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长源的头像

江长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14
分享

寒门出将军,魂归故里长伴母

——刘华清将军故居参观记

江长源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母001A型航空母舰,于2018年5月13日清晨,离开码头,开始海试,至此,中国双航母时代正式开启。中国海军从弱到强,从一穷二白到拥有坚船利炮和航空母舰,“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上将功不可没。

看到中国海军日益强大,中国海上钢铁长城日臻坚固,国人愈发怀念这位为中国海军事业呕心沥血,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将军。缘于敬仰,我一直想拜访将军故里,直至近日,终于如愿。

一、走上参观之旅

也许是因为多年研究文学地理学的缘故,诗人学者、博士生导师邹建军教授一向对名人故里非常感兴趣。红安和大悟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现象,不能不引起这位学者的关注。

2018年5月12日下午,我和邹建军教授走上了参观之旅,踏上了红安县和大悟县这片土地,先在红安参观了王近山将军故居,再到大悟参观了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故居,夜宿彭店乡。决定第二天重点参观一下原海军司令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故居。当天晚上,我通过百度搜索到了刘副主席故居刘院村的具体地址,查看到距离彭店乡只有23公里的路程。我用高德地图规划了行车路线,只待明天出发。

2018年5月13日清晨,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彭店乡及附近群山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大雾之中,能见度很低。大雾中行车是十分危险的,更何况是山区盘山公路。我们一时犹豫了起来,犹豫着是否等雾散了之后再向将军故里出发,然而,一颗虔诚的心哪是区区一片大雾所能阻挡的,我们匆匆地用完早餐,踏上了旅程。

我驾驶着越野车,开启了前后雾灯,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缓慢地行驶,山中的大雾越来越浓,我小心地驾驶着,手机导航不时提醒注意落石。在吕乔线路段,导航出了一点状况,反复地将我们导向一座山坡,无路可走。我们决定不听导航指挥,继续沿吕乔线往前走,途中问了一个修路的小伙子,他告诉我们没有走错,沿吕乔线一直往前走,到108国道再右转,向前很快就会到,看来周边的人都非常熟悉将军故居。

当我们行驶到108国道,眼前豁然开朗,刚才还浓密的大雾,不知道什么时候已悄然散去。一缕阳光照射在108国道上,在道路两旁的树叶间洒下碎碎的光。汽车在108国道上向南飞速地行驶,不一会儿,导航提示到达了目的地附近,我抬头看见了刘华清将军故居的指示牌,心目中的朝圣地终于到了。尽管行程只有23公里,我们足足行驶了一个小时。

二、热情友善的将军侄媳和弟媳

在刘院村村口的柏油马路两旁,是高大笔直,直指苍穹的水杉行道树,庄严肃穆,似忠诚卫士守护在村口的路旁,我们经过这段路,将车子停在道路左侧的停车场内,徒步向村中走去。

在村口的一口水塘边,我们遇到一男一女两个人,于是走上前去询问刘华清将军故居的具体位置,那个男村民指了指旁边那个女士笑着说:“你们算问对人了,你们随她去就是了。”

我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女士,中等身材,一头烫过的短发,行动落落大方,谈吐干净利索,气质有别于一般村民,应该是一位知识女性。交谈中得知她毕业于老华中农业大学,是刘华清将军的侄媳聂国香女士,难怪乎那位村民笑称我们问对了人。

当得知我们的来意后,聂女士夸赞我们来得真早。我告诉她,我们昨天下午就来到了大悟县境内,拜访了黎元洪大总统故居,夜宿彭店乡,早上特地从彭店乡开车过来的。我们边谈边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村侧一个老旧的平房内,在堂屋一张小桌子旁边,坐着一个头发花白,气质不凡,精神良好,身材高挑的老妇,我们和她招手打了个招呼,她也热情地招手回应。聂女士向我们介绍,这是她的婆婆,刘华清将军的四弟媳陈文清女士,今年已经91岁高龄了,是一名老党员,曾任村里妇联主任。在我们交谈中,这个91岁高龄的老人,甚至站起身来,面带和色,在堂屋里走了一圈,身体还算硬朗。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刘华清将军的女儿刘超英称她的父亲是一位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平凡中体现出不平凡的真实和蔼的父亲。也许是受到了将军的影响和熏陶的缘故,我们今天接触到的刘家的这两位亲人——刘将军的弟媳和侄媳,我们同样感受到了她们的热情友善,宽厚待人。

三、老旧简陋的故居

刘华清将军的故居,也就是我们和聂国香女士现在站立观看的这套房子,和一般村民的房子别无二致,是一座老旧的青砖瓦房,据聂女士介绍,这个房子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风吹日晒,外墙非常陈旧。和周围有些村民建立起的新楼房相比,显得有几分寒碜。刘华清上将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一生清正廉洁,对故居一直没有翻新改造过,并没有像有些人稍事发达,就大兴土木,翻建新房,建造馆舍。时至今日,他的亲属仍然居住在这套老房子里。

