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穆公的头像

穆公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208/03
分享

走向辉煌的历程 ——从《发发士多》到《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走向辉煌的历程

——从《发发士多》到《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深圳广播电台制作的广播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到精,从单一到多元,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一次又一次地赢得了中宣部颁授的“五个一工程”奖。

深圳广播电台的第一部广播剧可以追溯到1992年开播的《发发士多》,那是一部由深圳广播电台策划制作的广播系列小品,每集大约7-8分钟,每天一辑,四个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角色,对城市生活发生的种种社会问题畅所欲言,针砭时弊,表达了普通市民的心声,深受听众欢迎,22年间播出了5000多辑,街知巷闻,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也为这座城市培育了一批热心的广播剧听众。

接着,深圳广播电台又陆续组织创作、推出了广播剧《水暖香港》、《抬头一片天》,制作了一部又一部的文艺精品。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是深圳广播电台去年推出的四集广播连续剧,这部广播剧以当年两万名工程兵在深圳脱下军装就地转业的事件为线索,抓住了改革开放这一重大题材,写出了深圳历经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一历史性转折的艰难裂变过程。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部广播剧抓住戏剧的特点,剧情峰回路转,故事跌宕起伏,矛盾贯穿全剧,冲突扣人心弦:两万名工程兵战士刚刚丢掉了铁饭碗,“一眨眼成了老百姓”,情绪波动未息,又遇上强台风吹袭深圳,传来水库险情,三防指挥部紧急求援;工程兵田海好不容易接下一宗大型工程,港商却又提出要大家掏腰包凑钱作“风险抵押”;工程队伍刚刚开进工地,却又遇上了实力雄厚、装备完善的正规建筑公司和灵活机动的民工队,不得不展开一场“三国演义”的竞争……

广播剧与电视剧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广播剧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人物形象和剧情变化只能通过声音来表现,《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部广播剧的演员深知广播剧的这一特点,通过声情并茂的表演,他们把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演活了,田海、周小健、夏宝丽、阿昌等人物性格突出,形象丰满,听众闻其声如见其人。这部广播剧还充分运用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根据剧情需要,制造出不同的音响效果,令听众有如亲临现场,亲历其景,大大地加强了这部广播剧的艺术感染力。

深圳人既懂得欣赏广播剧,也懂得挑剔广播剧,早在当年广播系列小品《发发士多》推出之际,听众就一边弹一边赞,评头品足,电台的监制和编剧、演员不断听取听众意见,不断加以改进。电台与听众的这种沟通方式,后来也成了深圳广播电台的“光荣传统”,也许正因为我们的电台有了这样的“光荣传统”,近年来才会精品迭出,佳作连篇。《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部广播剧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听取听众意见,不断作出修改,精益求精,令我们有理由相信,一部文艺精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是实至名归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