,马云用东拼西凑的50万元,创办了阿里巴巴;那时候,李彦宏从硅谷回国,创办了百度公司……而我仰望着满空繁星,想一想自己负重前行时,偶有挫折和艰难,耳边经常会响起父亲的话——多读圣贤书,要做清白人。于是继续牢记家训,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用勤奋和汗水求拨云见日,求砥砺前行,于是天高云淡。如今我自己的儿子也读初中了,经常回老家探望双亲时,看着父亲快70岁的老人,还每天乐呵呵地在家门口土地流转养虾的虾棚里洒料、喂食,看着墙上挂着的全市书香家庭示范点的铜牌,听着父亲戴着老花镜、捧着报纸,语重心长地一遍遍地对我的孩子说几十年前一直说到现在的话,多读圣贤书,要做清白人,做人要清清白白,做事要踏踏实实,多学习、多勤奋,才是正道,别想着歪门邪道。看着、听着、想着,这一幅幅家训如山的画面,眼角经常有一些湿润的感觉。感谢、感恩,岁月,在清清白白的书香里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