故居坐北朝南,南北长19米,东西宽18米,建筑面积310平方米,砖木结构,前屋面阔六间。我们就是在前面堂屋中遇见刘华清上将的四弟弟媳陈文清女士,她一直居住在这里。在进门对面的墙面上,悬挂有她和丈夫生前在北京与刘华清夫妇的合影照。墙面有些陈旧,还有稍许污渍。正北面墙前,摆放有香案,香案上方中堂的左侧摆有刘华清将军身着军装的照片,我们看到有裸露的电线插座直接从像框左侧上方的木梁上向下垂落,为旁边的一个木桌上的一台老旧电视机提供电源,室内实在简陋,令人心酸,让我对刘家人的敬意陡增。

后屋面阔二间,前后两重有一过道,两边各一厢房。厢房实在太小,基本上只能容得下一张床,厢房内没有窗户。厢房房门过于低矮,以至于我进入厢房里面不得不低着头。聂女士告诉我们,当年刘华清就是睡在这个小厢房里长大的。刘华清父辈兄弟七人,刘父排行老二。由于家庭贫穷,兄弟七人中,只有刘华清父亲一人娶了个童养媳,其余六兄弟一生打光棍,均没有娶妻生子。刘华清父亲结婚后,养育了刘华清兄弟姐妹共六个子女,刘华清在男丁中排行老三。大大小小一大家子都居住在这套房子里,因为实在住不下,不得不到木板楼上打通铺睡。

在过道的木板门前,有一个小天井,阳光透过天井照射到木门前的地面。雨天时,屋顶的雨水通过小布瓦沟流入天井内,由天井内的暗沟流出室外。我和邹建军教授分别站在天井边的木板门前,和聂国香女士合影留念。

走出故居大门,我转身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房子,很难想像叱咤风云,劈波斩浪,指挥若定的刘华清大将军就是从这座普通的民宅中走出来的,是故寒门出将军。

四、生尽忠,死尽孝

聂国香女士告诉我们,刘华清将军的骨灰就安葬在村后山的山坡上,后山坡建有刘华清纪念园,一时引起我们极大兴趣。

我之前一直以为刘华清将军的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像他这样的正国级国家领导人的骨灰,一般都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可是为什么刘将军的骨灰回到了家乡安葬呢?

聂女士的一席话解开了我的谜团。刘将军自13岁参加革命,很少回家,刘母由于思儿心切,常常日夜哭泣,以至于哭瞎了眼睛。刘华清是个大孝子,内心十分愧疚,觉得对不起母亲,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孝道。可是为了革命事业,他也身不由己。甚至在母亲逝世时,刘华清都没有能够回到母亲身边,看上母亲一眼,送上最后一程,这在刘华清心里留下了极大的伤痛。自古忠孝难两全,将军在心里默默地许下了愿望,要做到生尽忠,死尽孝。死后回到家乡,陪伴在母亲身边。

刘华清戎马一生,驰骋疆场,精忠报国。在中国革命事业取得最终胜利以后,仍然战斗在强国强军的第一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解放事业和国防事业。正如刘华清在回忆录中对自己的概括:“作为公民,我为国家和民族尽心尽力,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作为军人,我一直在冲锋陷阵,没有让军装沾上污点;作为下级,我完成了小平的重托,将来汇报,可以不用汗颜。”真正地做到了生尽忠。

2011年1月14日6时,刘华清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1月24日,刘华清同志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刘华清的子女依据将军生前的意愿,向中央有关部门提出了让将军骨灰回归故里的请求,得到了中央的批准。自此,将军死后尽孝陪伴母亲的愿望得以实现。

我们参观刘华清故居的这一天,恰逢母亲节,听到将军生尽忠,死尽孝的背后故事,被将军的铁血柔肠深深地感动了,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在将军墓前闪耀,这是我在母亲节这一天听到的最感人的故事。

刘华清将军墓建在村后山的高坡上,左右青山相拥,前面有一个修整过了的大水库,里面碧波在初夏的阳光下微微荡漾。墓前的广场,大气开阔。墓前台阶底端左右两侧,树立着刻有将军生平的照壁。我们顺着两块照壁中间的一百多级的台阶而上,来到了将军墓碑前,深深地躹躬表示敬意。墓碑是一艘军舰造型,中间雕刻有刘华清身着海军装的肖像,刻有刘华清三个大字以及生卒年月,墓碑朝向刘华清母亲墓地的方向。一代名将,铁血衷心,魂归故里,长眠在故乡的土地上,陪伴着生育养育了他的母亲和这片大地。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不时看到有旅游大巴载着游客而来,成群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有序地参观园区,祖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位功勋卓著的大将军。

五、踏上归程

参观完纪念园,我们挥手和聂国香女士告别,踏上了归程。途中接到聂女士的电话,欢迎我们有机会再次来访。是的,我们还会来的,还会再次祭奠刘将军,接受心灵的洗礼。

中国正在日益强大,信心满满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刘华清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后继有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日子指日可待,刘将军等老一辈革命家可以含笑九泉了,祖国人民会永远记念着你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