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春雨沐青的头像

春雨沐青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12
分享

望月集·卷·5·书与读书(三)

人总是讲实际的,爱书也好,恨书也罢,必有个缘故。恐怕古今中外大致如此。

爱书、敬书,无非是认为这书有益有用,现在叫有价值。

宋朝一个皇帝,记不清是太祖还是高宗了,就曾用几句诗高度概括过书与读书的意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东西,基本上都在里面了,你说这书可贵不可贵、可敬不可敬?

可叹的是,这一传统至今并无多大实质性的改变。我们往往能看到一些家长指着扛大锹、扫马路、踏三轮车的人,训诫自己的子女: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像这些人,做苦力!谁不望子成龙,谁又不把子女的前途押在读书上呢?于是连那些五花八门的辅导书也身价百倍,大赚其钞票。

当然,话说回来,十年寒窗苦读书并不是歪门邪道。科举害死人不假,但那是没法子的法子。如果封建时代没有科举制度,圣贤书变得一钱不值,一定会更糟糕。举贤任能是好办法,但实行久了,开后门成风,大官和富商的子女肯定讨便宜。世袭制实行下去,不超过三代,必定是酒囊饭袋白痴疯汉主导社会,害死人会更多。

今天人们都知道素质教育重要,但很少有人说至少是不敢实行取消考试,也不能说读书不要苦读,顶多在摸索改革,但很难。好成绩——好学校——好工作——好将来,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逻辑,但相互的确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有关的书仍然很值钱。它可以做敲门砖,多少幸福之门要靠它去敲开!

于是一副副稚嫩的肩膀,挎上了过于沉重的书包;多少美丽、活泼、可爱的花朵,变得缺乏活气!眼坏了,腰哈了,体弱了,人整个似一台学习的机器!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却无计可施。

有时看着自己可爱的女儿那种受苦的模样,便想起“救救孩子”的历史呼唤!难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就该那样?或者还是为了别的什么?历史留给人类的尾巴,要想割掉,真不容易啊!

于是,有人对书由爱转恨。这不是因为书的内容坏,是毒草、黄货,要查禁之、焚毁之,而是因为书在人的手上异化了。它对于个人的未来价值挺大,必须吃掉它,消化和吸收下去。社会各方面,从家长、老师到亲友、同学,都有种种压力压来。莘莘学子一旦承受不了,其感觉就变了,不是人要抓住书不放,而是书要缠住人不放,如毒蛇缠身,如蚂蟥叮体,可怕、可恶、可恨!

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有这样的感觉产生,倒未必不是一种希望的开端。但弄不好就走上邪路,书不读了,当上混子。现实是前者路更难走,后者时或有之。

书是宝贵的东西,每一个文明的人都离不开它。读书人也是宝贵的财富,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不能指望文盲挑担子。

但书一旦在读书人手上异化,就成了可怕的怪物,人的许多宝贵品质就会被它吃掉。

所以,我愿读书人无论在读什么书,都应先确立主体意识:在书面前我是主人,不是宾客,更不是俘虏和奴隶。

2000年1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