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卢小芳的头像

卢小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18
分享

绣花姑娘/卢小芳

想写这篇文章很久了,但是一直都是苦于没有时间。或者曾经开篇写过,但是因为忙,就搁置一边了。说起绣花姑娘,在以前四路、西溪一带是一道难得的风景。

记得那时候村里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会绣花。 我们家也有两台缝纫机。那是爸爸妈妈专门为我和姐姐买的。准确的说是给姐姐买了一台缝纫机。我还小,但是也给我买了一台。在人们的意念中,女孩子长大了,绣花是一门不错的手艺。姐姐比我年长十多岁,所以她是正值豆蔻年华的时候。我还小,不到十岁。但是爸爸妈妈他们就觉得两个女儿,他们做事情不偏颇。姐姐有的,我也要有。大概他们是为着我以后做嫁妆准备的。家里有两台缝纫机。姐姐用着一台,那另一台我是极有兴趣去尝试的。暑假的时候,我就真从同村张罗绣花的姐姐们那里分一些活儿来。

裁成枕头大小的长方形布块,上边用一些打了小孔的油纸刷了一些图案。布块用专门的竹圈子固定住。竹圈子分两个,外层大,内层小,把布匹夹在中间可以调整松紧程度。布匹必须在其上夹紧,否则下一步缝纫机就没法把花绣上去。竹圈子把布匹固定住,然后用手把圈外层的布拉一拉,这样大致可以把圈内的布拉直。缝纫机头上边要用五颜六色的“洋车线”,底下则用白色的底线。洋车线也叫丝线,丝线的颜色就是绣品的灵魂。丝线一般都是从四路市场上买些一圈一圈的,要拿回家用专门的“线籽”经缝纫机头转动轮子辅助绕起来。用得最多的颜色有大红、粉红、梅红、墨绿、浅绿,黄、黑、白等。还有一种花线,是同色系的颜色,由浅入深都在同一个线上。车出来的效果很有层次感。还有金线、银线是点缀用的,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车(就是绣)一副枕头经常要换很多次线。绣花针法则有跳针、平针等。一般都以平针为主,跳针主要用于花瓣。跳针比较费针头。很有可能跳着跳着绣花针就咔嚓一声断掉了。有时缝纫机的皮带也可能会脱落或断掉。这些小故障都极影响绣花时的心情。因为绣花本身是一种美的创作。枕头上的花样都是事先刷好的。常见的有鹊上枝头,两只喜鹊在梅花树上,旁边有双喜字样,很是喜庆。或者是金鱼戏水。两只金鱼,一些水草,字样是“鱼水情”,画面很是可爱。或者有一些是牡丹花,层层叠叠的花绣岀来特别好看。或者有一些字样是“上海”、“杭州”之类,可以看出乡村对城市的憧憬。

绣花的布匹也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尼龙纺和棉。布料颜色也是五花八门。成品的种类也很丰富。枕头就有单人枕、双人枕之分。大的种类有帐兰、枕头。枕头分枕面、里衬和花边。一般这些都可以从四路市场上拿到现成的货。然后经过绣花和缝纫等工艺加工成成品出售。我这小孩子一般就是做些绣花的活儿,把布匹做成枕头成品,那是大人的活儿,我玩不了。但工艺是知道的。里衬一般分大小两边。枕面和里衬两个正面搭在一起,中间放上花边。缝纫机哒哒哒哒哒,把三个种类车在一起。四角处要多几个皱折,这样做出来的成品才好看。整个车好,就可以翻面。里衬分大小两块,缺口是为枕芯预留的。

那时绣花的加工费并不多。可能车一幅枕头才几毛钱。不过那时整体的物价都不贵。我暑假随性玩玩也能车一些,攒下几块钱。我们家也不指望我这小孩子挣钱,所以我纯粹是因为好玩。

村里成年的女孩基本上都在绣花。冬天出太阳时,我隔壁的邻居姐妹俩喜欢把缝纫机搬到能够晒太阳的地方。一边绣花一边晒太阳,看着还挺享受的。我们家住着四合院。我们隔壁那栋房子是“十三间”。那里女孩子更多,自然绣花姑娘就更多了。大家一边哒哒哒干着手上的活儿,一边还可以开开玩笑聊聊天,生活是忙碌中又有些惬意。

姐姐也是绣花队伍中的主力军。她绣花跟我不一样,她是要为家里赚一些费用的。那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去完成一定量的绣品加工。绣花的活儿虽然比较磨时间,需要久坐,但干净不脏手。那时姐姐喜欢扎两根小辫子,有姑娘爱美的本性,每天都拾掇得清爽秀气。绣花姑娘可以说是村子里的白领。我们家爸爸妈妈比较宠孩子,一般农活都是他们自己承担。所以印象中姐姐大部分的时间也是在绣花,比较少做农活。包括姐姐、哥哥和我都很少做农活。我十岁时姐姐就出嫁了,那缝纫机当然也是作为嫁妆之一。

绣品有一些是为四路市场上的人加工。有一些则是自家拿出去卖。爸爸就有一段时间出去卖过枕头。姐姐做的绣品是其中一部分,爸爸还要从四路市场上再批发一些来,这样品种更丰富一些。爸爸每次出门卖枕头,都是两大袋子塞得满满当当的。那时交通没现在方便,拿这么多行李要多次转车才能到达湖北等一些省市。而且岀门一趟一般都要一个多月才能卖完回家。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爸爸回来还给我带了一些彩色的糖果。对小孩子来说糖果是最有诱惑力的了。姐姐绣花,爸爸卖绣品,我们家可以说实现了绣品产业一条龙。

我没有正儿八经去做传统意义上的绣花。但在有一年读高中时的暑假,我突然想绣一副自己独创的作品。而且付诸实现了。我没有学过缝纫。但胆子很大。经常把一块新布匹自己裁着缝着就成一款地道的裙子。我做过好几款裙子,还帮爸爸做过一条裤子。这次我把白绿相间的裙子直接裁了做绣品的布料子。这条裙子也是因为我不喜欢一条绿色的裤子,自己把它改造的。我心中有五只猫的形态,我用一些小碎布拼接成猫的身子。然后很多是用跳针的针法把它固定在底布上。五只猫中间间隔一定的距离,有一些花朵等之类的小装饰。那时完成这一副绣品,特别有成就感。现在回看,十几岁时的我还是蛮喜欢创新的。这次也是利用绣花工艺的一次大胆设想和创新实践。这副绣品妈妈用来遮三用机——以前三用机也是很受欢迎的家什。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副绣品可能更要高过三用机的价值——因为它是我绣的。

后来,电车的出现,代替了大部分普通缝纫机操作。那时看起来最盛行时期的绣花姑娘也都出嫁了。绣品也更多地被印花的产品所代替,人们对绣品的依赖也在淡化。慢慢地,绣花姑娘以及她们从事工作时带给我们的美丽场景,也慢慢地成为了一道过去的风景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